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论断,一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人异化劳动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一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者之间不是相互否定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而是在不同层面上对人的本质进行的判断,内在地存在一种理论上的递进。  相似文献   

2.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基本范畴,拉丁文为"alianatio",翻译成英文为"alienate",意为"让渡""脱离",最早是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概念出现的,后经不同时代的哲人赋予其不同的哲学内涵。作为哲学范畴的异化,表现的是主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或分裂出作为自身对立面的客体,形成一种与自身对立的力量。马克思在继承发展先哲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异化劳动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将政治学、哲学领域的异化拓展到了经济领域,深入讨论了市民社会中劳动、私有财产、分工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以及四个表现形式。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入探讨,马克思将异化"由研究‘个体的类的矛盾’转移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从而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并进而找到了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生产力,第一次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并用以说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一生所作的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手稿》中多次出现的"异化劳动思想"一词现在依旧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异化劳动思想使得马克思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等学术问题进行深刻研究,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所有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容和异化劳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赫斯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早期的马克思,尤其体现在二人的异化理论中。赫斯的货币异化理论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扬弃货币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分析了人的异化的四种形式,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是对赫斯货币异化理论的超越,其超越性一方面体现在对货币的批判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两人的共产主义思想中。新时代,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尊重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由两个范畴组成,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切。对抽象劳动范畴,马克思义作出两个规定:一是“一般人类劳动”,二是“简单平均劳动”。这是层次分明、缺一不可的系列规定。但多年来我们的辞书及大多数经济学论著说明了抽象劳动范畴的第一个规定,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第二个规定。(政治经济学辞典)对“抽象劳动”如是界说:“具体劳动的对称。又称一般人类劳动。指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商品生产条件下,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重性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价值。”(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站在非同于前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角度对异化概念及其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与概括。为我们从价值评价和历史评价双层角度全面、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余玮 《决策与信息》2005,(10):28-31
被人们称为“中国研究‘三农’问题权威专家”的温铁军,他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见解、深刻的思想,以及文章中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之情,让不少中国人牢牢记住了这位经济学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资本论》所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曾把剩余价值的发现誉为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然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伟大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来,首先是因为他科学地掌握了劳动价值论这把探寻剩余价值奥秘的钥匙。那末,马克思是怎样运用劳动价值论“发现”剩余价值的呢?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李嘉图的理论称为“是一种绝不可能被驳倒的、除了没有意义之外什么都不缺少的理论。”然而,李嘉图的这种抽象的演绎方法是独创的,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这种“恶习”,而是应该辨证的看待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熊敏 《经营管理者》2009,(23):280-280
社会主义和异化这两个概念都是马克思曾经使用过的概念。关于二者的关系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详细的阐述,但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没有这方面的思想。社会主义到底存在不存在异化,如果存在异化又该作何解释。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思想并联系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状况对上面两个问题做出简要的检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登上了社会主义历史舞台,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存在类似异化现象的。本文主要从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人与劳动自身的异化、人的类与人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谈谈我国现实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理论背景(一)经济学视角最低工资较早时是个经济学问题。最低工资制度的理论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工资最低限度理论,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此后亚当·斯密、杜尔阁、大卫·李嘉图等人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丰富完善了工资最低限度理论。当时的工资最低限度理论,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最低生活需求这一基本目的。同时,最低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工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和坚持不渝的理想目标,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这一理论既是他关于人的学说的组成部分,与人的本质、自由、解放等问题密切相关;又是他社会发展理想目标的重要内容,与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等理论紧密联系;因而使得这一理论具有了多角度、多层次、多规定性的特点。那么,应如何把握这一深透的理论内容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四个大的方面来把握,同时注意其各个方面中的多层规定性。人的诸方面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C内容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  相似文献   

15.
青年马克思哲学探索活动中的“人”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理论活动始终围绕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马克思理论实际上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尤其马克思哲学,直接就是一种始终以“人”的问题为宗旨,探求人类解放道路的哲学。这可以从青年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探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6.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负面效应时,提出过“单面人”概念。“单面人”,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难以避免的现象,这是一种“异化人”。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在其自身发展中的片面性和残缺性。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一历史现象,作出了许多深刻而具体的揭露和批判。今天,我们为了抵御和防止西方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西化”、“分化”和瓦解,需要提出另一个新概念——“两面人”。  相似文献   

17.
近代欧洲的"犹太人问题"曾引起青年黑格尔派的广泛关注。布鲁诺.鲍威尔在其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将宗教解放作为犹太人政治解放的前提。马克思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把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作为"犹太人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了"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的"人类解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不是抽象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也就是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现实的人、人本身或人的现实需要。因此,“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真谛: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最终又回到人,回到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回到人的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9.
时间观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把人的创造性活动和时间密切结合起来,以此衍生出时间和人的自由关系,富有人文关怀精神。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时间观研究仍局限于辩证法方面,没有发展到人们理想的程度。为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价值,我们就要加强对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内容的探析,以找出其当代价值,进而探究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促进马克思经济学的时间观更好的指导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入手,微观探讨异化语意及异化理论,并结合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内容加以简短论述,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之一斑,以获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