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家老妈虽然50岁了,却有一颗年轻人的心。假如你说她老了,她一准跟你急:“谁说我老了,我不是才四十多岁吗?”几个儿女常常逗她:“妈,您好了不起!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年年四十的呀?”老妈听了总是自我们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你老妈是50岁的年龄40岁的心,哪像你们20岁的人却装着一颗70岁的心?”直噎得我们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女人的名字,成了她生活中的关键词。只要那两个字在耳边响起,她的心都会猛地一颤,像被针刺到,如同2003年春天听到“非典”,2001年“9·11”之后提到“拉登”,那令人不安的余痛会一直荡呀荡,荡到她身体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3.
粥样的爱情     
不大懂她或者说不大体恤她的人会说: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呀,乱得像一锅粥似的。  相似文献   

4.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5.
正婚姻就像围城,住在围城里的人,时常会有一颗想逃离的心,但通常只是想想而已。很少有人像他一样,年过古稀,还把婚姻当成旅行,抬起脚来说走就走。这天早上,秦楠接到了老同学陆晓东的电话,"秦楠,搬到成都也不告诉我一声,要不是我刚在医院见到你爸,都不知道你来了,你真是太不够哥们儿了。""什么呀,我们一直都住在重庆呀!"秦楠疑惑地回答。"可那人就是你爸啊!"陆晓东肯定地回答。听到这个消息,秦楠立刻前往成  相似文献   

6.
父亲去世后,我便由在小学当教师的母亲带着。家的概念从那时起就模糊起来。我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下人。家虽在村子与学校里,但我却从来没有过种田的训练,就像我从小有城镇户口却生活在农村。小的时候,我挺喜欢表演的。学校里有个废弃的礼堂,没人的时候,我喜欢在那里蹦呀跳呀,或者手里舞着棍棍棒棒,感觉真好!大概人接受了教育,与生俱来的天真便收敛起来。在众人面前我是拘谨的。我学  相似文献   

7.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首《春天里》打动了千万人的心,但这里要说的,不是汪峰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也不是旭日阳刚对沧桑的独特诠释,而是一种真的让人涕泪交加的困扰.一种春天里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漫画     
《老年世界》2014,(4):32-32
一大早,春光明媚,我哄儿子穿衣起床,好早些把他送去幼儿园。我说:“春天到,百花开,小朋友快起来,你看蜜蜂都出来采花蜜了,看它们多勤快呀!你要像蜜蜂那样,做早睡早起又勤奋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9.
太阳石     
大二时,坐在大操场边上一个隐蔽的树明底下,我一边猛吸着柠檬红茶,一边对郡儿信誓旦旦:“你难道不觉得缘分是天意更是人情吗?我看咱俩就做一生一世最要好的朋友吧!”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份令人羡慕的友谊变成了一块重重的石头压抑在我的心口。认识了郡儿我才明白什么是谈笑风生,无论是与学长学妹,还是浑身书卷气的讲师教授在一起,她总能找到融洽且趣味十足的话题,而我就像个傻蛋,半天也插不上一句话。那绽放在郡儿脸上的灿烂笑容,常常刺得我眼睛发涩。我知道郡儿是很美的,就像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兰花,郡儿是冬天花房里…  相似文献   

10.
白发     
人生人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相似文献   

11.
贾易 《当代老年》2008,(4):18-18
与老伴结婚一晃都四十多年了,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我们现在都成了进七十的人了。 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一位老友,于是闲聊起来。老友说:“老贾呀,你可真有福气,家里家外的都不用你操心,老嫂子真是一个难得的贤内助呀,你可要经常买些她爱吃的东西犒劳一下她呀……”老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呀,老伴为我、为这个家辛苦了这么多年,我也是该经常向她表示一下了,但买点什么呢?我这个人比较粗心,居然不知道她爱吃什么。  相似文献   

12.
卓列兵 《老年人》2007,(10):30-31
小孩就像春天的竹笋,见风就长。我那小外孙,前年家里人还在为他不长个发愁,可去年一个暑假,个子猛地窜到了一米六二。可他人长心不长,虽说已是初二的学生了,却仍像一个懵懂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3.
幸福的距离     
焦阳 《女性天地》2014,(12):50-51
晴好惬意的午后,香雪跟闺密心湄坐在阳台的藤椅里,喝着香雪老公常飞出差带回来的雨前新茶,声讨自家的男人。心湄一贯快人快语:“我家那位天天不着家,口口声声的忙,要想逮着他,不是在酒场就是在牌桌上。”香雪白了心湄一眼:“你家老公年纪跟常飞差不多,可已经副处级了,忙点是应该的,不像我家男人,忙都没处忙去。  相似文献   

14.
江南 《老人世界》2011,(10):29-30
我工作的那家加工厂是一个多年处于半停产状态的老厂。我沿着江边来到荒郊野外的厂区报到时,是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走进那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门。我一下傻眼了:这哪里是什么工厂啊!院子里的荒草长得比人高,多年无人修剪的树木斜枝横陈,吱吱呀呀的蝉鸣鸟啾让人不得不大声说话。走在厂区的林荫小道,冷不丁的从路边的草丛里蹿出一二只灰老鼠,把人吓得出冷汗……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我这个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我小时候向往生活像电影,希望我的人生就可以像电影一样。因为电影里的人不睡觉不吃饭,很少做日常的事情,如果我们平时的生活像电影一样,就很精彩。”——王小慧  相似文献   

16.
伲妮信箱     
伲妮信箱人生有艺术伲妮:我是个心直口快的女孩,常常由于说话方式不得当,无意中伤害了朋友。我多么希望朋友们能理解我呀!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甘肃全州玉方工方:我想,你不仅仅是心血口快,而且还有些许非常可爱的愚蠢和憨直。给饥饿中的人施以援手,一不小心,大面...  相似文献   

17.
爱鸟者ABC     
A先生是街坊里有名的“鸟痴”,好多难养的鸟到他手里,不仅给养得肥肥壮壮,还能成功地繁殖出小鸟来。他养的鹩哥就更别提了,能说会道,什么“恭喜发财”呀,“你好”呀这种常见的问候语不在话下不说,最妙的是还不时蹦出一句:“XX,接电话!”或者麻将术语:“杠开!”等令人忍俊不禁的话,令见识过的人都喷喷称奇。  相似文献   

18.
双口 《老人天地》2013,(9):26-27
有一天,张冬梅问杨赤:“你为什么对我妈这样好?”杨赤说:“你妈就是我妈,妈有病了,风烛残年了,最需要抚慰,我这样对她,她内心会暖暖的。还有,我爱你就要暖你的心,我对你妈好,也是暖你的心呀!”  相似文献   

19.
孟浩然《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是大地复苏、万物勃发的美好季节。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在这时出现“不觉晓”的反常现象,这是何故 ?  原来,人的生理活动与外界是有关联的。冬天,人们受到寒冷的刺激,体表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流量减少,皮肤就像一堵挡风的墙,抵御着寒冷,减少热量散发,维持人体恒温状态。体表血管收缩,使肝脏血流量增大,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也相应增加。这样,在漫长的冬季里,大脑逐渐养成了在高氧供应状况下工作的习惯。可是,春天一到,气候变暖,空气湿润起来,使…  相似文献   

20.
三、故事谜     
《老人世界》2013,(11):62-62,21
客商夸货 从前,有三个商人各带着一批货物,走南闯北做生意。一日,三人同在一家旅店歇脚。老板笑问:“三位先生靠什么发财进宝呀?”一瘦高个商人说:“我卖的是‘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上边直流水,下边有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