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钢 《当代老年》2009,(12):30-3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如云战将中,罗瑞卿大将素以智勇双全著称。他的一生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富于传奇色彩。他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一生经历无数战事,他不仅骁勇善战,是一名公认的猛将,同时又是一员福将,在其革命生涯中,竞传奇般地经历了三次“大难不死”。难怪毛泽东称“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中,张云逸属于“三高”:高龄,授衔时已63岁;高薪,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高资历,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也有人将张云逸评价为“福将”:戎马一生,但从未受过伤。  相似文献   

3.
1955年,当毛泽东主席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他就是被人们喻为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在他那大半生充满坎坷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中,无处不浸透着妻子赵瑛对他默默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而了解李克农的人也说:李克农亦把他一生炽热的爱情全部给了妻子赵瑛,他们的爱经风历雨,愈久弥坚,他们是革命队伍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澳大利亚第一次上班迟到,就是因为巴士,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号召私车入库,让大家乘坐巴士。但是,一向很准时的巴士,最近班次问隔变得略长,从五分钟一班变成了七八分钟一班。因为经常坐同一班巴士,所以和司机很熟。那天上车后与司机开玩笑说:“就是因为你们巴士间隔时间增加,害得我被罚了薪水。”司机抱歉地笑笑,然后很无奈地说:“没办法,我们的车轮流在公司加装一种装备,  相似文献   

5.
胤凌 《当代老年》2006,(1):30-31
共和国十大将中,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的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文金,在湖北大晤山老区家务了一辈子农,当了一辈子农民。  相似文献   

6.
燕照人 《公关世界》2008,(11):42-42
井岗山上的红军团长,抗日战场上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黄克诚,建国后被授于大将军衔,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由于他自幼酷爱读书,那年月的灯光不济,致使他的眼睛高度近视。为此,人送外号“黄瞎子”。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个大家庭。每个班级又是一个小家庭。为管好这个“家”,我们实施了分项承包责任制。 自实行分项承包以来,我班安排了一个专门负责提醒老师发火的学生。这个学生是我班一个胆大、敢给老师提意见的孙会琳。记得一次,我检查作业时,孙梓源没完成作业。我很生气,当着大家的面,把他拽了起来,大声训斥:“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写作业?”孙梓源没有回答我。我更生气了,提高了嗓门喊:“说话呀?哑巴了吗?”他吓得哭了起来,其他同学也都不敢吭声。  相似文献   

8.
穿开裆裤长大的闺密 “思蔓,我们最近忙项目,晚上我可能得加会儿班,你去幼儿园接乐乐的时候顺道帮我接一下彬彬吧。”“好勒,到时候我先带彬彬回我家吃饭,让他和乐乐先玩着吧,你回来直接到我家接他就是。”周五的下午,该是我接孩子放学的日子,临出门,接到死党闺密青于的“命令”电话。  相似文献   

9.
上学时,我有一位同学,为人很实在,就是有个小毛病:即使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的事,也非要别人帮他。我在他下铺,因而成了他的“小支使”,不是让我拿这个,就是让我拿那个。心里不乐意吧,又碍于兄弟情面,不好意思驳他,反正也是举手之劳。可其他同学看不过去了,就商量着改改他这个毛病。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情,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人每天“支使”他一次,但又不露痕迹。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再也不让我们拿这拿那了,而我们也不再“支使”他了。可见,人际交往中,有很多事让你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尤其对朋友、同事,往往因…  相似文献   

10.
“他的”价值仍然是一切价值的判断标准,并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他的”就是“她的”,“他的“成了“我们的”……人们似乎因为习惯于这样的性别文化而只能抱以接受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周柳莺 《老年世界》2014,(13):24-24
公公是心脏病内科专家,今年75岁,看上去也就60岁。他平时除了养花、下棋外,就是研究饮食保健方法。婆婆常常对我说:“你爸爱干净,头脑灵活,什么都好,就是太‘惜命’,难侍候。”这话倒也说的没错,公公的确是挺会自我保健的,可能也和他的职业有关系。公公的牙齿保持得特别棒。他说:“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肉要切细、煮烂,便于咀嚼,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他对于豆腐的营养推崇备至,说豆腐还是植物中的肉料,比动物肉的营养更易于吸收。食肉有“毒素”,豆腐则无毒素。他坚信“清汤素菜、不喝酒、不抽烟”是老年人长寿、养生之道。对于他独特的养生“哲学”,婆婆是睁-眼闭-眼地听着。  相似文献   

