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办朝鲜各口交涉商务委员陈树棠自1883年10月被派驻朝鲜以来,与朝鲜先后签订了三项有关通航与租界章程,从而促成近代中朝经贸关系之急剧发展,并代表清政府负责办理中朝外交事务,还曾协助朝鲜高宗政府办理近代外交事务,实际上是近代中国最早派驻朝鲜的最高级商务领事官员.至1885年10月,清政府试图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干涉政策,遂召回陈树棠并代之以袁世凯.陈树棠两年的驻朝商务及领事工作,应是近代中朝关系史乃至晚清对外关系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古代到近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 ,可以概括为 ,“一衣带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在两国关系史上 ,历史意识形态的相同性 ,成为连接两国关系的深层纽带。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礼治体系”① 形成以来 ,两国又同在一个国际体系之内 ,“辅车相依”的涵义与这一体系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到了近代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朝鲜 ,两国关系变为“唇亡齿寒”的关系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愈加重要起来。可以说古代到近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层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朴趾源《热河日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趾源是18世纪朝鲜实学派的杰出代表,倡导"利用厚生"学说,主张北学中国。1780年,他随朝鲜使团访华,所撰访华游记——《热河日记》,兼具史学文献价值、文学鉴赏价值、政治经济实用价值,不仅是朝鲜实学史上的重要文献,而且对研究中朝关系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姜孟山教授,1939年7月26日生于吉林省和龙市.1964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历史系。当年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72年调到延边教育出版社当编辑,1978年调到延边大学工作至今。其间,1984年至1985年,在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进修,从事朝鲜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和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比较研究。1995年8月至1996年2月,在韩国高丽大学研究百济与中国各朝代的关系问题。1989年访问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和筑波大学,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长期以来,他从事朝鲜历史、中朝关系史、东北地方史研究工作。主讲朝…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韩国发现的蔡钧著《出洋琐记》,是1885年由王韬在上海手校并刊印,早在19世纪末就被朝鲜国王收藏并成为了解欧美社会的参考资料。蔡钧属于近代中国最早一代的外交官,《出洋琐记》是他有关1881-1884年间先后在美国与西班牙担任外交官并环球旅行的个人记录,是有关1882-1884年间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几乎唯一的中文记载,而且可能也是整个晚清时期中国人有关西班牙最详细的见闻记录,在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以及晚清中外关系史方面无疑是一部罕见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一) 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徒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日本乘机借朝鲜发生变乱,捍然不顾朝中两国政府的反对,调兵遣将,大举入侵朝鲜。李鸿章面临日本气势汹汹的军事进攻,吓破了胆,感到无力对付,便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指望英、俄、法、德、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善心帮助中国,用武力压迫日本退兵朝鲜。这无异与虎谋皮、痴心妄想。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6年以来,朝鲜将推行新一轮经济政策调整的传闻不断,朝鲜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程度引起朝鲜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朝鲜把推进经济特区发展作为首选,将着重建设和扩大中国一侧的鸭绿江口岛屿朝中经济自由贸易区域的建设;朝鲜以其资源优势作为招牌,吸引外资进入,特别是朝鲜稀有的非铁金属资源将成为我国企业投资的热点.朝鲜非常重视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领域不仅成为朝鲜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是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商业流通领域和小规模个体经济必将成为朝鲜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不仅丰富市场、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也将引领消费、扩大消费和提高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中国的对朝鲜政策走向置于2012年朝鲜新领导人上任后,朝鲜新形势对中国影响的背景下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目前对朝鲜政策背景、基本内容梳理,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来探讨中国对朝鲜政策走向。新现实主义主导中国对朝鲜政策的国家利益关系,新自由主义主导中国对朝政策的国际合作。未来中国通过国家利益、国际合作机制使其在中朝关系中占有影响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满汉关系是清代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其中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亦颇值得注意.通过对荆州驻防八旗的几个斗殴事件的述评,我们看到,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既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而后者也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季中韩宗藩关系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传统的宗藩外交制度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近代西方外交法则东来以前,中国以传统的宗藩外交,维系着亚洲大部分地区,中韩之间的宗藩关系,正是这种传统外交最典型的代表。一、明清之季中韩宗藩关系的立续及其文化动因明清之季朝鲜王朝与明、清两朝先后建立了关系最密切、制度最完备、时间最长久的宗藩封贡关系,成为透视中国传统外交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范例。朝鲜王朝(1392~1910)同中国建立宗藩封贡关系始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这年正是李成桂集团以李氏王朝取代高丽王朝(918~1392)的第二年。李成桂原为…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的洋务外交活动中,对朝鲜外交是一项重要内容,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李鸿章十分重视与朝鲜的外交。在坚持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的前提下,李鸿章积极帮助朝鲜抵御列强的侵略;敦促朝鲜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内政,开放对外贸易。中国被迫卷入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清廷顾及维护朝鲜的权益。这反应了李鸿章洋务外交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郭海燕 《文史哲》2007,(1):113-120
