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学时,孩子不会打理书包,家长帮着整理,甚至帮其背到教室;放学后,学生不会扫除,家长前来代劳……”一幕幕,正在我们的家庭上演;一幕幕,正在我们的校园公演;一幕幕,并非笔者杜撰。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素质差异较大,大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行为习惯较差,不爱学习甚至厌学的“问题学生”较多,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如何教育好“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又一新课题.这些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与众不同,不听课,不愿做作业,更不想参加考试或将考试成绩告诉家长.老师教育他们,就认真几分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们,他们就不认真学习,甚至放松、捣蛋、做坏事,这些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难度.如何教育转化好这些“问题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夜夜妩媚     
成都的白夜是喧嚣的,“白夜”才是一天真正生活的开始。成都的白夜是喧嚣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白夜里各种酒吧中正上演着一幕幕与激情相关的故事,一杯酒、一个音符、一缕轻烟,甚至是一段你独家的“激情秀”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科学咨询》2007,(14):25-25
“问题学生”从某个角度讲是“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违纪、“倒蛋”,得不到家庭“呵护”,甚至被家庭“遗弃”。在班集体,他们是“三等公民”,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享受不到相互尊重的平等权利。在有些教师眼里他们是老师的“对头”、“累赘”。他们的行为令家庭人伤脑筋,令学校老师、同学厌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学生”出“问题”难道是他们的过错?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的思想品德老师,教了十余年的思想品德课,我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在各种赛课活动中,我取得了不少的奖项。我所教的学生成绩甚至在全县排名前几位,我也成了我们县的学科带头人。随着学生们逐渐长大,他们也开始步入社会,他们从事着“各种行业”,不但没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相反还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伤害,与我心目中的那些学生相去甚远。在校的学生有些不爱读书,课堂纪律差,课后就更别提学习了,甚至还有些骂老师打老师。这些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我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某高校举行了一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评比,老师们发现有相当一部份论文的论题和内容惊人地相似,有十余篇论文虽几经“变脸”,但在论文注明的“参考文献”里根本就找不到“引用”的原话,甚至连类似观点都没有!“文抄公”在大学毕业生中如此频繁地出现,教育界人士忧心忡忡。“掺水”论文怎样“出炉”考虑到撰写毕业论文的难度,学校一般会给学生安排半个学期(10周左右)以上的自由支配时间。但这期间很多毕业生却不慌不忙地干着与毕业论文无关的事,原来他们早就“心中有底”了。某校  相似文献   

7.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368名,占在校生的55%强.因此,我校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同时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进行关爱,使"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 (一)模拟家庭 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我校有的老师利用主题班队会给学生过生日;有的老师在学生生病时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学生打吊针时守着学生;有的老师经常经常同留守学生在同一寝室睡觉,这些无声的爱唤回了学生缺失的亲情,同时帮助她们找回了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8.
在儿子眼里.陈士榘是一位战功卓著的父亲;一位对妻子缺少关心的父亲:一位誓死保卫毛主席的父亲:一位“大义灭亲”的父亲……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这个家庭一度生活在“上流社会”;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这个家庭最后走向破碎。作者在讲述自己的家庭悲剧。也似乎在讲述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仙桃历来就以大胆开放、敢为人先的形象引人瞩目。从乡镇企业崛起到民营经济勃兴,仙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无中生有”的发展大戏,一个个精彩的创富故事吸发引着外界钦慕的目光,当这些故事“叠加”在一起,最终裂变出了一个奇迹:仙桃曾以全省首强县市身份五次进入全国百强,六次跻身中部十强,十二次蝉联湖北首强,成就了令外界刮目相看的“仙桃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解除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对一所小学进行了“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进行测验并随意抄了些学生的名单,其中有的是一般学生,个别还是差生。当交给任课教师时,却告之说:“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他们将会表现出显著进步。”八个月后,这两位心理学家重新来到这所学校。结果,名单上所有学生,各个学习成绩都比其他学生进步快,性格活泼开朗,求知欲强,老师给予了很高评价。这种期待的力量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怀有美好的期待,就会给予他们良好的激励,使教师在他们心中播种出希望和爱的种子,慢慢发芽、成长,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不断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1.
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知道:一个班级中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有的老师一谈起差生就摇头,甚至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是我认为:"孩子无处不闪光."不管哪个顽皮的学生,他们都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只要我们以心换心,以爱换爱,善待他们,他们是可以转化的.  相似文献   

