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时间序列(VAR)模型描述了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三个变量在中、美、日三国中的相互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比较了三个因素具有的长短期特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过快和货币供给过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在价格层面的经济总量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的真实增长没有效用;货币供给对于通胀解释能力在中国显著,而在美国和日本不显著;长期看,美国和日本的前期物价上涨对于当期通胀影响效果显著,而在中国不够显著;经济增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日本和美国解释作用不显著,而在中国有明显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 ,通货紧缩的现实 ,对通货膨胀提出了挑战 ;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价格水平运动具有两重作用 ,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价格水平的降低 ,甚至出现“劳动生产率悖论” ,成为促使价格水平上涨的一个动因 ,所以“技术型通货紧缩”否定不了通货膨胀 ;当前世界各国对付通货紧缩措施的实质都是通货膨胀的政策 ;从对 2 1世纪通货紧缩的展望来看 ,通货紧缩也不否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远未投降 ,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来看 ,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上涨的的结构性因素及微观内生机制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并没有“寿终正寝” ,世纪性的物价上涨并未结束 ,通货膨胀依然是新世纪经济学的主要“敌人” ,人类驾驭和对付通货膨胀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的波及效应分析方法测算劳动报酬增长对各部门产品价格和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劳动报酬7%的增长目标引发的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3%.为减小劳动报酬增长对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劳动报酬应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同时其增长比率应不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率;政府应采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间接方式增加劳动报酬;企业需要采用技术进步等多种管理手段降低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上半期,云南经济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但90年代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已表现出与80年代不同的特征。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上升,但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仍是重要的推动力。与此相应,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胀是推动社会物价指数上胀的主要因素,为了在90年代下半期保持经济增长并继续抑制通货膨胀,就应在加大因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同时,提高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同时还应调整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使生产要素价格稳定,保持两位数以下的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金融调控已取代财政调控成为政府(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宏观管理经济的首要手段。而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利率,则无论是在抑制通货膨胀还是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1994年美国在经济增长将近4%,通货膨胀率不足3%,工业企业开工率达80%以上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至今已六次提高利率,由此可见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1994年在经济高速增长、信贷资金短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存款利率已呈负数的情况下(今年剩下的时间估计利率不会变动),中央银行却没有调高利率,因而对经济形成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对此及近期利率走势谈一下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个博弈模型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工资攀比现象。为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竞相提高的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它说明了为什么一次性的物价上涨会带来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为什么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会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也说明了为什么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者市场形势的好转带来的本企业工资提高会引起所有企业的工资竞相提高,并最终导致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交织的通货膨胀。总之,该模型为通货膨胀这种宏观非均衡现象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个博弈模型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工资攀比现象。为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竞相提高的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它说明了为什么一次性的物价上涨会带来持续性的通化膨胀,为什么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会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也说明了为什么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者市场形势的好转带来的本企业工资提高会引起所有企业的工资竞相提高,并最终导致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交织的通货膨胀。总之,该模型为通货膨胀这种宏观非均衡现象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困扰的哪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我们的经济目标究竟是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还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走出通货膨胀又避免经济的衰退?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过程及其后果 通货膨胀不论发生在当代西方还是东方的经济生活中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引起贬值并伴有持续性物价上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人力、物力与财力未被有效的配置,经济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时,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略超前于经济的增长来刺激经济,使投资、消费、就业具有联动的作用,产量及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物价随之缓慢上升。政府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而货币流通速度逐渐由正常转为慢速,人们称它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表现形式通常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消费基金增长,人们手中钱多了,就一定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吗? 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指数持续攀升,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通货膨胀形势仍然十分严重,物价涨势不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消费基金增长过快有关。消费基金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价上涨,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在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循环交替中运行;二是时起时伏的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高增长,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摆脱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已成为经济学界的重大课题。同时控制通货膨胀也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与学者亟需解决而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从1993年9月到1994年末,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以物价涨幅对%左右的高位运行了两年。1994年全国消费…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美国投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就业和通货膨胀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了信息技术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方法预告举步维艰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后者为不同阶段上出台的旨在推进改革的政策实施设置了重重障碍,这使选择和比较政策方案的天平不得不倒向解决困扰改革的物价上涨问题一边。目前,捉供政策制定和选择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思路是发展中国家由助跑到起飞阶段,为取得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要伴随着经济结构和价格结构的调整,而通货膨胀是这种经济全面调整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主张政府采取利用通货膨胀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另一种思路是物价上涨是一种病态型经济,它扰乱经济平衡,造成资源畸型配置。更重要的是,使促进价格结构改革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不加以控制,价格改革的拖累将导致整个改革遥遥无期。因此主张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抑制物价上涨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1992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但是,由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通货膨胀高企的问题。其形成机理可以概括如下:(1)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2)在金融当局不能有效实施“冲消”政策的情况下,外国资本流入越多、通货膨胀就越严重;(3)由干政府不能有效地实施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因而通货膨胀就成为货币贬值的必然结果。要解决由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扩大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这一对矛盾所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可以有消极平衡与积极平衡两种选择。但是,消极平衡将导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终结,唯有采取积极平衡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积极平衡方法的要旨是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四大指标分别是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失业率指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劳动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比率)。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央行将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状况,对政府准确判断就业  相似文献   

15.
物价会不会上涨? 2000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令人满意。根据中国企业家系统对5000多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企业的形势比前一年有了明显好转。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8%,整个经济层面都出现活跃景象,需求在逐步增长。 2000年国内出现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除了受国际油价影响,更有需求增加的因素,与国内经济活跃有关,估计这一涨幅将持续到今年前两个季度。高价格往往伴随着经济高增长,高增长往往带来高价格,这是规律性的现象。因此,根据这种规律,判断2001年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双高”的可能,即物价有所升高,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高增长带来的高就业和高收入,将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2001年中国将出现轻微的通货膨胀,整个世界通胀率都会有所增长,这种表现是正常的,您大可不必担心!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这一决策主要是因为2007年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快的增长,CPI指数连创新高。本文在分析当前物价水平及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居民应当如何积极应对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7.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将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派的一般均衡论相结合,形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派,它的代表是以萨缪尔逊教授为首的“新古典派综合”。它占据了美国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达三十年之久。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主要国家战后长期经济增长中所积累的矛盾,一起爆发,国际通货危机、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率增高,经济衰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像失去了轮舵一样,在大海的风浪中傍徨。西方经济学家将失业率增高、物价上涨、经济停滞同时并存的现象叫做“滞胀”。在七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滞胀”的危机面前,美国凯恩斯派束手无策,再也提不出任何对策。1971年12月,琼·罗宾逊夫人在美国经济学会的年会上,以《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为题,事实上指出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劳动生产率水平是劳动者在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物质产品能力的标志,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加快四个现代化步伐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应该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在经济发达国家中,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是比较突出的.以下我们先简单地论述一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再进而分析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和增长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自1991年爬出底谷,呈现回升之后,连续几年以高速增长飞速发展。这给我国带来希望和信心,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物价上涨通货澎胀也十分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认真研究和控制通货膨胀是经济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失去平衡,总需求的存量和增量  相似文献   

20.
自1988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每年都以8%—9%的高速度增长,而其通货膨胀率却一直维持在4%以下的水平。然而最近两三年,随着薪金提高、人民购买力增强以及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该国的通货膨胀也出现了上升势头。 1992年通货膨胀率为4.7%,1993年经努力控制在3.6%,但1994年通货膨胀压力又明显增加,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