中国和朝鲜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日本等国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清朝传统的宗属模式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产生了转变。在中日争夺朝鲜通讯权这一外交交涉问题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就表现得相当灵活,既充分利用了中朝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又吸收了近代外交的条约形式,从而挫败了日本的挑战,实现了对朝鲜通讯权的控制,并成功维护了与朝鲜的宗属关系。而这种宗属关系又是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出现的,即传统宗属体制与近代条约体制相结合的新东亚宗属关系,体现了清末“传统外交”与“近代条约外交”并用的二重外交方式,这是清朝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蒙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大量满蒙文档案得到整理和公布,有力地推动了清代满蒙关系史研究的深入。本文利用清朝军机处满文录副档的相关记载,深入探讨清代顺治至雍正年间的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蒙古和西藏的密切关系,重点探究土尔扈特汗策凌敦多卜与七世达赖喇嘛的联系,指出蒙藏民族之间的密切的宗教关系是遥远的土尔扈特蒙古人向心力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民族关系史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建国以来国内史学界曾发表不少论著,其中有的论著对关心民族关系史的人们很有启发。在消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今天,相信有关我国民族关系史的好论著会不断问世。对于民族关系史的处理是否得当,也必然要联系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问题。如何对待我国民族关系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在他的《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中做了概括的论述,我个人基本同意他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史模式与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刘薇琳有关近一些年学术界对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研讨,最简要的回顾可以提到,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被称为“我国解放后第一次全国性规模较大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会后由费独健先生上编了40多万字的文集《中国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6.
韩国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体系比较成熟和系统,其体例和内容也出现了显著的动态变化特征。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主要分为会话和教化两大类。初期的官话会话教科书《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一直贯穿朝鲜王朝始终,且有汉语本和谚解本两种体例,内容主要为商务和综合会话。中后期刊印的《华音启蒙谚解》和《你呢贵姓》,体例与前期并无太大差异,但内容却是对初期的补充和丰富;教化类官话教科书初期为《训世评话》,中后期则更替为《五伦全备谚解》。《训世评话》只有汉语本,而《五伦全备》则汉语本和谚解本兼备。朝鲜时期官话教科书体例和内容的变化与朝鲜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中朝关系密切相关,体现了朝鲜时期汉语官话教科书实用性、针对性的编写原则,这样的原则对当今国别化教科书编写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哲学关系史时期划分的唯象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冠军 《文史哲》2003,4(2):115-122
哲学与科学关系史是介于科学和哲学、科学史和哲学史之间的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着重反映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和表现。透过西方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和哲学理论的发展史 ,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角度来看 ,西方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经历了一体化关系时期、非正常的关系时期、分化独立的时期、相互渗透的萌芽时期、高度综合的时期、后综合时期或新的一体化关系时期等六个阶段 ,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金宋关系史是研究宋史、金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民族史、东北地方史等学者所十分关注的课题 ,然而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部金宋关系史研究方面的著作问世。赵永春新著《金宋关系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 1 999年版 )一书的出版 ,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该书共分总论、宋金“海上之盟”研究、金宋和战研究、宋金交聘制度与经济文化交流研究、附录五编 ,对如何处理中国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关系、宋金关系的主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宋金“海上之盟”、宋金之间的战争与讲和、宋金交聘制度与经济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考证和分析 ,书后附有金…  相似文献   

19.
刘新利 《文史哲》2012,(5):122-131
"世界宗教关系史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宗教相互之间及其与区域宗教相遇的历史现象和客观过程。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世界宗教关系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作为信仰共同体的世界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概括人们的生存状态,标明不同区域的古代文明;教际间发生关系是个别的、偶然的事件。近代,作为信仰社会的世界宗教是人们生活群体的精神依托,它概括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信仰共同体不同,信仰社会是强势者有意识建构的结果,它伴随着利益争夺和暴力统治的过程,教际关系必然地呈现合作或冲突、融合或战争、陌然或排斥等交错复杂的态势。现代,世界宗教常常表现为某一政权的观念形态,它更多地概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宗教间的关系内容带有更加明显的必然性。"世界宗教关系史研究"使用传统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期对于当今世界宗教关系的种种现象、国际关系的宗教背景、全球性事件潜在的宗教因素等等问题,进行历史学科应该给予的描述和解释、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东北“易帜”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是指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由悬挂五色旗改为悬挂青天白日旗。它是中国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一)日本"满蒙"政策及日与英美在东北的较量。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走上了扩张军备和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确定了一项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即后来所说的大陆政策。它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是对准与最邻近的朝鲜和中国东北,其中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东北地区不仅是日本涉足最早、下赌注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