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用实证分析方法就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长短期效应不同。短期里,股市价格与利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调股价将下跌,反之亦然。长期里,股价变动方向由利率和公司业绩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2.
理论分析表明,全球流动性会通过总需求、利率、货币供应和进口商品价格等渠道传导到一国的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全球流动性的增加对通货膨胀会产生一个正向拉动作用,短期内这种效应不显著,但长期内解释了高达约11%的CPI变动。其中,利率渠道和进口商品价格渠道相对重要,而总需求渠道和货币供应渠道的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货币投放、需求利率弹性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对通货膨胀变化的临界点给出了参数化界面,指出货币投放量扩大并不必然导致价格波动.而只有当货币增长率与实际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的乘积发生变化时,价格才会出现明显变化,并利用中美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最后得出政策性评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泡沫测度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泡沫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作为股市内在价值,从波动性角度提出用泡沫测度方法来测度中国证券市场的股市泡沫程度,以此实证检验并分析中国股市从1996年末至2008年末各波动周期股市泡沫的波动性特征和泡沫程度,进而运用信息反馈和博弈理论探讨股市泡沫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楼市指数、股市指数、CPI以及市场基准利率的月度数据对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结论表明:资产价格过快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加重资本市场的过热现象;并进而强化了政府的流动性过剩预期,促使政府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平抑资产价格的过快膨胀,以消除通货膨胀。此外,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量化阐释了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于系统不均衡的调整规律。  相似文献   

6.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短期问题和长期挑战,从总供给冲击的角度,基于AD-AS理论框架,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论机制; 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针对不同种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加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初期会造成中国实际产出的下降,但是在3个月后将提高国内的实际产出水平; 相比于“硬大宗商品”,“软大宗商品”对中国实际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 更高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且中国通货膨胀对“硬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整体上略高于“软大宗商品”;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正向波动会通过提高通货膨胀与增加实际产出等传递渠道来提高人民币利率水平,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人民实际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参考双粘性小型宏观经济模型刻画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形式。研究得出:(1)粘性价格系数为0.4936,每季度50.64%的企业会按照最优的方式来调整价格,粘性工资系数为0.5064,工资调整较慢,假定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比较合理;(2)同时将通货膨胀预期及失业率作为阈值的利率规则具有更小的福利损失;(3)在两变量都处于合理区间时,通过损失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的稳定可以使经济获得更大的福利。(4)降低工资粘性及适度升高价格粘性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江海纵横》2007,(5):60-60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系衡量一般家庭(不合共同事业户)实际购买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一国货币来说是利多。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还要再结合其他数据才能通盘考察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通货膨胀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通货膨胀理论所谈的"温和型的通货膨胀',它的产生是由货币因素和制度因素综合决定的,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助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应着重从制度因素考虑,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货币政策上,要用利率杠杆来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这样才能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否对股价产生影响,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运用DCC-MGARCH方法测算货币供给和利率与分别沪、深股市收益率的动态相关系数,并进一步运用MS-VAR方法可分析货币政策与沪、深股市收益率的动态相关性与股票市场特征的关系.实证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市的相关性比利率与股市的相关性要高,并且当股市处于波动较小、价格膨胀时,股市收益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正相关性较高,相反则较低;同时当股票市场处于低迷且波动较小的状态时,股市收益率和利率的负相关性较高,相反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
条件异方差是金融时间序列变量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分析沪深股市指数数据统计特征的基础上,用GARCH-M模型和门限ARCH(TARCH)模型分析2001年6月到2005年3月期间中国股市收益的波动特性,并对沪深两市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沪市内在的不确定水平比深市高,沪市市场上新的正面消息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则比深市大。中国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且沪深股票市场杠杆效应不同,当出现"利好消息"时,深市比沪市的冲击大,出现"利空消息"时沪市比深市的冲击大。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进行总体经验分解的基础上,运用VAR-GARCH-BEKK模型对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利率与股市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汇率和股市、利率和汇率间存在非对称的溢出效应,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传导性,影响的方向和力度有所差异,从长周期趋势来看,汇率相较利率对股票市场波动溢出影响更具持久性。应密切关注市场波动,避免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监管框架下货币政策应着眼长期趋势,甄别市场波动力度与持久性,适时适度地完成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3.
以沪市股价指数、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作为研究变量,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确促进了我国股市的发展,但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关系较弱。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存在政策变动、机构操纵等非市场因素,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从而削弱了股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威廉斯股票估价模型为基础,站在市场的角度,重点考察了证券市场对各期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变化的反应结果,构建了我国证券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模型.利用沪深证券交易所自成立以来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是逆向的,且对长期利率变化反应较为显著,而对短期利率变化反应不显著,对名义利率变化比对实际利率变化反应更为显著,同时与自身滞后期的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证方法, 从结构和动态两个视角考察了沪深股市之间的异同及作用关系。通过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EMD)发现:沪深股指是由高频、低频和趋势项三类分量组成, 且各结构分量在总量水平中的贡献不同。其中, 深市趋势项对总量的贡献率高于沪市, 反映出深市的走势较沪市更加平稳;沪市高低频分量对总量的贡献率高于深市, 表明沪市的波动性大于深市。同时状态空间模型显示, 沪深股市趋势项分量之间的作用关系体现了沪深股市收益率双向传导, 沪强深弱的股票市场格局。低频分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则表明我国股市的调控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数研究均选用利率、汇率、房价和股价等指标构建金融状况指数,造成大量经济信息丢失,故通过建立FAVAR模型,选择利率类、汇率类、房价类及股价类等69个经济指标,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金融状况指数,并分析金融状况指数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利用FAVAR模型编制的金融状况指数能有效预测未来5~8个月内的通货膨胀运行趋势,具有较强先导作用。建议政府机构定期编制金融状况指数,前瞻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及时降低通胀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是制定准确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基本内容,接着对货币需求变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然后采用2001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各项主要因素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构建了以收入、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股票市场市值等重要经济指标为解释变量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并将数据带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选定解释变量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这些变量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狭义货币M1余额的均衡水平。其中,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利率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而股票市场市值与货币需求则呈反向关系。同时,文章对建模研究的结果联系我国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发现股价、货币供应量、利率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股价变化同方向,而利率变化与股价变化反方向;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虽然都能解释股价的变动,但其作用相对于股价本身来说显得微乎其微;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利率与股价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得出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影响股票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转交易策略的方法,构建了沪市A股滞后1~8周的互自相关系数矩阵,发现沪市A股存在与美国股市不同的互自相关关系和领先滞后结构。通过对反转交易策略的盈利进行分解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发现在沪市A股股票之间的互自相关关系对反转收益的作用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该文的实证结果还暗示,股市是否存在过度反应与考察期跨度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资本市场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即以投资者为本的核心理念,正确处理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规范、发展与改革、发展与开放这三对基本矛盾,统筹兼顾好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对市场监管与调控水平等促进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