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经历了从教具演示到学具操作,从观察数据联系的形式推导到计算单位面积数与长、宽联系的意义理解的变化过程,已经从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迈进,教学方法日趋成熟了.新课改背景下,西师版实验教科书《长方形面积》是这样编排的:(1)摆长方形,感知面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摆长方形,感知所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联系;(2)量长方形,计算面积.通过用单位面积测量已知长方形面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长方形的长、宽与沿着长边和宽边摆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算式,最后归纳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应用公式,测算面积.教科书突出了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一般也是照这样来组织教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操作、观察,也有思考发现,对计算公式也掌握得比较好.仔细考察整个学习过程,又总觉得教学上还欠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很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小学一二年级时,整天会面对学生大量的计算,题做了不少,而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率却不高,计算能力不高直接影响了我的教学成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兴趣,我常常为此而犯愁。如今,我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计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时巩固练习,在应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自我总结中得到发展。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自己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琢磨什么。学生在琢磨,他就会进步,就会提高。”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反复品味这几句话,朴实中带着哲理,简单中透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现谈一谈自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新的课堂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程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开动脑筋,动手动脑,乐与探索,勤于思考。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的探究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去领会和体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我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重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的唯一目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提起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认真听课、背诵概念法则、做练习、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本)》中指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经过实践,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我有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体验。“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把生活化问题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既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其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普遍反映对综合应用内容及特点把握不准。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的一所重点小学,一个年级10个班以上,每次单元集体备课时总会把“综合应用”列为重点讨论。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对数学综合应用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需要创新,学生学习更需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要多给学生"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创造性学数学。1让学生动眼,提供观察机会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取知识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我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相应的教具,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再指导学生分步观察(一看边,二看角),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最后让学  相似文献   

9.
在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尝试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了解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我对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究尝试,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课程标准》,笔者针对“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创新,”这四方面进行了尝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获取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笔者针对“浅析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开发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行意志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欣然、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学生愉悦、自主的探究活动,而不是索然无味、事倍功半的"填鸭"过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才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发潜能、培养探究创新的能力.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呢?…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培养与数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情趣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小学六年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始终,它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能力,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小学低段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所有计算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低段抓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着手。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师生配合完美化的结晶。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学具顾名思义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和小学学生特点决定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学具是把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转换器,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探测仪。它既能理论联系实际让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连接在一起,又能把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快乐、有趣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搞好学具操作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能力是一种发现和概括数学特性与规律、运用数学工具合理和正确解释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科学思维能力。数学能力是多种因素的整体结构,它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记忆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就必须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喜欢提问、让提问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平等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对于小学生,他们大多有较强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但在老师面前,他们这些好奇心和求知欲常常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营造平等和谐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敢大胆地猜、敢大胆地想、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心中的问题。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是一些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我们都应以尊重、爱护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问。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其中有两个同学就提出了“用相邻两个底的乘积”,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引导他们用平行四边形的方框拉一拉、看一看、想一想,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经过努力,他们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并且,找到了与面积大小直接相关的底和相应的高。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树立了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