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其具有抽象性,且逻辑性强等特征。而小学数学更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基础,为了能让孩子们理解掌握数学学科,小学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重让孩子们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演绎等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节一节的数学课实现的。“打造有效课堂,向四十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这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但是怎样才能打造有效课堂?怎样才能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求得质量?课堂是师生互为主体地位的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利互惠的共赢模式;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具有良好氛围的课堂。因此,笔者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关注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总之,数学课教学应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预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应该是“好玩有趣”“有疑问有思考”“求真务实”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真实而又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享受数学的美,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培养与数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情趣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有效的目的。教师通过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让学习活动回归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是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我校在推进“卓越课堂”行动中,围绕“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优化育人环境,丰富育人内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这一总体目标,结合课标要求及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五学法”教学模式,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展示评学、拓展延学”。这一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是大力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加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笔者针对“浅析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开发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行意志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时巩固练习,在应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自我总结中得到发展。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自己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琢磨什么。学生在琢磨,他就会进步,就会提高。”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反复品味这几句话,朴实中带着哲理,简单中透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现谈一谈自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提起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认真听课、背诵概念法则、做练习、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本)》中指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经过实践,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我有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积极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搭建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平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并且在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经历发现规律,掌握特征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它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因此,教学中我抓住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贯穿整个教学课堂,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融入玩扑克牌游戏、摆正方形游戏、教育性游戏等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地、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在初步建构、深化建构、完善建构的环节中使学生愉快地完成了一次建构的课堂之旅。  相似文献   

14.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基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传统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前一个方面,忽视了后一个方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大胆推理”的数学意识,离不开思考、观察和猜想。保护、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猜想,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还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师生配合完美化的结晶。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应该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一、在课堂开展引导探究1.在概念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重要的情景资源,让数学的抽象概念与学生的经验链接,调动潜在的经验性理解。要根…  相似文献   

17.
黄翔 《科学咨询》2007,(18):44-44
有的学生说数学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说数学奥妙无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兴趣!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那就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上,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备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每个学生在课上成为靓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的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而且还应当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成功,有赖于学生的参与,而创造活动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勇于挑战,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感受好玩、有趣的数学,这不仅能在课堂上得出精彩的“生成”,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因材施教、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简述如何改善沉闷生硬的聋校数学课堂,营造趣味的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提高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脱离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做到人本的教育,也无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提高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式需要特教和聋生的合作与努力,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有效、有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