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培养学生的评议能力。让学生自己改文、伙伴合作改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孩子把作文批改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让孩子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冉茂淑 《科学咨询》2008,(20):52-52
学生学会修改习作,一般有两个途径:教师的范改,学生的自改和互改.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是学生自改习作的示范.这个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以教师的批改为例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直至学会自改习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相互批改习作,在交流中取他人之长,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和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会修改习作,一般有两个途径:教师的范改,学生的自改和互改。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是学生自改习作的示范。这个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以教师的批改为例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直至学会自改习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相互批改习作,在交流中取他人之长,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和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训练。我认为可以从激发兴趣入手,在示范过程中传授方法,激励评价,让他们信心百倍,展示作品,让他们享受到自改的成功乐趣,强化训练,让他们形成自改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必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训练。我认为可以从激发兴趣入手,在示范过程中传授方法,激励评价,让他们信心百倍,展示作品,让他们享受到自改的成功乐趣,强化训练,让他们形成自改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必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切入点,通过鼓励学生,呵护自尊,保护兴趣;注重积累,言之有物,促进兴趣;活动展评,实现自我,提高兴趣;教给方法,自改互改,内化兴趣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愿望,让学生增强自信,乐于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最终实现提高中高段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要解决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这个问题.教育说到底,就是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一定有潜在的优点,老师一定要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学生的点滴进步也具有激励价值,教师应给学生多制造表现优点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成功的感觉.本文试从"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找到学习充满乐趣的感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信"四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阮传信 《经营管理者》2009,(22):371-371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先论述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然后再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快乐。  相似文献   

9.
在我校曾经有这样一种现象:部分教师总感觉自己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厌教厌学情绪。在新课程要求下,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必须要改!课堂必须要改!我校从推行课改以来,作为教师,从中感受到"阳光·5S"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变化非常大,明显地让教师在课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学生的作文,目前有好多学校仍以老师批改为主,实际上,老师一味改学生的作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利。本文结合新课标及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改文能力、学生改文的好处等方面阐述学生作文自改和互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矿为了提高员工培训的质量,自2007年开始,一改往年"满堂灌"、"大拨轰"的形式,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菜",然后企业"掌大勺",这样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效果昵?是不是老师作精批细改后再发还给学生,效果就很好呢?我做过几届学生作文试验:当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发现有不少作文成绩好的同学认为老师太挑剔而产生不愉快或反感的情缘作文能力差的同学对老师批改后的作文更是不屑一顾。这让我很是苦恼与无奈。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而“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而自改的过程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将新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提高过程。就新课程的作文训练,何不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13.
车玉碧 《科学咨询》2009,(13):83-83
对于学生的作文,目前有好多学校仍以老师批改为.主,实际上,老师一味改学生的作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利.本文结合新课标及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改文能力、学生改丈的好处等方面阐述学生作文自改和互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棚改之难,难在缺钱。对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城市来说,这个难题尤为突出。如何破解棚改资金难题?自2013年7月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以来,南昌市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探索出了"市级统筹、综合平衡"法,创新出了"1+6+x"运作模式,让棚改房屋征收不差钱。所谓"市级统筹、综合平衡",就是首先由市里统筹整个棚改资金,当某个城区某个地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必须要解决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这个问题。教育说到底,就是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一定有潜在的优点,老师一定要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学生的点滴进步也具有激励价值,教师应给学生多制造表现优点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成功的感觉。本文试从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找到学习充满乐趣的感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信四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两面性,如果只为教学手段的新颖,毫无原则地滥用多媒体,这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果。因此,运用多媒体时要重视一个"巧"字。只有巧设情境,巧选时机,巧改形式,巧补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生动。  相似文献   

17.
"言为心声,缘情而发",这是令人向往的、美好的作文境界,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作文往往让学生惧怕,老师为难。咎其原因,有作文的神秘感在作祟,也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组织方式问题、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问题等。该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浅析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迷茫与对策,分别是:"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凭借阅读教学揭开"怎么写"的迷雾;"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借素材的日积月累解决"写什么"的彷徨;凭借自改能力的培养,走出"精批细改"的尴尬处境,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展示自己的硬功夫--通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和愉悦;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软实力来征服学生,要善于在教学中与学生"谈情说爱",并与之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是的,文不改不精,玉不琢不美,好文章有一半功夫在于修改,那么,该如何把这修改的功夫教给学生呢?本人  相似文献   

20.
初读<老人与海鸥>,笔者就被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又一次为我们解读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让这位老人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让这篇课文传递的人文思想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