12.
每当那些早已在各行各业事业有成或正在社会上打拼的学生,时常来电来信述说、到家畅谈着他们现有的生活,感恩于老师当年的细心教诲、无私关爱和追忆师生朝夕相处那一幕幕美好而又情智相融的情境时,自己就会欣喜不已,倍感自己做一名班主任的成功快乐。这里,笔者不妨结合几十年班主任的工作点滴,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悲剧     
布什总统视察一所小学,参观四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正在讨论单词及其含义。老师恭请布什引导该班讨论“悲剧”这个词。于是总统请学生们举出一个“悲剧”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被看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代代优秀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用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哺育出满园桃李,铸就了当代中国的繁盛富强,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然而,曾几何时,老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转换。做老师,特别是做中职学校的老师,不但要忍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有时还要承受身体上的伤害风险。因为到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绝大部分本身素质较低,所以一进校就明显表现出极度的厌学情绪,全班三四十名学生,认真学习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多数学生上课消极应付,不求上进,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兴趣,讲话、睡觉,玩手机,看大部头的玄异魔幻小说、戴着耳机听音乐,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课余热衷于手机上网聊天,沉迷于打网络游戏,个别学生甚至夜间翻墙外出上网,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有的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课堂学习不认真,实训操作仍不想学、不愿做等等。不管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学生照样我行我素,老师花费大量心血认真备课,可进了课堂才发现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在唱独角戏,有时还不得不停留在维持课堂纪律上。一堂课结束,教师不管把知识点讲解得多深多透,一问效果,大多学生是两眼一摸黑,不会。所以,就造就了中职教师的悲剧角色。  相似文献   

15.
每当那些早已在各行各业事业有成或正在社会上打拼的学生,时常来电来信述说、到家畅谈着他们现有的生活,感恩于老师当年的细心教诲、无私关爱和追忆师生朝夕相处那一幕幕美好而又情智相融的情境时,自己就会欣喜不已,倍感自己做一名班主任的成功快乐。这里,笔者不妨结合几十年班主任的工作点滴,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李函章 《经营管理者》2009,(16):247-247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我们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师爱。它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今天的大学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特别愿意与老师接近。但同时他们对老师也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不会与老师主动交往,见了老师拘束不安,甚至惊慌失措。这就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忧愁、烦闷和苦恼,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走出心灵的困境,用师爱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是他们自己,亲手毁灭他们自己曾经缔造的奇迹,制造了一幕又一幕企业悲剧!企业经营的宗旨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人们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总是对企业做出“永久存续”的假设,然而许多企业随着岁月的流逝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结果,使“官本位”思想在国人的思维意识中根深蒂固。现实政治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出于这样那样的动机对官位加以神秘化和偶像化,把官位高低、权力大小作为衡量自身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将其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第一杠杆和惟一取向。官场中的一些人对谋取官位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幕幕谋官“丑剧”。一、挖空心思谋官。有的干部,在追逐权力上施展的种种招数常常使领导眼花缭乱:一是媚。他们专在领导身上动脑筋、用心计,花言巧语,吹吹拍拍,专说悦耳话,善寻痒处挠,甚至不惜舔痔吮脓。二是恭。他们在领导面前表现得温良恭顺…  相似文献   

19.
郭礼雪 《科学咨询》2010,(14):10-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的高速发展,由社会迅速变迁而带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创业、打工,小学“家庭托管学生”已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长期托管在别人家中,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家庭托管学生,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孩子,要让他看到大家对他的尊重,更要加强与其亲人的沟通,多营造“家庭式”的校园文化,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诚相待,用慈母般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你当成朋友,向你敞开他们的心扉,从而让你走进他们,去了解他们,你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我刚接到16班时,就有好心人悄悄地对我说:“该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同学——刘林,你要注意一下。”听过之后,我就去打听了一下刘林这个同学的情况。从我打听的情况来看,大家都认为刘林这个同学确实是“儒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也”。听说前一任班主任老师就被他弄得头疼。据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