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家事纠纷调解方面的不足包括:立法不完善;专门机构缺失;专业人员缺位以及调解机制不健全等.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之家事纠纷调解的经验值得借鉴.建议我国增补专门的立法、设立专门的"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实现调解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并规定对所有婚姻家庭案件除婚姻无效案件等不能调解外,人民法院均应指定当事人须到"家事纠纷调解中心"进行咨询、调解.应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且建立多机构联合调解家事纠纷的社会调解网络,构建家事纠纷的人民调解新机制,以及时、妥善地解决家事纠纷,减少诉讼,促进我国平安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传统以公平优先、效率次之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愈发呈现出疲于应付的态势,准此,就需要建立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准司法"纠纷解决机制。相较于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而言,日本的行政调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借鉴日本经验,逐步推动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章剑生 《求是学刊》2023,(4):89-101
行政争议诉前调解是最高人民法院借鉴民事诉讼“先行调解”的解纷方式,通过发布司法文件推动行政诉讼制度的一次变革。从弥补判决不足、减少官民对立和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等角度分析,行政争议诉前调解具有可接受性。通过法解释方法,可以得到行政争议诉前调解的规范基础;从诉源治理、法院现状和原告诉求等面向,可以找到行政争议诉前调解的事实基础。行政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的构造要义可以从范围、程序和终结方式等方面证成。行政争议解决方式多元化是国家治理策略的一种必然趋势,而权利保护和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则是这一趋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以不断发展的法制予以制度化的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行政诉讼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而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作为行政诉讼的基本精神和指引导向,其修正与完善将为和谐社会的最终形成提供有力保证.具体而言,应当进一步强化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促进司法公正;确立司法终局原则,切实发挥司法裁判作为人权保障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明确调解原则,和缓矛盾,节约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利于执行;引入案卷排他性原则,进一步规范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王伟  闫鹏 《社科纵横》2012,27(12):93-95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应的行刑执行方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区矫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在23个省市区试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的国情,更新刑罚理念,改革和完善社区矫正的立法,将执行权统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实现社区矫正的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加强对社区矫正的投入支持和经费制度保障,适当扩大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等措施,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论建设公共服务型的公安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清 《社科纵横》2007,(10):86-89
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人民警察的职能理论、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当前党和政府改革的要求、社会实际、公安本身的实际和世界警务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的概念、类型和建设的基本要求是:1.完善法律、制度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公安行政实现公共服务的保障的前提。2.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是实现公平、公正执法为民的根本途径。3.警务公开、接受监督是建设廉洁、透明的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的保障。4.理顺公安管理体制,精简机构,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是建设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运转协调、反应灵敏、提高效率的保证。5.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保证公安行政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听证制度,是行政机关公正、公开、公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重要程序规范.我国听证制度,在立法上和执法上,都有待于完善.听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抑制行政权的滥用;对行政相对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程序保障;对提高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听证制度以它公正、公开、简便、效能等优点,将成为我国民主化、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恢复性司法"强调维护与重建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其在减轻诉讼压力、节约司法资源、维护社会和谐上的巨大功用得到西方各国的广泛认可,"恢复性司法计划"已在西方各国普遍实施.与西方先进的"恢复性司法"相比,我国刑事调解制度目前存在调解适用范围狭窄、忽视被害人个性化需要、片面追求"报应正义"等缺陷,已不符合国际刑事司法改革的潮流.鉴于我国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恢复性司法"与我国传统调解文化的相通之处,将"恢复性司法"与中国传统调解文化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刑事调解制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由于我国目前"恢复性司法"适用的配套措施尚不健全,因此,一定时期内我国刑事调解制度应着重对"恢复性司法"理念层面的引入,与此同时逐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以期最终实现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调解制度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目标,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体现出来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服务型政府对行政伦理的特殊要求,我们有必要从服务理念、角色定位、行为模式和行政伦理制度内化等几个方面构建我国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司法ADR模式诉前调解制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亭  李瑜青 《社科纵横》2009,24(2):71-72,84
随着民事纠纷的不断加剧,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人民法院无法回避的课题。当纠纷已到达法院,在正式进入诉讼阶段之前,探索在法院的主持或参与下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法院附设的诉前调解制度。通过对法院附设的诉前调解铝Ⅱ度的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提出完善与和谐社会相互动的诉前调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社会与舆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萍 《探求》2007,(5):16-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做好舆情信息的分析和引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缺少舆情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舆情既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政治层面说面临着政治腐败短时间内难以彻底遏制、执政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已经凸现、非制度化的群体性参与较大幅度增加以及政治文化冲突一定程度存在的政治困境。只有完善宪政制度以打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平台,建设现代政治文化以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才能克服上述政治困境,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校兼有学术组织共同体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依法治校可在外部有限干预和内部自我约束两个层面上展开。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实现制度支撑下高校的规范治理,推动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法治的法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治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被认为是实现法治工程总体目标的关键。要实现行政法治的目标,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要完善和推行公务员制度,为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提供保障;要加强行政组织立法,创建行政机关科学合理的体制结构,保证行政权配置的正当性;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和科学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体系,从法律程序上规范行政主体的权力行使,维护行政权运行过程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吕静锋 《社科纵横》2008,23(8):20-22
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安全问题的国三,由于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关连性,构建新的以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行政理念是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传统行政观自身发展的需要;"安全"在当下有着全新的内涵,体现了国际和国内事务处理中的非排它性、非个体中心性、平等参与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实践层面中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背景下民事调解制度的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诉讼和仲裁,调解因其具有的主体的民主参与性、高效性、和平性等优势而在化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民事调解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有机整体,法院调解中仍存在着调审合一、调解的强制性色彩过于浓重等突出弊端;人民调解中存在着诸如调解过程随意、调解协议效力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些缺陷使得民事调解制度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对已有的调解制度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一方面,完善现行人民调解制度。扩大人民调解的概念,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强人民调解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明确人民调解的效力,作好与诉讼的衔接。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非讼调解制度。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强化调解的自愿性原则,严格实行审前调解和调审分离,实行调解不公开原则。使民事调解制度成为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李兴林 《创新》2013,(2):107-109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治安调解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治安调解以自愿为原则,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能够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预防犯罪和突发事件,公安机关应当对治安调解进行科学定位,充分发挥治安调解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制度正义是构建社会正义的基础,而法律正义作为最根本的制度正义就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正义,应该依靠法律正义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依靠法律正义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践,依靠法律正义来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和谐社会视域下,立法正义、守法正义、执法正义与司法正义成为实现法律正义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院的调解制度在解决当事人纠纷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对其进行完善.完善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比较和借鉴美国的ADR制度.在全面分析和比较中国法院调解制度和美国ADR制度的基础上,借鉴美国ADR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在法院调解中实行严格的调审分离,完成从法院职权主义调解向当事人主义调解的转变,并进一步做好调解主体从法官的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过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练军 《浙江学刊》2013,(1):136-144
法院调解优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司法领域的产物,是把调解定性为法院参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重要方式和主要形式的结果.调解优先并不能促进案结事了,调解案件执行“双高”现象普遍存在就是明证.调解优先既侵犯了当事人宪法上的诉讼权,又干扰了法官的司法裁判权,此种对当事人权利和法官权力同时予以否定的司法政策理应废弃.对调解业绩突出的法官给予各种奖励只会进一步强化法院已然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其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司法与政治理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司法参与和谐社会建构之正道是依法审判而非调解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