12.
在九江移动,有这么位特别的老总,他“年过五十知天命,永不服老拼命郎”。他就是丸江移动修水分公司总经理——余南星,被员工亲切称为“老余”的他,文雅清瘦,热情健谈,带领修水移动一班  相似文献   

13.
钟磊  卫毓博  孙晨 《现代交际》2011,(12):107-107
节目主持人这个词汇来源于美国。1952年随着美国“电视天才”唐·休伊特将“最后一棒”形象地引进电视传播领域,沃尔特·克朗凯特以资深记者的老到将“最后一棒”隆重推出与成功尝试,使得“主持人”这个词汇在传媒行业中高速发展开来。本文粗浅地探讨了电视栏目的风格与主持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前几日,一个好多年没有音讯的老同学打来电话,让我颇感讶异. 他是我的初中同学,上学的时候表现出多种才华,夸张点儿说,就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不肯好好学习,大把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所以后来没有考上高中,再后来便不知去向. 如果这位仁兄肯坚持其中一样,总会弄出点名堂来,可是他偏不.诗歌写得好好的时候,迷上了画画,画得有点味道了,又迷上了音乐.结果可想而知,他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扔一棒”.  相似文献   

15.
当他在国内最早宣讲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当他喊出“要做中国最好的企业”时,别人说他是疯子,然而,他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企业家,他的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他正在改变我们生活和做生意的方式,把我们带向网商时代,他就是马云。  相似文献   

16.
秘密计划     
商量秘密计划的时候,我们五六个孩子的眼睛都亮亮的,脸涨得通红,异常兴奋。水根是我们的头,我们聚在一起玩,他的点子最多,所以最终的指挥权也往往属于他。这个秘密计划就是他起的头,他故弄玄虚地问我们:“外国来宾到中围来最喜欢吃啥?”见我们一脸疑惑,他便洋洋得意地自问自答:“告诉你们,是南翔小笼馒头!”  相似文献   

17.
俏皮话──寓庄于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把说俏皮话的人称为油嘴滑舌者,这实在有点不公平,说俏皮话其实是口才的一个表现。俏皮话就是会有讽刺口吻或开玩笑的话,从由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类型大体分两种;一砷属于玩笑性质,一种属于讽刺性质。玩笑性质的俏皮话可以使人在愉悦的气氛中摆脱困境,有时还能把荣幸的批你寄寓在轻松诙谐的言语之中。其位大夫梦吧中大骂他的妻子,*至于把身边的妻子骂醒.当妻子质问他“为什么题着了骂我”时,丈夫说了一句俏皮话;“因为白天你留着的时候我从不敢写体呼。”一句话说得妻子四骂“死鬼”。这位丈夫就是运用俏皮话把问题的实质撇开…  相似文献   

18.
承诺     
硫酸厂的一个贮酸罐因为腐蚀严重,出现渗漏。这样的渗漏以前发生过多次,都由焊工处理。但这次却有些严重,因为罐中有大量的硫酸,酸液已从流状变成了射状。只有把硫酸排到另一个罐中,才能化险为夷。年轻的班长取过铁扳、防酸衣就准备动手。他却阻止了班长,说:“还是我来吧,上次就是我处理的。”    班长想想也对,他是老工人了,有经验,于是对他说:“你和我一起去吧。”    他说:“还是一个人去好,要死也只死一个。我死了,你们可得照顾我家。”    这话不吉利。班员们说:“这种时候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他笑笑,慢…  相似文献   

19.
他曾受到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的两次接见,后来在企业工作中又享有“企业修理师”、“快刀”和“好枪”等美誉,十年来,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互不搭界的行业大跨越,完美地实现了将“跨越”变成“卓越”的奇迹。“哪个企业有毛病,只要有他就能手到病除”,“放到哪里,哪里就能打胜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高度评价。2013年,他荣获了国际人力资源协会颁发的“中国杰出经理人”称号。他就是吕福通。  相似文献   

20.
那是大二的下学期,当春光又一次洒满校园,一些户外活动又热闹地开展起来。我们年级的“寝室杯”蓝球赛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们寝室的姐妹们过五关、斩六将,已杀进了决赛,我这个对监球一窍不通的人,在其他几个高手的带领下也将有幸“捧杯”。在决赛中,我已表现得很不错。摘篮板球、跑三步篮,我还弄得像模像样。但由于平时从来没打过,比赛时就不会保护自己。在摘板球落地时,我听得自己左腿膝盖“咯吱”一声,随即,我便倒在了地上,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腿骨折了”。整个场上乱成了一团,这时,我们班的班长———军和另外两个同学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