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Baker等开发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资源错配视角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增长。理论机制检验发现:无论是从行业视角还是从地区视角,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显著加剧了资源错配;但从技术进步来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这表明资源错配效应主导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拓展性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以及产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生产率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与全要素分解的视角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门槛回归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还表现在纠正企业内与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实证表明:(1)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微观企业层面存在“倒N形”关系;在宏观省级层面存在“U形”关系.(2)适度的环境规制有利于高生产率企业贡献更多产出份额,获得更多的资本份额,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但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3)低强度环境规制对企业内贡献与企业间贡献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负向影响;适度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内贡献、企业间贡献、企业进入贡献与企业退出贡献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正向影响.所以适度的环境规制设计可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限制落后产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淘汰停滞不前的低生产率企业,为高生产率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胡雪萍  乐冬 《江汉论坛》2022,(11):42-51
环境规制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结合中国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厘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检验环境规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是通过提高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来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环境规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反之,环境规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小。同时环境规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着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要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进一步刺激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和引进绿色环保的生产科技,使得绿色高效的生产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优化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防止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加强区域间相互监督的力度,借助污染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各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防治力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经济绿色发展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创新型城市作为区域创新资源、要素和活动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作者基于黄河流域2007—2017年10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终发现:(1)黄河流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两年的滞后期;(2)黄河流域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变迁、创新环境优化这两条途径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3)流域内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创新建设城市的规模和其在流域内所处的区位等特征密切相关;具体为这种影响程度在中游地区城市中最强、下游地区城市中次之、上游则最弱;同时流域内小城市创新型建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要比大城市更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guist指数法,以南京为例,研究了不同注册类型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1993-2005年期间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第一,1993年至2005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前一阶段主要靠技术进步推动,后一阶段靠技术效率的改善拉动;第二,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很快,这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共同作用;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靠技术进步的推动,而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第四,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下降,尽管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水平的下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8,(3):70-79
资源环境约束下,明确节能减排与环境规制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采用RAM模型对中国2000—2012年36个工业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创新等变量的相互作用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行业异质性,劳动力冗余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主要源泉;环境规制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适宜且严格的环境规制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明显。同时,严格的环境规制将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门槛,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预算软约束和中央政府隐性担保下,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会异化为类似“资源开采”,地方政府源源不断地“采掘”地方债,有可能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在辨析地方债资源诅咒效应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9—2018年我国25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地方债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债务率的快速增长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资源诅咒效应,过度膨胀的地方债将影响营商环境、扭曲产业结构、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弱化企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兼具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功能,重点目标指向促进服务贸易。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前三批位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企业为政策处理组,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服务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可显著改善服务业要素配置,通过市场秩序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有效抑制服务业企业资源错配;不同区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存在差异,相比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资本和人力资本市场要素配置优化效果更加显著;城市特定区域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片区外资本流动具有辐射效应,但对片区外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辐射效应不显著,且自贸区建设对相邻城市服务业未表现明显辐射效应或虹吸效应。因此,建议在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进程的同时,优化区内市场化程度和营商条件,在可复制的经验上结合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促进服务贸易要素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9.
刘成杰  高兴波 《东岳论丛》2023,(4):116-125+192
基于2011—2019年22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城市经济韧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可以直接提升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经济韧性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中介效应,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经济韧性发展有助于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有空间溢出作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城市经济韧性对本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备的时间累积效应在不同城市特征下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日东  曹婧博 《西部论坛》2021,31(5):100-11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1.
潘颖 《江淮论坛》2023,(1):29-4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宽带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宽带试点城市建设能够有效驱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在较长的时间区间内保持正向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群效应的影响下,宽带试点城市建设能够对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更大的效果。异质性检验发现,宽带试点城市建设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宽带试点城市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信息不对称、优化投融资行为、激活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文章的实证发现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数字中国建设对企业影响的绩效,为微观结构主体生产提质增效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探究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农业机械化显著影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但具有滞后效应;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农业机械化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的遮掩效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产生影响;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常见现象,这对提升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效应比较、作用路径以及城市类型差异三个方面,详细探究了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不同模式资源型产业集聚对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多样化集聚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专业化集聚却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2)进一步研究发现,多样化集聚通过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路径正向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专业化集聚则是通过效率变动正向影响该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3)分城市类型探究,多样化集聚能够同时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专业化集聚既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也不利于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文章建议黄河流域的企业应多元化发展,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完备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促进资源有效结合,同时鼓励企业向关联行业延伸,拓宽产业链,支持市场良性竞争,加大科技研发规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发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动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是数字时代下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通过运用DEA-ML法估计中国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讨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对其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并在两者耦合作用下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环境规制发挥了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而环境规制在内陆地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数字经济能显著调节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作用,但环境规制对周边地区存在着“以邻为壑”现象,数字经济积极的空间溢出作用尚不显著。因此,各地政府要顺应数字变革的时代趋势,积极推进软硬数字设施建设,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健全环境规制体系,积极完善协调机制,并通过加强跨地区沟通交流促进空间效应释放。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期货投资对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发现:开展期货投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并因企业产权性质、所属行业与地区市场化程度表现出异质性。在传导机制上,期货投资主要通过稳定企业现金流、提升市场化水平两种途径发挥经济“稳定器”功能,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充分利用期货投资并发挥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互联网促进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结合2008-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互联网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门槛分析发现,互联网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当互联网低于一定水平时,互联网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减弱趋势;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成本、产业结构水平和外部监督力度是互联网促进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绿色金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是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用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DID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对国有企业的抑制性影响更加显著;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会强化绿色金融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相较于东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中西部地区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更大;在进行平行趋势、PSM-DID、安慰剂等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进行因素分析。主要结论:一是新疆总体的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整体贡献度偏低。二是近10年来,全国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趋势有所减缓的同时,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演进效应达到峰值。三是2000年后,资本增长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明显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高达54.48%。四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过程中,新疆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将逐步让位于净技术进步效应。基于此,文章认为应从增量调整的角度来提升产业结构演进效应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断加大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管理改善等广义的技术进步作用,使新疆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给予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推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并借助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表现出上升趋势,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其中,企业出口行为是重要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贸易环境的稳定,应继续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推动了所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该影响效应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影响效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异质性检验显示,中欧班列开通有利于我国中西部非海运地区的相关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这一积极效应主要集中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以上结论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完善中欧班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助推我国制造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率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