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创新不起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我将中国文化中妨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总结为三个方面:权力文化、关系文化与现世文化。  相似文献   

2.
卢干奇 《管理科学文摘》2011,(1):I0003-I0004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有几个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特色院校、高教新政我觉得选的非常好,非常重要,这个主题也是高教研究和高教立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这次会议的研讨主题,我觉得这是抓住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个会在今天召开我觉得意义重大,起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知道,即使把外国女人对中国男人的不满全部罗列出来,有些中国男人仍然会找另外的一些因素来回避真正的问题,这些另外的因素我也替你们想好了,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时候,我觉得对中国乡镇企业伟大实践总结和研究的不够,国内媒体上近些年对乡镇企业的宣传太少,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写作此文之前,我正在东莞和深圳与一些私企老板们交流,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最欣赏的中国企业思想家是谁?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跟外国的朋友聊起来,他们问我:"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是来到中国,我们觉得中国人生活压力仍旧很大。这是为什么?"中国目前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社会保障不健全,医疗体制有待完善,人均收入低,生活成本高,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这个问题一时让我很难回答。  相似文献   

7.
牛海荣 《领导文萃》2013,(12):109-113
如果有人在我1971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向我描绘中国今天的样子,即便只是想象一下高楼林立的景象,我也—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在中国,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几乎家喻户晓,被大家亲密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4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东方那块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土地起,基辛格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8.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11):51
有人说中国企业家为啥最近老讲体制的问题?因为政府的手老在我怀里乱摸,不能不说,又不能乱说。——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认为,政府的"手"伸得有点长我们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人民政府头上开刀。  相似文献   

9.
詹文明 《领导文萃》2009,(10):149-149
比利时女人对于中国男人追求外国女人有多少机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他非常有趣,成功率95%;如果他非常帅,成功率85%;如果创始非常有钱,成功率50%;如果他既有趣又很帅还很有钱.成功率100%。法国女人对于她的中国男友Mike的顾家很有感触,“Mike来我家时,看到我没有洗碗,就会帮我洗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日本农业中借鉴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笑寒 《决策》2001,(11):25-25
作为中国内陆"振兴政策"课题组成员,我于2001年9月27日至10月6日对日本进行了考察,考察主要围绕日本的农业问题进行.通过本次以及一年以来的其他两次考察,形成了对日本农业的基本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当读者诸君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和妻子将要迎来我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毫无疑问,庆祝结婚一周年对我们夫妇俩来说特别重要。可是,我亲爱的朋友和忠实的读者们为何对此特别有兴趣呢?有些人知道原因,而有些人不知道——那是因为我的妻子是中国人。我的妻子出生和成长在中国,就如同中国龙、丝绸或茶叶一样,有着真正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27年多了。直到现在,经济转型依然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体制问题。当前的情势是,转型已经迫在届睫,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邱震海 《领导文萃》2011,(11):25-28
我主持的节目中,经常有两岸嘉宾的讨论。曾有观众对我说,我同意大陆嘉宾的观点,但不喜欢他的态度,带有一股傲气;而台湾嘉宾的一些观点我可能不认同,但欣赏他的风范和儒雅之气。在我看来,这种风范和儒雅就是中国人真正的气质,但如今在人们身上很难见到。不久前,《国际先驱导报》有一组专题,谈论了"中国与世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中国更自信了吗?就中国这个国家而言,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对全球重大事务的影响、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等,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15.
刘伟 《经营管理者》2013,(20):193-194
我先前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新解释本源论,我进一步贯通本源基础上破译东西历史文化的智慧密码为唯物辩证法,并以此解决现在面临的领导民主创造管理方面问题,现在我把割裂的马克思理论的人论唯物辩证论贯通统一,并论述以此论述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出路,并发展两个两分法的实用主客观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12,(6):110-112
网易财经:今天的中国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是合适的呢?有些人赞同凯恩斯主义,在您看来凯恩斯主义能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吗?梁小民:我是不赞成凯恩斯主义的,我说过的极端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17.
陈玉东 《经理人》2013,(12):6-7
中国企业已经崛起,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却亟待找到解决方案。我以为,关键要看企业的战略思维,你到底是把短期作为目标,还是耐心地“一天一小步”着眼于长远呢?  相似文献   

18.
我在20年前从一个工程师改行搞日本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日本的经济和科技问题,现在已经退休。2003年春天,我在中国的《战略与管理》杂志先后读到马立诚、时殷弘有关对日关系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先是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马先生和时先生两个人的称呼在日语中碰巧与“老奶奶、老爷爷”的发音一模一样,好像他们注定是会在日本出一些名的。尔后,马先生和时先生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应,甚至被一些人说成是“汉奸”、“卖国贼”。这种强烈的反应使我感到吃惊,也促使我思考他们的文章为什么会使有…  相似文献   

19.
河田信  陈振烨 《经理人》2008,(11):102-103
21世纪制造业生产要如何转移价值观?中国制造业的价值观能怎样转换?我想跟大家分享—下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看法。我是研究日本丰田汽车生产方式的学者,过去,丰田的学习榜样是美国通用和福特,但今天,丰田却成功超越这些前辈。在中国以及日本和全世界都面临非常严峻的经济环境之下,我相信可以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找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乔惠平 《管理评论》2002,(1):50-51,49
本文从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对外投资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选择中国企业对我投资的发展战略,来更好地使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进程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