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探索“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刑法改革过程中,社区矫正是一项受到政府和学界大力推崇和普遍赞誉的重要的非监禁执行活动。近几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全国迅速扩展。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基本上形成了在基本价值理念、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区别的两种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长,且再犯罪率很高,这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相关情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一套涵盖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原则、工作方法、矫正资源、矫正工作人员及青少年社区矫正机构的整合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使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中.  相似文献   

3.
洪玮 《现代交际》2014,(10):17-18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制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由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还在形成阶段,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影响。因此,选择正确的矫正方式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目前最有效的制度。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该制度实施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新 《现代妇女》2014,(8):21-22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在社区矫正中存在特殊性,他们的犯罪行为特点不同于成年犯,因此,对他们实行社区矫正的标准也应该区别于成年犯。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犯在矫正结束后再次犯罪,设计出合理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原则至关重要,它能充分体现和贯彻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从而维护未成年犯在社区矫正中的权益,从而使他们得到有效的矫治,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2003年起,在参与上海社区矫正实践过程中,通过开展实务研究,形成了有关社区矫正服务的框架、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一定认识。本文以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为例,对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实务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其行刑场所为社区。社区矫正过注重社会有利因素的参与.摒弃了长期狱所监禁生活对罪犯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让罪犯在服刑期间不脱离社会.与社会保持密切接触.有利于重构其人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觉悟.促进其最终有效的回归社会。我国应加快社区矫正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工是宽严相济思想指导下实行的新型刑罚方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步的标志,对罪犯再教育和降低犯罪率方面有重要作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面临困境,笔者欲通过对困境的分析,寻找社区矫正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中,要强化思想教育、心理矫正、公益劳动等,加强其思想转变,真正做到行为矫正。对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则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其做好职业定位。近年来,江苏省准安市清浦区社区矫正中心探索出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五步法。  相似文献   

9.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正教育、监督和帮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及时纠正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科学举措,能够避免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这是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我国刑罚执行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我国全面试行。鄂托克旗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受到了旗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成员单位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初步认可。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行刑执行模式,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促使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更是符合国际未成年犯行刑制度的必然选择。笔者以安徽省萧县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情况为基点,通过对萧县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情况的调研,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一种人道、有效、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制度是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趋势.从刑罚的教育性角度考察,监禁刑与罚金刑难以从根本上改造未成年犯的犯罪思想;从未成年人发展的角度看,在正常人生活的健康环境中进行改造,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增强重新做人的决心.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设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未成年犯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0年12月的统计数培显示,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工作人员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46名。到期解除矫正人员136名;现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110名,在册的刑释解教人员570名,以上两类人员共有816名。从近年情况来看,这两类群体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管控和帮扶工作压力也日趋沉重。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本应是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之一,但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未受到应有重视,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立法上,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独立性不足,适用的对象过于狭窄,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在司法实务中,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偏低,尤其是外地户籍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更低。在执法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构尚未专门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化,也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个性化社区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15.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层面,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原因,结合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配套法律设立、社区矫正专业人员配给、家庭会议社区化和个案再社会化四个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通过资源链接为未成年罪犯提供学校资源、就业指导资源和社区资源等有效资源,以期为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筑起壁垒。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方向性变化。社区矫正作为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是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工程。社区矫正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方式,如何使社区矫正人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因素是社区矫正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就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区矫正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对青少年适用监禁刑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司法机构纷纷开展青少牟社区矫正的尝试,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一整套以“青少年为本”的社会支持网络.挖掘和整合各种建设性的社会资源,有效地帮助个体解决危机、促进个人正常发展,从而实现被矫正个体的再社会化过程。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社区矫正的重要作用.认为应该整合家庭、学校、社区和有关机构的重要资源,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生存技能.使个体实现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洞察社区矫正人员构成和责任冲突,剖析“主体分离”现状下的法律监督,最终探求“主体分离”囚徒困境的出路,以期有助于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例的迅速攀升,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犯的犯罪回潮率极高,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未成年犯再社会化的成功率,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是社区矫正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社区矫正具有刑罚轻缓化、行刑人道化以及犯罪治理社会化等特征,是社会治理及其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内容。文章对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社区矫正乏力的原因做出分析,进行社区矫正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