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玄言诗与玄学的关系兰翠在我国诗歌史上,玄言诗一向是遭到人们警议的。刘说它“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文心雕龙,明诗》)钟嵘更批评它“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玄言诗的确理性有余而情致不足,但它却占居着近百年的晋代...  相似文献   

2.
浅谈“资本输出”赵秀玲“对于以垄断占有统治地位的现代资本主义,它的特征是资本输出”,这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的一句名言。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对列宁这句话的误解,在我们的思维中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公式;资本输出就是帝国主义,就是侵略。于是,人们谈虎色...  相似文献   

3.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批判各家,牢笼百学,第一个提出“道家”这一概念,并高度赞赏道家。《论六家要指》不仅表达了司马谈的学术观、历史观和政治观,也反映当时人们对周秦以来迄至汉武帝时期道论发展演讲过程中的社会性认识,其“道”统百家的纲领建立在怎样的社会历史基础和政治思想基础上,如何剖析这一纲领的深层意义以及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理性"的界定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tional(理性的)与reasonab le(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础关键词,但中译本《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对这两个词的译法刚好相反。文章首先指出这一翻译上的混乱并做了适当更改,然后通过考察罗尔斯对“理性的”与“合理的”的界定及其在《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作用,较为清晰地阐明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5.
浅谈《马氏文通》中的单、复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马氏文通》中的单、复句康健《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全书分十卷。除第一卷“正名”属概论外,作者马建忠用八卷的篇幅谈了词法,只有最后一卷才集中谈了句法。然而“论句读”虽只一卷,却是全书的中心。正如作者在“例言”里开宗明义...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西文美学情感论概说黄南珊19世纪西方美学处于酉方近代与现代之交。这一世纪中后期,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已经发生动摇,近代理性至上理性崇拜已转为理性危机理性反思,理性失去了昔日神圣的地位和万能的光辉。尼采在其《愉快的智慧》中宣布“上帝已经死了”,就表...  相似文献   

7.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种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出范畴的秩序:道德情感、良知、人类之爱和敬重分别是从量、质、关系和模态的范畴来展示人在意识到道德法则之后的心灵活动。同时,《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感性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在内容与论述的逻辑顺序上都是一致的。后者的论述提示了康德为何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恰好提出这四种概念。不过,《道德形而上学》是从道德禀赋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实践理性批判》是从动机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然而,由于敬重体现了理性与意志本质的关系,因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诸动机”中实际上只强调了敬重这一种动机。这种理解也对敬重能否直接驱动道德行动的问题带来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8.
康德(1724—1804)是欧洲伦理思想史上伟大的伦理思想家.他在批判经验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康德伦理思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纯粹理性是否以及如何能有实践力量”,但是道德教育问题在康德伦理思想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在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研究了道德的“培养与练习”问题,这就是与该书第一部《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并列的第二部《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张文礼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从中央六个“一号文件”所体现的“三农”思想与政策来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如下特征:一是长期性。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超过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这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任重道远,而且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资本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制度模式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复杂性。由于我国的三农问题面临内部改革的浪潮以及国际市场形成、全球化、信息化加速等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景下,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10.
“自然历史过程”论的真实内涵与语义澄明──与王金福同志商榷刘森林近年来,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成的发展类似于自然历史进程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探讨兴趣。王金福同志也在《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上发表《也谈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真实意...  相似文献   

11.
“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兵。”这就是战国策士运用纵横捭阖的策略和论辩艺术,游说天下诸侯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论辩为何具有如此神奇魅力?本文以《蔡泽说范雎功成身退》和《鲁仲连义不帝秦》两文为例,以点代面来看《战国策》所表现出来的敷陈扬厉、危言耸听、雄辩博论等的论辩艺术特点。 一、雄谈博辩,敷陈扬厉 雄谈博辩,敷陈扬厉是纵横家贯用之手法,往往能“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不仅肆意夸大、旁证博取,而且考虑面面俱到,博引史事,引古证今,以古例今,“知今宜鉴古”。引述史事无疑是再现过去鲜活…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学的理性扫描──读余三定的《文坛岳家军论》胡良桂余三定的《文坛岳家军论》是一本“专门就某一地域的乡土文学长期坚持作追踪的评论”的文学论集。湖南省岳阳市的创作,作为一个地级市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它可以说是国内值得好好总结的一种创作现象。余三定从“...  相似文献   

