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维夫学派的理论奠基人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ytem)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并且对于影响译者翻译策略取向的因素作了全新阐释,认为翻译策略取决于翻译文学在目标文化多元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当其占据主要地位时,译者往往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当其处于次要地位时,则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天演论》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翻译高峰期代表作,严复在译作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符合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观点。本文拟结合《天演论》的翻译策略,以系统论中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图里和切斯特曼相关理论,探析多元理论视角下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特别针对译者根据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化系统中所处地位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翻译策略的观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翻译受到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贯穿翻译的全过程。首先,翻译选材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其次,译者对翻译策略的取舍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以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为例,论述了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埃文·佐哈尔认为在世界文化这个"大多元系统"内,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本民族文化在这个系统内所处的地位及其内部系统结构有密切关系.他把翻译放入了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进行考察,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也使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彰显.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借鉴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林纾和林译小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林纾的翻译价值,并揭示了异化与归化并用的翻译策略是林译小说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多元系统论,用于解释文学翻译的各种情况。由于晚清文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高潮之一,因此可用来验证多元系统论的适用性。但通过对晚清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所处的位置、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分析,笔者发现多元系统论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没有真正把社会文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而且没有对译者这一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加以分析,因此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与原作、原作者动态对话这一现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汉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进行纵向比较和分析,探讨三位译者运用的翻译方法及其背后的缘由。结果表明:三位译者对文化意象的解读和翻译过程正是各自所处历史环境、个人视域以及翻译目的不同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霍克斯的《石头记》为例,分析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文化力量、意识形态与赞助人、意向读者和翻译目的、伦理规范等规范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策略的抉择所起的作用,得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忠实”,主要是受各种非译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的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所采取的策略来探索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规范,主要发现:(1)不同时代的译者采取相似的翻译策略遵循了相同的翻译规范,这是由特定文本类型本身及其目标读者的内在特点决定的;(2)不同时代译者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遵循了不同的翻译规范,这主要受到不同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主流翻译期待规范的影响,也受到译者本人对潜在翻译规范不同理解及选择的影响;(3)几个不同的翻译规范总是同时制约着译者的翻译行为,在翻译规范互相抵触之时,译者需自己决定对翻译规范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飘》自从1940年被傅东华译介到中国以来,已有很多种不同的译本。通过对《飘》两种译本(傅译本和李译本)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虽然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但译者的主体性也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是完全客观的机械的运作,翻译过程就涉及到了译者的主观理解和表达.一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还受到原文框架的限制,其所处的时代、空间的约束.这包括政治文化导向,经济地位等因素.本文就以三个历史时期的<圣经>翻译为例,展述译者是怎样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翻译,行使其话语权力,使基督教文明得以传入中国,为国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翻译界常言的“诗人译诗”之说实际上预设了译者多元身份对翻译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翻译本质的分析揭示出译者多元身份的必要性,并以赵元任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为个案,阐发了译者多元身份对翻译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文体风格传达的贴切性和重构译文经典性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译者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译者的主体地位。首先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翻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翻译过程的分析论证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以此来证明译者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目的、对象和方法等的因素,证明了译者相对的主体地位;最后,文章从译者的风格和译作的地位方面论证了译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在诠释原文时灌注自己的文化观,使其成为文本转换过程中的关键和中心。而译者站在原语、目的语或是平等地沟通原语文化与目的语的文化立场上,对于文本的选择、对原语文化的态度和理解、在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探析译者的文化立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通过本文,作者希望能够更加重视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主导性的参与者在文本转换过程中的作用,从一种新的、独具特色的翻译文化的角度解读译者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从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翻译中,探讨理解和传达过程中文化环境对译者翻译文本的择取、文化立场、翻译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影响,译者通过增删、换例、按语等意译手法,揉合异化的内容和倾向归化的语言和形式,融汇原文神理,创作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文化和思想的译著。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言学派、文化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将翻译研究本体分别认定为文本、文化因素、译者.它们分别处于翻译研究中的单一主体地位.作者认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所主张的"翻译研究中的多元主体间相互平等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共同构建翻译研究的本体"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翻译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的翻译既是难点也是亮点。本研究从阐释学出发,运用定性研究,分析比较《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汉译本中宗教文化的传译,由此得出三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原系于译者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个人"偏见"和自我视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加深,翻译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翻译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以来颇有争议。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和社会预期也相应提升。近年翻译界讨论的"归化"、"异化",其实也包含翻译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涉及译者译作的多元文化态度、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对原文重写的尺度、译者的责任等翻译伦理方面的问题。作为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对相关伦理问题有所思考,并体现在其翻译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多元文化、沟通多元文化。但翻译伦理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是什么,应保持在一个什么度上,作为翻译研究,更应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除了其著名的作家身份外,也是一位硕果颇丰的翻译家,但她的译者地位一直被边缘化。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从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翻译生态环境的外因和译者心理机制等翻译生态环境的内因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干涉和影响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选择来诠释张爱玲翻译边缘化现象,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张爱玲翻译的价值,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相似文献   

19.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长期受制于传统翻译观的束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翻译活动的文化转向研究,译者主体性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而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创造性叛逆"正体现了其主体性影响下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而且还是原作生命的延伸形式——译作的作者。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以色列学者埃文-左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改变了翻译的研究模式,"描述性"地看待翻译研究,将翻译研究置于文化研究之中,并用新的文化理论去诠释各种翻译现象。笔者以多元系统论为理论依据,从文化多元系统、文学多元系统、翻译研究多元系统和规范多元系统等不同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期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