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灭的梦,迷惘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兹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与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等人同属于“迷惘的一代”。他一生中写过四部长篇小说,四个短篇小说集。菲兹杰拉德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足取,有些同时代人对他颇有贬词,但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美国长期侨居国外的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认为,菲兹杰拉德的许多同时代人被遗忘的时候,人们仍然会读他的作品。一九二五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下称《盖茨比》)是本世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已有10年,但在美国国内仍阴魂不散。在这本有关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新传记中,作者赫尔曼同意苏联人深深地打入了美国政府的说法,并赞同麦卡锡的耸人听闻的指控,认为拉铁摩尔(O.Lattimore)是“头号苏联间谍”。 麦卡锡是美国政坛第三个历来最受痛骂的人。即使诸如胡佛(J.E.Hoover)等保守的同时代人,也出于各种原因而排斥他。历史学家约翰逊(P.Johnson)很少错过猛烈攻击美国自由主义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享利·大卫·梭罗是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他对自然的理解 ,他的环境意识 ,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未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 2 0世纪下半叶 ,梭罗被重新发现 ,他的思想已经成为环境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理论开一代诗风 ,深刻影响了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诗人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诗人以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人为题材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1915——)是一位很有特色的著名犹太作家。他本人曾经一再明确表示,他的志向是成为“社会历史家”。长期以来,贝娄以自己的方式强调了文学的认识价值,尽可能深入地理解和再现美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具体的社会内容,表达了同时代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感受。因此他被西方评论家誉为“当今在世的西方世界的最天才的编年史学者之一。”1975年,贝娄发表了《洪堡的礼物》(以下简称(《礼物》)。这部长篇小说立即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当年十大优秀著作之一,并于翌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贝娄再次以其独特的透视角度和内蕴深沉的笔力,真实展  相似文献   

6.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1773—1836年)素来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称道和器重。马克思则深刻地阐明了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詹姆斯·穆勒是李嘉图同时代人中创立学  相似文献   

7.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ams.1883-1963)是美国著名现代诗人。继惠特曼之后,他又一次强调美国“本上”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作为T.S.艾略特的同时代人,他反对T.S.艾略持那种旁征博引的书卷气很浓的诗风。他认为,那是对美国诗歌的一种反动。到了本世纪60年代,威廉斯的名气在美国逐渐超过了艾略特.他的诗歌对当代美国诗坛开始产生巨大影响。自白派、黑山派、纽约派等主要诗歌流派无不从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由此看来,对他的待欧进行研究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在我国,或许是由于用传统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在阐释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问题上,“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实际上是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只有回到马克思那里,马克思才能成为我们同时代的人;只有把马克思看作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才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那里去。马克思思想中所透显出来的关注人类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博大胸怀、彻底的批判精神及其实践性思维方式,对当代人(尤其是中国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现属抚州),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的首领。作为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创作实践上,他能诗善文,留下了为数丰富的作品和著述,其中不少成为烩炙人口的名篇。特别在散文写作上更自成一体,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文学理论上,他也卓有建树,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李觏(江西南城人1009——1059年)等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其新学为思想  相似文献   

10.
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①是他同时代的英国杰出历史学家之一。他卒于1979年,享尽天年和荣誉。对于那些不熟悉巴特菲尔德及其著作的人,稍提几个显赫的头衔——近代史教授、剑桥大学历史教授、彼得豪斯大学教师兼名誉副校长、爵士称号保持者——就足以令人体会到他受重视的地步。我们很难说他是属于剑桥大学显贵者的行列,还是与以阿波斯持尔斯(Apo  相似文献   

11.
牛撇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他的作品(已出版杂文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意识荒草》、《冒烟的石头》等五种,杂文选集《拟谏官文化》)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和研究的作品。他超越了时代,一方面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另一方面在诸多层面超越了同时代的学术。他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思考丰富了这个世界,增添了它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关于金岳霖、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传记资料以讹传讹,把金岳霖塑造成了一个痴情者,称他为了林徽因而"终身未婚"。实际上,在历史中真实的金岳霖不仅没有那么痴情,而且还是同时代人中公认的放浪形骸的人物,用梁思成的话来说,"very bohemian indeed"(确实非常不羁)。为了塑造金岳霖的痴情形象,很多文章都玩儿了一个文字游戏,即强调金岳霖为了林徽因而"终身未娶"。金岳霖确实终身未娶,但他和美国女友泰勒长期保持同居关系。一  相似文献   

13.
导论 虽然约翰·马歇尔是美国第四位大法官,但由于其作为一名大法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个人的人格力量,他从此改变了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最高法院在美国宪政民主中地位的看法.事实上,"马歇尔法院"这一名称,无论是被其同时代的人用来指称最高法院,还是被后来的宪法史学家所引用,都强调了马歇尔本人对最高法院其他法官和宪法性法律的历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1801年以前,当马歇尔还没有执掌最高法院的时候,这一全国的最高裁判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总统和国会的控制之下.在其最初存在的十二年中,有三人先后担任过大法官,但无人能象马歇尔那样在其三十年的任职当中将自己的名字与最高法院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了陈胜(雇农出身,今方城县人)、吴广(贫农出身,今太康县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孔运动;它不仅点燃了推翻秦二世复辟倒退反动统治的革命烈火,而且深刻地批判了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陈胜的同时代人把他的革命行动称  相似文献   

15.
(一) 孙武,字长卿,具体生卒年月尚不可考,大约与孔子为同时代人。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记,他出生于齐国,才思横溢,学识渊博。公元前512年,经人推荐,他以蔚为大观的兵法十三篇进见于吴王阖庐,得到吴王的赏识而被重用。据《后汉书》及赵晔所著《吴  相似文献   

16.
集诗人、戏剧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席勒,其思想的整体之真正开端在于他的早期诗歌,尤其是他极具代表性的长诗.由诗歌所开启的席勒之思,首先在于对普遍人性的爱与赞美——普遍的人性体现在同时代的哲学里即是对人的理性的普遍承认;其次是自然在人的反思中的失落与异化;最后是向以美为规定性的自然的回归,人以自然的自由失去的,以自由的自然重新获得.这些诗歌、进而整个的席勒思想因其体现着近代的时代精神,而与同时代的哲学相关联,确切地说,同时代的哲学继承智慧提出的问题,将其规定在自己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与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样,高旭对日本幕末时期志士吉田松阴非常推崇,称之为"先觉",思想上也受其较深影响,这与当时中国的时局、中国知识阶层的吉田松阴热以及中国人当时的日本观密切相关。除了受改良派影响外,德富苏峰对吉田松阴的评价、尤其是把他与玛志尼相比较,也对高旭及其同时代的人认识吉田松阴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的古典中国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古典中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国的漠视。这种情结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深刻地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及他与同时代作家个性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平等的危险     
托马斯·杰斐逊在33岁时写道:“人人生而平等”。当时他和他同时代的人都不是照字面来理解这句话的。他们没有把“人”——或者如我们今天常讲的那样,“个人”——在体质、情感、技能和智力  相似文献   

20.
林迪(967——1028),有《和靖诗集》四卷,《宋史》入隐逸传。他在文学史人是占有席位的诗人。 诗坛对他的传统评论是:隐逸诗人,诗风平淡,“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与他同时代稍后的梅尧臣,在他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云:其顺物玩情之为诗,则平淡邃美,咏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平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其趣向博远,寄适于诗尔。 《四库提要》云:其诗澄澹高远,如其为人。 《辞海》亦云: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