13.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下简称《再谈》)一文中须待商榷的问题,笔者已经在《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中作了第一次答辩(简称一论).本文拟进一步和荣先生讨论《再谈》的其他问题。 一、关于“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问题 (一)有关间隔的几种说法 《再谈》第三节的标题是“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对于“间隔”,荣先生本人所说。颇不一致。如在《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简称《考略》)第一节,先是指李秀成“每天开首所写”的各小段,后是指李秀成每天写的最后一叶剩下来的空行、空格。而在《再谈》里,又是把“间隔”和“结头处”及撕毁处的上下“接头”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三型趋势论:发展重民富,改革重要素,开放重制度。民富型发展,要由以往主要关注国家流量财富的增长(GDP总量指标)和存量财富的积累(总资产市值指标),真正转换到注重“每个人的发展和生活幸福”的民富模式上来,当前尤要补足“居民消费率”的短板,并促进实现“共同而有差别的普遍富裕”。要素型改革,要把握要素文明因应论、中性范畴论与产权要素三全论,按照改革、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三个逻辑,稳步推进七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要在“五个流开放”基础上,推进体制、规则和规制等方面的开放,在第三波开放倒逼改革中,解决突出的五个体制性问题。按上述三型来促进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是顺应当今世界潮流及其博弈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相当突出地体现了易学思维的三大特征 :作为一种直观理性思维 ;作为一种生命理性思维 ;作为一种辩证理性思维。如果说易学思维之“直观”—“生命”—“辩证”形成了一种思维阶进路径的话 ,毋宁说 ,这三者形成了一种相互关顾、彼此渗透的环形关系———易学思维的长处源于此 ,短处也源于此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位曾经担任过全国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职务的人,发表了一篇题为《从“郎旋风”看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浪潮》的长文,引起了舆论界的关注。然而读完全文,却令人失望。此文暴露出作者既不懂马克思主义,也不懂西方经济学,棍子满天飞,唯独没有学者风度。这里不来全面分析这篇文章,只谈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反对改革的派别,所谓“否定改革的浪潮”,其矛头指向谁?时光如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去近28年时间了。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世界公认的。谁也不能否定中国的改革,更谈不上掀起反对改革…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活动家和文学家,由于出身市民和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青年时代就信奉“自然神论”,认为服从于自然法则的都是好的,而人为的都是坏的,于是写了《论科学和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论文,形成了他的自然人的理论。后来,在感伤主义小说《新爱洛伊丝》、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爱弥儿》和自传《忏悔录》中,他又进一步抒发和完善了他的这种理论,终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返回自然”学说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陈康先生1942年在为所译注的《巴曼尼得斯篇》作的《序》中写道: “万有论[按:今译“本体论”]是西洋上古、中世哲学的中心,其势力直达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以前。”又写道: “在《纯粹理性批判》产生以后建设一种万有论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务1982年版,第5、6页)可见,陈康先生认为,康德摧毁了旧的本体论。关于康德的工作,最好引用他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话来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论产权制度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马继汇,王江涛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是我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一次飞跃,原因是它突破了十几年来企业改革以“扩权让利”、承包制等为标志的仅仅变革经营方式的思维定势,首次从企业制度的选择与创新这一理性角度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0.
《复旦学报》1989年第1期和1990年第1期,曾发表了我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垄断竞争市场的“一论”与“二论”。前两论主要针对1988年以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展开,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准行政性垄断和准自由竞争这样两类市场并行的格局,进一步的改革和治理整顿只有按照垄断竞争市场的改革取向推进,才能摆脱恶性循环。本文将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