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谭恩美的写作主题一直离不开关于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家族史,而《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谭恩美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东方信仰与西方价值标准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与早期华人作家的作品相比,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主题已发生了变迁,更多地转向了双重文化背景和视野下的华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以该小说为例,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当代华人对中国文化和自身分化身份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灶神之妻》中讲述了女主人公雯妮在旧中国的经历,她对旧中国栩栩如生的描绘博得了美国评论家的诸多好评。然而通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灶神之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小说中的中国实则是作为"他者"而出现的,由此能够解读出作家所具有的认同西方文化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谭恩美的小说以女性为观察视角,对女性进行书写,探讨女性所经历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就通过女儿对家庭历史的探索,建立起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线的全新家庭谱系,表现了一群通过自身努力、互相帮助,取得经济和精神独立走向解放的华裔女性。同时,作者还揭露了男权对女性的各种压迫行为,提出了将男性逐出被膜拜的神龛,用纯洁的女神取而代之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5.
谭恩美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颗耀眼的华裔明星,一位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她作品中的中国故事既真实,又虚构,反映了美国华人独特的族裔体验。《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家族史和母女关系为线索,揭示了露丝·杨家三代女性的婚姻悲剧。文章拟根据女权主义理论和福柯的话语理论,论述小说中的婚姻主题,旨在探索华裔女性艰难的婚姻历程。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当代族裔文学的代表力作,二者都在现实矛盾的激发下以记忆重述过去、重构历史。然而,由于记忆的社会框架相异,两部小说在记忆书写中具有叙述记忆的体裁、存储记忆的媒介和传播记忆的载体等方面的形式差异,进而体现作为记忆媒介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各族裔作家正是通过策略地书写个体和族裔相异的记忆,解构美国整一的、同质的主流历史话语,表达族裔群体不同的、多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7.
林钰婷 《东南学术》2012,(4):251-256
《接骨师之女》在华裔移民融入美国文化的主题叙述上表现出高水准。小说通过对家族历史经验的强调、人物语言障碍设置的暗示,以及承认与回忆的深层关联等方面的叙述,描绘出华裔移民者艰难而独特的文化身份寻觅历程。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华裔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接骨师的女儿》正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交织着现实与梦幻、过去与未来,真切地描绘了主人公与母亲、祖母三代母女情,而小说所展现的两对母女关系也有着种种的相似性,都包含了一个女儿对母亲从背叛到认同的曲折过程和痛苦、纠结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小说命名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最直观、最直接的外在形式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时期小说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论文立足于小说文本,从文化学研究视角切入,探讨明清小说命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重点阐述明清小说命名与民俗文化、科举文化、避讳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三言”、《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折射出寄名、七夕“乞巧”等民俗文化;《女举人传》《女开科传》等小说命名包含科举因素,《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以金榜、题名录形式设置“榜”式结构的小说更是与科举文化密切相关;《水浒传》《红楼梦》《七侠五义》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避讳文化,“避讳”对相关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恩美是当代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其作品主要展现了身处西方社会的华裔女性的困境和抗争,以及她们的心路历程。本文以其代表作《接骨师之女》为例,从女性话语和种族意识的角度去解读其作品,探讨其中的主要人物是如何在双重边缘性境地中认识和找回自己的身份并重塑自身的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女性"讲古"的新体式--论谭恩美四部小说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华女作家谭恩美的英文小说<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和<接骨师的女儿>,以其"讲古"式的叙事策略,改写了美国华裔女性长期以来的失语与沉默状态,反映了华裔群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和确立.作品运用"集体的"、"个人的"叙述模式,从多方位交互赋权,多角度折射出华人们鲜为人知的辛酸历史以及动人复杂的母女关系,潜移默化为传授人生经验、传播古老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谭的小说在美国主流文化市场占有重要一席并获得文学界不断关注,表明了作品中彰显的华裔女性叙事新体式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谭恩美在《百种隐秘感官》中营造的诡秘气氛具有特殊含义:姐姐琨实际上是妹妹奥利维亚的“种族影像”,即第二自我;通过琨为奥利维亚寻找记忆从而帮助她回归完整的自我这一贯穿全书的主线,作者暗示了重拾种族记忆和向祖居国的心理回归才是解决美籍华裔身份焦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任秋娟  朱伯玉 《河北学刊》2007,27(4):235-239
多边文化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和谐世界的语境下,国际生态合作需要在多边文化背景下去探讨和分析。多边文化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和谐世界的文化解读。国际生态合作以多边文化为理论基础,要想减少生态利益冲突的危险性,必须关注多元文化之间的生态对话;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联合国环境组织,以解决生态协定的"碎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拉斯普京的<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通过对一个俄罗斯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展示,对当今残酷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抨击和彻底批判.小说作者对人们在精神领域中迷失方向和传统道德沦丧的行为发出了警示,对良知和人性的深情呼唤一直是拉斯普京为"俄罗斯的出路"问题所寻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通过解读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对“模范少数民族”和文化主动认同策略的演绎,表明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为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主流社会的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主要不在于作品的故事,而是它的叙事态度和叙述方式。严歌苓对叙事形式的兴趣和探索使这部小说的叙事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美国南方文学经历了从“南方文艺复兴”的辉煌到后现代文学对“南方神话”的颠覆。第二代作家尤多拉·威尔蒂的著名小说《乐观者的女儿》中的陪衬人物菲伊就鲜明地反映了20世纪中期南方社会在经济一体化、工业文明与消费文化长驱直入的情况下,女权主义思想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发生的深刻变化,即历史意识的解体、地方情结的消散、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菲伊这一形象,威尔蒂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变迁。作为陪衬人物,菲伊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对比与冲突,则生动体现了作者本人面对传统逐渐消亡、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心情及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张爱玲凭着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了过人才华。而在张爱玲小说中,她擅长在各个方面用比喻来剖析人物微妙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也用比喻来渲染气氛,适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爱玲的比喻与众不同,这些比喻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她笔下构筑起一个鲜活灵动的"动感世界",从而反映文章的深刻主旨并形成她小说独特、巧妙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不断吸引着学者去探究,而叶嘉莹无疑是其中成绩卓越者之一.叶氏从"境界"一词的源头去考察,先总结出其一般涵义;然后,她又从词这一特殊文体出发,在王氏所谓词"要眇宜修"之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她所独创的"感发作用之本质",即"感发"是"要眇宜修"之审美特质得以发生、"境界"得以形成的动力所在,是联结"要眇宜修"与"境界"之间的桥梁,从而使王氏境界说在理论上更臻于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