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金子——石油和随之而来的石油美元,使沙特阿拉伯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富翁,阿拉伯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巨人。1980年,沙特阿拉伯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120亿美元,相当于人口为其9倍的埃及国民生产总值的5.5倍。1982年初,沙特在海外的存款为1,616亿美元。沙特第三个发展计划(1980—1985)期间的总投资高达2500亿美元。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油,为阿拉伯产油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非产油国也间接得益。近十多年来,整个阿拉伯世界,特别是阿拉伯产油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家面貌日新月异。阿拉伯经济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阿拉伯石油,不仅是阿拉伯  相似文献   

3.
浅析石油对现代中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中东的主要经济资源,1908年,伊朗率先生产石油,此后中东石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石油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石油为中东经济、尤其是产油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石油是战后世界的主要能源,但中东各国经济规模有限,对石油的需求不大,一些产油国的炼油设施不足,早期生产的石油主要以原油形式出口换汇。在1973年前,中东产油国与其他第三世界农矿产品出口国并无重大区别,石油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西方大公司手中。10月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开始自行提价,此后石油收入开始成倍增长,产油国成为第三世界一枝独秀的高收入国家,为其经济发展保证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如1970~1982年间,沙特阿拉伯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8%。 产油国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力资源不如人意,加上国内市场有限,其中绝大多数国家虽然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但巨大的石油收入一下子难以全部利用。因此,大量石油美元只能存人西方银行或投入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许多大产油国对其储油量都有所保留,将其视为一种国家机密。近日,有石油专家谴责沙特阿拉伯故意夸大其已开采出的原油储量——大约2600亿桶(是全世界最大的储油量),并认为沙特的原油已接近枯竭。为此,石油消费国的众多领导人要求石油生产国在储油量问题上变得更加透明。除了OPEC所提供的总的储油量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石油战略调整(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部分国家的石油战略调整中东国家根据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拥有条件,以及石油工业和石油经济的发展程度,制定了不同的石油发展战略,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有所侧重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这里以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埃及3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为例,分析一下它们的石油战略。沙特是海湾产油国和欧佩克成员国,伊朗处于长期战争动乱和受到美国经济制裁,埃及是非欧佩克国家,又是北非国家。  相似文献   

6.
一、人口发展现状 阿拉伯世界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每年增加700多万人,是世界人口高增长率地区。 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有3种情况: 1.出生率在4.5%以上的国家有索马里、也门、阿曼、吉布提、约旦、毛里塔尼亚与苏丹; 2.人口出生率低于3.5%的国家有黎巴嫩、巴林、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突尼斯与埃及; 3.其他阿拉伯国家介于前两者之间。 阿拉伯人口死亡率为:索马里2%,毛里塔尼亚1.9%,吉布提1.8%,苏丹与也门1.6%,其他阿拉伯国家均在1%以下。 二、人口发展政策与趋势 阿拉伯各国的人口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各国在人口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可分为下列几种: 1.产油国,如利比亚、伊拉克、沙特等梅湾国家,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元,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缺乏劳动力。所以都持鼓励生育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3.部分国家的石油战略调整 中东国家根据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拥有条件,以及石油工业和石油经济的发展程度,制定了不同的石油发展战略,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有所侧重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这里以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埃及3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为例,分析一下它们的石油战略.沙特是海湾产油国和欧佩克成员国,伊朗处于长期战争动乱和受到美国经济制裁,埃及是非欧佩克国家,又是北非国家.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2,(4)
波斯湾沿岸国家和地区富集了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0%以上.被誉为“石油宝库”。其中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最为丰富,1983年底,剩余探明储量达227.4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916.85亿吨)的四分之一、居各国之首。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波斯湾沿岸的哈萨低地及毗连的近海水域,三分之二分布在12个大油田中,尤以加瓦尔油  相似文献   

9.
《城市》1992,(4)
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上已发现可采储量(包括探明储量、半探明储量和累计开采量)在20亿吨以上的特大石油储集区共13处,其中最大的是阿拉伯——伊朗油区,石油储集面积330万余平方公里,石油可采储量在70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石油可采储量(1500亿吨)的48%。储集区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拉  相似文献   

