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雪草 《伴侣(A版)》2014,(12):42-43
我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遇到陈离的。他在一群人中,远远地看着我,我对他露出一个明媚的笑脸,他举杯,冲我点头示意。我跳槽去陈离的公司后,做着一份简单的文秘之类的工作,轻松悠闲,但美中不足的是薪水不够丰厚。陈离有应酬的时候,总会带上我,逢到客户劝酒,他也会巧妙地替我挡掉。因此我心中除了一丝感激,也很乐意去吃一顿免费的午餐,潜意识中把陈离当成了一个不错的猎物。  相似文献   

2.
社工A问:在个案辅导过程中,我对辅导时间的设置很拿不准,有一种说法是辅导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50分钟,另一种是90分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间到了之后我往往不知道如何结束辅导,结果一拖又过了一个钟头,甚至一个辅导会做两个多小时,案主和我都感觉非常累。由此衍生的一个问题是,在辅导过程中,我会无形中将自己的想.法带给案主,结果也往往是我比案主更着急,整个辅导过程更像在处理我的需求,而不是案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他满脸轻佻之色,一伸手揽住身边一个女人喝起了交杯酒,我在一片哄笑声中退出酒吧,冬天深夜的寒风吹过,我一把把利刃细细地慢慢地在我身上扎出了一个个小洞,想着这两年来的付出,想着一次次地被他轻慢,我蹲下身,捂着脸哭了。  相似文献   

4.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记得2006年的春节,我一个人在书房里任由这首歌一遍又一遍地敲打心灵。脑子里闪现着自己一个个十分落魄的镜头。我抽着烟,烟雾缭绕,一如我迷茫困苦的心境。我近乎绝望地体会着自己在现实中以卵击石的苍凉和悲哀。  相似文献   

5.
旅伴     
1976年是我生平最灰的一年,在黑龙江百事不顺,度日如年,天天找伤感的音乐听,无奈中,我向家里发了封求援信。母亲心领神会,一个加急电报打过来,让我请到一个月事假。  相似文献   

6.
我的理想     
《华夏少年》2007,(5):51-52
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扇动着理想的翅膀,随心所欲地在彩霞中飞翔。我曾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曾想当一个遨游太空的飞行员……但是,我想得最多的是当一名辛勤的教师。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在心中不知幻想过多少次。  相似文献   

7.
《金色年华》2010,(1):62-63
曹湘凡读了有关杨元元的报道,他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身上是一个伪命题,我只是像杨元元一样的千百万弱势群体中有抗争精神但无力回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偶翻杂书,看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时说:“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他的父母说:“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儿子继续说:“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相似文献   

9.
有话直说     
我有话直说□樊希安在北京有一个相当要好的朋友,在一次闲谈中,他向我传授了一条人生经验,这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话直说”。有话直说,开“直通车”,往往有好的效果。反之,“口将言而嗫嚅”,有话曲里拐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好比一个人深爱着另一个人,但憋闷...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3日,社工晓蓓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新闻中得悉,一个我曾经在那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的心被震撼了,从未有过的震惊和触动,我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在网上也和同事在说,很希望去灾区与当地的灾民一起共渡难关,这个时候,有一种冲动,想冲到四川去,  相似文献   

11.
人生之旅犹如变幻无常的航程。我一个放羊娃能成长为一名厅局级干部,在人生的航程中没有偏离过方向,不是别的,是因为我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航灯。这盏航灯,就是我 1940年 6月 15日入党时的誓词。   我出生在山西离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妹 7人中我排行最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我家乡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国民党军队也像土匪一样,不是抓壮丁,就是抢粮食,所到之处闹得鸡犬不宁。只有八路军来了,老百姓才有了依靠。八路军是穷苦人的军队,我立志当一名八路军,为穷苦人民翻身求解放建功立业。   1938年 5月,我说服父母…  相似文献   

12.
大地黄好     
周伟 《中外书摘》2014,(4):67-68
中年以后,在一个个夜的黑里,我做起黄粱美梦,一个接着一个,梦里总是怀抱一地的黄金。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我回到心中的故乡。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种假设,它缘于中央台播放的一部叫《牵手》的电视连续剧,太太和我很久没有这样执着地追电视了,那对离婚的夫妻能否再度牵手 ?当时曾一直折磨着我们的神经。据说,电视剧的播出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婚热。时值张艺谋来广州宣传他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他以“我离了婚,有一个女儿,现在单身”来向媒体交代私生活。于是,一触即及,令我想到了这样一个命题。   记得 3年前,我在西安采访过张艺谋的前妻肖华和女儿沫沫。在我的记忆中,肖华是温柔而落寞的女人,她像一朵无声的花,悄悄地开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她…  相似文献   

14.
恩比爱长     
贾乙 《当代老年》2008,(12):35-35
我认识一位年近80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06,(9):40-41
倾诉: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有个家,有个孩子。在一年多前的偶遇中,我与现在的男友恋爱了,尽管男友长得不好,身上有不少毛病,他工作生活的圈子与我的也相差较大,可我们还是在认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同居了。  相似文献   

16.
《女性天地》2006,(9):40-40
倾诉: 我是一个服装经销商,在本市经营着三个成衣铺面,算是有点小钱。有一天,一个女友邀我去歌舞厅娱乐,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男人,刚开始也没觉得他有什么好的,可是后来的一件事让我们走近了。那是一次朋友聚餐,大家频频向我敬酒,看我不胜酒力,他就帮我挡,给我解围。酒喝多了,他开始呕吐,后来还在休息室睡着了。  相似文献   

17.
绿水长流     
青春痘已伴随我度过了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我正当豆蔻年华。青春多好,学习、旅游、唱歌、跳舞,可是还有青春痘!我要想方设法让青春痘远离我,还我一副洁净的肌肤!可有时,青春痘像有意嘲笑我一样,疯长。在这场除痘大战中,我身心交瘁。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念头:独身一辈子。看来,我即使没有这样的念头:事实也会让我难堪。面对别人满脸的青春痘,我都会产生呕吐的感觉,何况一个女孩子家,脸上长满青春痘,有哪位男子会驻足、凝目呢?偏偏爱情是女孩子永远的幻想,梦中更是与白马王子一次次相遇,虽然看不清他究竟是谁。而我在追求爱情…  相似文献   

18.
利明 《中外书摘》2007,(11):67-67
说我在法国的邻居,就跟说鬼影差不多。 那天傍晚我有事出门,嗅到楼道里有一股新鲜狗屎的味道。我向大理石地面张望一圈,见到一双踩中”鬼子雷”的大胶鞋印朝向一个门口。来此住了两年,谜底才算揭穿,  相似文献   

19.
何立伟 《老年人》2011,(6):32-33
早几天我在窑岭赴一个饭局。喝了点小酒之后朋友要开车送我回家,我说不必,我散散步,慢慢走回去。华灯升起,长沙明亮,走在春夜的灯影人影中,自有一种爽意。仿佛老马识途,不觉得就走到了红旗区四片。  相似文献   

20.
柯蓝 《中外书摘》2007,(3):18-20
一九三七年十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犯中国。那时,我才十七岁,不过我已是长沙市青年学生运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头目,我成立了一个中学生的戍地文艺社,有六七十个全市的中学男女同学参加,我还领导了一次长沙市中学生的火炬游行。当时,我的思想进步,对旧社会的各种不平等、各种腐败十分痛恨,所以我接受了我父亲唐贻承的思想教育,并和他一样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虽然我很小,父亲也只我一个男孩,却竞让我孤身一个人千里迢迢奔赴延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