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金娥 《科学咨询》2008,(10):41-41
作为老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搞好教育工作,家访是一个重要手段。家访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也是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家访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告状,学生在校出了事便急奔学生家中,将家长作为出气筒:二是表功,老师带着学生的成绩单,将成绩告知家长,以成绩论英雄三是暗访,突然袭击,往往搞得被访家长和学生都措手不及,极大地损害了为师者在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老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搞好教育工作,家访是一个重要手段.家访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也是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家访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告状,学生在校出了事便急奔学生家中,将家长作为出气筒;二是表功,老师带着学生的成绩单,将成绩告知家长,以成绩论英雄;三是暗访,突然袭击,往往搞得被访家长和学生都措手不及,极大地损害了为师者在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更好地做好家访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哥口方法。辅导员家访活动,尤其是到特殊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是增进辅导员与学生情感沟通、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有效载体,也是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要了解学生,家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是架起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王虹 《科学咨询》2008,(10):35-36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要了解学生,家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是架起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文拟提出适宜辅导员与家长利用"远程家访"有效的沟通方式,并分析了"远程家访"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又对家校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育孩子的主体--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家长对教师的认同与依托、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与沟通、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家校关系的必要条件.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算是良性的家校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老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搞好教育工作,家访是一个重要手段。家访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共同教育好学生和子女的有效手段.过去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借助学校与家庭合力教育的作用,忽视家访工作,所以常常受困于班主任工作中,长吁短叹:现在的学生难管,如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天门市教育局深化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人万户”和省教育厅“创双先、争双优”活动,以“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共同成长”为主题,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开展“百校万家携手行动”,即“万名教师家访与家长携手、万名家长代表走进学校与教育携手”,增进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理解与共识,增强人才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共建教育发展新生态。这一全新探求,非常有利于强化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不断增强教育惠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家庭、社会、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全市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办好学校,必须要争取家长的关心、帮助、支持和监督评价。家长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班级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师的工作质量,因此,教育管理者要采取措施促进家校沟通。文章就创建QQ群促进家校沟通和创建QQ群促进教师、家长共同成长这两方面进行了解析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党有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活中,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尤其值得我们重视。高校辅导员是附属学校、家长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沟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总结方法,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师生谈心,获得老师的尊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近一步推动了学生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共同教育好学生和子女的有效手段。过去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没有借助学校与家庭合力教育的作用,忽视家访工作,所以常常受困于班主任工作中,长吁短叹:现在的学生难管,如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新学期学校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步。线上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新产物,在传统教学课堂占据主导地位的化学课堂中,它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革新了教学理念,扭转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利于满足学生化学学习的不同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本文将结合个人实践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初中化学线上教学进行探究,以期能对其他化学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为此,文章围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仅靠有限的课上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也很难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效、科学、有针对性的课下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成份。现阶段高等教育由于受制于授课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学生和教师缺乏足够的沟通方式与时间,教师很难了解、掌控学生的课下学习,并给与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助教式与助学式课件的概念,系统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对两种课件中应当涵盖的内容进行了列举。本文希望通过两种课件的配合使用,使教师能够在教学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尝试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了解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我对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究尝试,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每个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必须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特别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一、相互尊重合作,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实施素质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9.
全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老河口市教育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利用局网站发布了大量的动态信息,密集报道了各学校“比访”工作情况,创设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尤其是面向一线教师,开辟了“比访手记”专栏,以“原汁原味的语言,有感而发的体会,震撼心灵的顿悟,拨动心弦的故事,难以忘怀的瞬间”,反映了广大教师在“比访”活动中的心路历程。其中,既有脚筋受伤、架着双拐家访学生的张全胜老师,还有放下手头生意、陪着妻子去家访的教师家属;既有利用QQ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孩子家长进行空中家访的冯军老师,还有利用双休日、带着干粮去家访的资教老师曹金鑫。、截止12月1日,老河口教育网共发布“比访”动态稿件80余篇,“比访手记”专稿165篇,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佳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比访”活动的积极性,“比教学”比出了十分精神,“访万家”访出了一方精彩!现将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构建“比访”常态机制的几点做法》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这个特定的沟通环境下,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探讨、研究或解决某个或某些特定的问题.教师根据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和沟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