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蒋婷燕 《中华魂》2022,(9):19-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物质文明是指解放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政治文明是指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带来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的进步;精神文明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进步;社会文明是指社会主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的文明开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之中,有着深厚且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涵养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传统文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有机融合的时代产物。从文化精髓看,人本精神、创新精神、文明自觉精神和共同体精神搭建起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层架构。从文化价值看,我们要发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涵养和文化精髓在价值立场、发展理念与方式、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我革新与发展,促进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向着美好前景奋进。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这一重要论断中,关于生态维度的论述对于当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生态维度的现实内涵、建设路径以及实践遵循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新形态,它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新型概念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溯历史发展的概念,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划分依据,可知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时性考察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相近概念中呈现,在共时性对比前苏联创造的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和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对应概念中生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答现实课题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维度和中国特色的语境下,它表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概念,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需要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机制中处理好道路与理论、传承与创新、全面性与协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突兀出场的,而是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论逻辑看,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当代运用;从历史逻辑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性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从现实逻辑看,是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内生出来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多维立体表现形态:第一,本质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中国版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第二,总体形态是“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第三,道路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来的文明;第四,价值形态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双重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发展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是以“中国话语”“中国声音”阐述中国方案的标识性概念,掌握了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话语权;从实践上看,新形态的创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变得更强大的中国正在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蓝图所凝练的重要政治概念。人类文明新形态尽管有着诸多维度,但其中最具有辨识度、最具广泛号召力的维度就是反贫困维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性逻辑、世界性逻辑与现代性逻辑的展开过程中均体现出强烈的反贫困意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土地斗争为主要标识的反贫困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抓手的反贫困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小康为主要叙事的反贫困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的反贫困成就。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对其他文明形态超越和引领的最主要说服力,正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生发出来的。该文认为,要系统全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反贫困之维,还需要从“技术—制度—文化”分析框架、“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总体布局、“政党文明—国家文明—世界文明”同心结构等方面,构建起一整套文明观察方法论,以观中国式现代化在反贫困征途上所开的文明之花、所挂的文明之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实践性和进步性、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性和悖论的分析以及文明能够逐步发展到共产主义等为基本理论依据,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学理上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探索中创造的,是按照人类文明进步逻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异化劳动、资本的物化、功利主义自然观等局限进行了克服和超越,对社会主义文明进行了转型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熔铸,形成了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融为一体的文明新范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范式具有重要价值贡献,既立足于为中华文明谋复兴,又着眼于为人类文明谋发展。从其生成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观点,是在时代召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淀而成,它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要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在“解难题”上做出实际成效;要落实协调发展方针,在“促协调”上寻找最佳答案;要强化共同富裕实践,在“增福祉”上交出满意答卷;要增强和谐共生信念,在“遵规律”上实现绿色发展;要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在“谋发展”中践行开放共赢。  相似文献   

10.
文明形态是文明的类型划分,也是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每一种文明形态有其独特内涵和品质也有其独特地位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的讲话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话语革命.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主体,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文明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协调性的主要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和平方式创造的,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世界提供发展机遇.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和共同趋向,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立足人类社会的整体高度,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为中国共产党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生出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国精神特质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变局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考,坚守了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价值,构建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新愿景。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不够深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及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着眼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应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研究深度,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科研究宽度。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总体性历史叙述,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才能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启示应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解读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传承和发展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特殊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的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人类文明新形态得益于中国精神的时代塑造,实质上是对中国精神的延续、创新与发展,为中国精神宝库增添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在新时代,要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完善,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朝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应发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引领作用,培育高度的文明自觉精神,以科学的中华文明观加强文明交往,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汇集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凝结着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智慧。讲清楚这一问题,必须实现文本与思想、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此,不仅要以文本研读为研究方法,从文本文献学的角度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叙述的理论逻辑,而且要用历史发生学的研究方法,深刻阐释其历史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彰显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超越。因此,阐明这一点,有助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道路上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明自觉,也有助于发挥文明进步的旗帜作用,引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同发展多样的精神文明相结合,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文明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发展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以“共善”凝聚“共识”,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体系,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注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的二十大聚焦的重要内容,其话语生产囊括了话语概念体系创新、范畴锚定、言说方式于一体的符号化传播。道路演绎的规范性、内容体系的价值性和实现方式的建构性,构成了以话语赋意为核心的概念产出;价值形态锚定的社会主义范畴、中国形态锚定的现代文明范畴、当代形态锚定的中华文明范畴、发展形态锚定的世界范畴,构成了产生语境和重塑语境的范畴对接;而价值性定位的话语语境展开、策略性调适的话语类型聚焦、现实性激活的认知图式昭彰,则构成了“新形态”话语生产的表达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文明谱系贡献了新样态。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文明这四个维度出发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不仅有利于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具有为构建美好世界和现代文明提供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中,人类在脱离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由于时间条件和地理条件不同,人类创造了多样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区别于前现代的文明形态,其发展的内在限度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取代。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过去人类文明成果的扬弃,更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崭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其独特的生成条件,其发展路向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