10.
一“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合作委员会)于1981年由阿拉伯海湾地区的六个阿拉伯国家组成,它们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卡塔尔.这些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资源、社会……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这是该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有利因素. 海湾地区由于其经济与战略地位,一向是列强角逐中心,先受英国控制,1971年以后美苏争霸,美国以“保护”该地区的油井与国际航道的通行自由,从而保证其本身和西方世界的利益为理由,曾表示必要时将进行武装干涉;苏联则派兵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是阿拉伯世界仅次于石油的宝贵自然资源。它在海湾地区和北非享有“蓝色金子”的称号。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蕴藏量居阿拉伯世界之冠,占世界第四位;沙特占第五位;卡塔尔占第八位。而且,阿尔及利亚、卡塔尔、沙特和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国家过去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交通运输基础薄弱。在六十年代中期前,除大中城市和重要石油基地有比较象样的交通设施外,一般村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靠骆驼和毛驴进行商品交流。进入七十年代后,随着阿拉伯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特别是产油国在经济上的崛起,阿拉伯世界的交通运输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石油体系主要由消费国、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三类行为体构成,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三角关系,这是世界石油体系的结构性特征。世界石油体系的核心是石油权力,石油权力可以划分为资源(供应)权力、市场(需求)权力、输送(通道)权力、定价权力、技术与管理权力、金融权力等六种子权力。凌驾于石油权力之上的是国家安全(包括能源安全)。当代世界石油体系的变迁主要围绕国家安全及上述六种权力的争夺展开。三类行为体均有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关键手段,其在不同阶段拥有权力的大小决定了三角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典型案例便是当代美国、沙特和阿美石油公司之间的结构性石油权力及其转换。而近年来的美国"页岩革命"、沙特与俄罗斯牵头形成的"欧佩克+"、石油制裁与反制裁等事件,预示着世界石油体系和石油权力的新一轮变化。  相似文献   

14.
“如果沙特财政部的要人们愿意的话,他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沙特阿拉伯中央银行在世界金融市场的作用时说的一句话。石油出口每年给沙特阿拉伯带来约一千亿美元的收入,沙特中央银行有权支配和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这家赫赫有  相似文献   

15.
沙特外援ABC     
按外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列,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这是联合国有关组织1994年公布的。 发现石油以前,沙特政府的年收入仅3500万里亚尔,相当于700万美元。而今,这个欣欣向荣的石油大国以蓬勃发展的工农业和日益加快的经济增长率为世人瞩目,并且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伊斯兰机构提供慷慨的援助、源源不断的巨额援款 1973~1993年的20年中,沙特通过双边、地区和国际合作途径,提供的援款达2450亿里亚尔,占其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5%,远远超过了联合国有关援助国每年提供的外援不低于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0.7%的要求。目前,全世界已有70个国家从沙特的经援中受惠,其中非洲38个,亚洲22个,其他地区10个。沙特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机构——沙特发展基金会(SFD),1975年~1992年为60个国家的273个项目提供了贷款。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1983年发表的题为《经济发展合作》的报告,1973~1987年沙特提供经援总值在援助国中居第二位,1982~1986年居第四位。1988年,沙特外援占欧佩克外援总值的89%。 1988年,各工业国的外援平均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36%,沙特的经援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是各工业国的7倍多。1989年,沙特经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6%。1990年为3692百万美元,占生  相似文献   

16.
国名或地区名新加坡马尔他沙特阿拉伯利比亚马尔代夫卡塔尔巴哈马阿联首加沙地带科成特年人均拥有水资源(m3)49 29 18 13 .0394肠58 5210世界上十个最缺水的国家或地区@庆  相似文献   

17.
中东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核心中东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世界石油阀门之一。中东油层埋藏浅,石油开采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产石油油质好,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2012年,在中东各主要产油国中,沙特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21%,伊朗占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10.9%,伊拉克占9.1%,阿联酋占7.8%,科威特占8.1%。海湾地区石油的蕴藏量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高出4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人数约为160万,来自全世界的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56718人是朝觐季节从国外到沙特阿拉伯来的.其余的是居住在沙特阿拉伯的穆斯林.外国到沙特的朝觐者1985年增加了34957人.国外穆斯林中亚洲人数最多,为559443人,其次是非洲,为285908人.朝觐者中有645303人是乘飞机到达沙特阿拉伯的,157658人走陆路,4.8万人走海路.以下是各国人数:  相似文献   

19.
新大学接连兴建在中东国家,特刖是在海湾产油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以前这些国家的青年要上大学往往需要出国,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本地大专院校的兴建和扩建,情况已大为改观。沙特阿拉伯的文化教育虽然仅有二十年历史,但它已有七所大学,大学教学设备相当先进。如利雅得的沙特国王大学和达兰的石油矿物大学的图书馆,都配备有电子计算机查阅资料。电视大学也在发展,今后两年内在吉达东南四百公里处的巴哈,将建立电视教学微波放射系统,供全国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能源在阿拉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并形成了阿拉伯国家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道路。然而,阿拉伯世界以能源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凸显了资源导向增长的经典困境,阿拉伯产油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和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多元化水平低下。石油财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阿拉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有限性,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公三大问题,凸显了阿拉伯世界以能源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和深层危机。“阿拉伯之春”对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强烈要求,对以能源为主的阿拉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严重挑战。阿拉伯世界的社会稳定将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最终取决于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