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对一位受人尊敬的军需处长的真实写照。甚至连自称是“不流一点泪,不动一点情”的我都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震撼了。  相似文献   

2.
贾丽娜 《现代交际》2014,(1):251-251
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幸福就是对好好活着的一种感悟,一个无可代替的理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福贵面对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种种苦难,他又是怎样勇敢面对最终为其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通过福贵旨在寻找的某种生存方式,它经由活着二字召唤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3.
年末的日子,刚刚经历过的有些事,忽然变成了往事,成了回忆.年末的日子,刚刚到来的又一年,忽然充满了期待,有了憧憬.  相似文献   

4.
以余华小说《活着》与白睿文英译本To Live为语料制作小型平行语料库,借助软件Antconc检索A型、AB型、AA型、AABB型、ABAB型和ABCB型共6种类型的拟声词,探究小说中叠音拟声词的英译方法,考察译本是否再现原作的声音美。研究发现,小说《活着》中拟声词的翻译以直接音译法为主,基本实现了原作的音效。译者对难以直接传达音效的拟声词进行了归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忠实性与可接受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简评:小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分步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歌颂了社会主义的美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全文条理清晰,感受深刻,对比强烈,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6.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个分水岭。文本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生活、面对死亡的多种可能的态度。本文通过小说文本《或者》与电影作品《活着》的论述,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影像等角度开掘影视改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小王子》是一本经典童话,这本书中描述了小王子的奇遇,在平淡、平实中展开了他的记忆,小王子单纯、善良,时而快乐,时而忧郁,本文描绘了“我”读《小王子》的感受,并分析了《小王子》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以及尊严。纵观古今,关于人的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的话题有很多,也有很多比较出名的哲学家,对于人生的价值和生命话题进行了阐述,其中,道家学派对于这句话记得阐述较多,比如说,道家先祖老子,在道德经当中,对生命话题的阐述是这样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阐述无生命的起源问题,而道家学派的继承者庄子,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阐述,有了其他的见解,在他的具体言论中提出了尊生的思想。本文就通过具体例子,详细解读庄子对尊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救赎     
天已经阴沉了有些日子了,杰德·古迪所居住的老房子已经多处出现了漏雨.自从几年前父亲离家出走后,母亲就精神恍惚,一病不起躺在了床上.因此,原本破败的老屋就没有再修缮过.  相似文献   

10.
最后的凝视     
凸凹 《金色年华》2010,(8):49-50
祖父做了一辈子的羊倌。他身高腿长,脚弓也深,在山梁上行走,脚抓得牢,如履平地。用村里人的说法,他天生就是放羊的料。解放前他给地主放羊,给的工钱很少,孩子们从来吃不饱。所以,羊儿叫,婴儿哭,他眉头紧皱。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爱     
焦阳 《女性天地》2010,(8):40-42
镜子前的徐俐,小心翼翼勾描眉毛,涂了嫌浓擦了嫌淡,一如她此时雀跃起伏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陈彤 《现代交际》2005,(10):70-70
北京有句骂人的话:“你活得不耐烦了吧?”按照眼下流行的“浓缩生活”的方式,我觉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耐烦地活着了,我认识的很多人部忙得四脚朝天,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可言,无论是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还是夜半无人私语时,他们如果不是在工作,也是在想着工作。他们只知道“上山上山”,但是却从来不肯停下来看看林间的风景,即使作为一个职业登山家,也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艳遇     
海田 《女性天地》2007,(3):40-41
(1) 第一次遇到程青泽,是前年刚刚入冬的季节。 那天天气很冷,我陪太太薛妮逛中街的“沈阳春天”。在里面晃悠了一个下午,我烦得要趴下了,薛妮却正起劲。后来她看着我把烟都拿出来了,便无可奈何地挥挥手:“建一,你走吧!先回家去。”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爱恋     
林颖辉 《老年世界》2007,(20):26-26
他是我66岁的伯父,她是我63岁的伯母。几十年风风雨雨,他和她肩并肩走过。她充电学业务,成为卫生院院长;他廉洁奉公,即便官至副厅级,从未为财色动心。他的心里只有她。  相似文献   

15.
我几乎是一直含着泪水读这本《爱的教育》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兄弟姐妹,不由使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6.
满妹 《中外书摘》2006,(2):4-10
最后的故乡之行 父亲的沉默是从辞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生活中,一个人不能不懂得宽容,也不能一味地宽容。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珍稀动物《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既是我的员工,又是我的兄弟,我尊称他为“杨先生”。这是个敢于唱反调提意见的人,曾经扬言要在凤凰卫视成立“团结工会”,但我看中的是他面对生活时的那份真诚、认真与勇气。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和背景所进行的翻译研究。其所提倡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理解并阐释生态翻译学概念及方法论内涵的基础上,以‘三维’转换视角解读大学英语课文《最后一片叶子》的译文为例,最终得出与教学相关的参考和启示,更好地将生态翻译学融入大学英语课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故事丰富,底蕴深厚,印度人民创作了许多寓言、故事,流传民间,影响深广。《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其地点便是天竺,即今天的印度,潜在的文化交流以佛学形式呈现,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清流、分支、交汇、碰撞,文化的渗透与反差是相互的,本文就印度最初的诗《罗摩衍那》与中国小说的渊源展开浅陋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