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今在声乐学术界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类型有诸多的称呼: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我认为从事物的某一方面给事物下定义有些欠妥,就拿"美声唱法"为例,可以理解成美声的唱法,那么每届的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不就成了演唱方法的比赛了吗?其实选手的音准、节奏、以及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在比赛中更重要,可见,以发声  相似文献   

2.
陈丹丹 《领导科学》2020,(3):127-127
中国有着悠久且璀璨的文化,民族声乐就是其中之一。民族声乐基于对情感的表达,并借此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寄于声乐的情感表达也就成为民族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声乐教学艺术》(宋江东著,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族声乐可谓是我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深深的渗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它直接反映了各个民族所特有的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以及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在人民群众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下保存下来的文化瑰宝。而在当今社会中,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戏曲、曲艺、如今日渐崛起的“原生态”,我们平日所提及的“民族唱法”,大部分是在传统声乐艺术演唱和表演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曲艺、戏曲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源泉,历经千年,其咬字吐字、行腔润腔、舞台表演有了成熟的艺术规范和要求,歌剧《白毛女》对新中国民族声乐的重新定位于风格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学术界我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是中国民族、民间的唱法科学,还是西洋的唱法科学?  相似文献   

6.
王春燕 《科学咨询》2008,(19):78-79
声乐教学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科学发声技巧的重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怎样发挥声乐教学语言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指出当前声乐教学语言存在的种种误区,呼吁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声乐教学语言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科学发声技巧的重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怎样发挥声乐教学语言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指出当前声乐教学语言存在的种种误区,呼吁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声乐教学语言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美声唱法,中国传统唱法以及通俗唱法,分析嗓音运用的多样性,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民族歌曲唱法的用嗓也应同时运用两种混声机能,从而更好的开发高声区在保持唱歌自然的状态下,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指出如何达到声情并茂,同时又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之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中国民族声乐真正走上更科学,更传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民族声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断完善、融合、吸收,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模式。《跨界融合:中国民族声乐的新发展》(梁振中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通过分析和观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认为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需要跨界融合,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中国民族声乐概述、20世纪民族声乐跨界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当代民族声乐跨界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小妹 《领导科学》2020,(3):128-128
声乐是以人声的歌唱形式表达音乐,声乐艺术则是将嗓音艺术化,将旋律语言化,同时高度融合语言于声腔,为大众创造优雅的听觉审美。同时,声乐艺术有着十分丰富的表演形式,不仅可以抒发思想感情,也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意境。杜玉霞所著的《声乐教育与教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深刻阐述了声乐教育的理论与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民国二十六年由申廓英所编的《汉译苗疆民歌集》为研究对象,以民族学中关于民族认同的基本知识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对300余首湘西苗族民歌的分析和研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探索当时湘西苗族对于本民族的民族认识和民族态度,了解湘西苗族民族认同的发展脉络并掌握其发展规律,为湘西苗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戏曲表演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规律。表演程式化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不矛盾。在戏曲研究与教学过程中导入建构主义理论,将对我国传统戏曲研究与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兰天瑛 《科学咨询》2007,(18):67-68
戏曲表演程式化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规律.表演程式化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不矛盾.在戏曲研究与教学过程中导入建构主义理论,将对我国传统戏曲研究与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戚晓思 《决策探索》2011,(12):72-72
民族声乐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伴随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发展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音乐工作者和教育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融汇民族情感、遵循艺术规律,去发展创新,既能促进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概括地说,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娱乐、教育、凝聚、激励功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伴随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发展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音乐工作者和教育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融汇民族情感、遵循艺术规律,去发展创新,既能促进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概括地说,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娱乐、教育、凝聚、激励功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吕燕 《科学咨询》2007,(11):64-64
本方简要分析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现袱和大家对其演唱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过去优秀民族艺术家成长经历的讲述,试图寻找一条完善目前声乐状况,发展民族声乐演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通过大课的声乐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要搞好大课中的声乐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把握群体唱歌动态,指导学生找唱歌感觉声乐大课摆在我们面前有很多问题,如:从未受过训练、音  相似文献   

18.
“注意”在歌唱与发声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演唱和声乐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注意”这个重要的心理品质。本文将从“注意”的中心和边缘,倾向性、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转移及注意品质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郑远梅 《科学咨询》2009,(16):64-65
如何通过大课的声乐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要搞好大课中的声乐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蔡玲 《科学咨询》2007,(9):76-77
"注意"在歌唱与发声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演唱和声乐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注意"这个重要的心理品质.本文将从"注意"的中心和边缘,倾向性、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转移及注意品质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