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哭与笑     
倔强的孩子在外面打架、游戏,吃了亏,受了损,一定咬紧牙关忍下来,不会在别人面前流眼泪。但是当他回到家中,遇上自己的亲人,想起在外面的委屈时,一定会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倔强的成年人也是一样,不论受了什么样的伤害,要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眼泪只会往肚里吞,给人看的是毫不在乎的欢笑。然而,再倔强的人,一旦在自己的亲人面前,对自己的情爱毫无保留.  相似文献   

2.
老人离婚     
有一个老人,年轻时因政治原因无奈与一位姑娘分了手,爱吃醋的妻子为此总是疑神疑鬼,折腾了老人近半个世纪。老人最近偶然得知那位姑娘在离开他后因受其牵连终身未嫁,感到异常愧疚,再也受不了老伴的冷嘲热讽,决定与老伴离婚,做回自己。老伴这下慌了,以上吊自杀要挟老人,儿女也轮番上阵,阻挠老人离婚,甚至绝情到声言老人离婚就不为老人送终的地步。社区居委会也以家庭稳定为由,苦劝老人想开点,都凑和着过了半个多世纪,就要入土了,再忍一段又何妨。老人涕泪横流,说你们都只想到自己,怎么不为我想想?年轻时我为了听从党组织,顺了;中年时为了家庭和孩子,忍了;现在子女都已成人,没负担了,我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不行吗?结果老人抱病不起,郁郁而终。老伴受此家庭变故,性情大变,而那位等候的老姑娘也感到活着再也没有盼头,一个早晨带着遗憾追随老人去了。三个人的遭遇让人唏嘘。  相似文献   

3.
论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是公民社会地位实际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杠杆。一、隐私权——公民独立人格的法律形式对于隐私权,人们往往由于对隐私的误解而忌讳它。实际上,就隐私而言,它仅指“不愿告人可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也即个人生活秘密,决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非什么“阴私”(指不可告人的坏事)。隐私同隐私权是直接联系的,但又不等同于隐私权。隐私权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自主地处理个人生活方式,而不受他人干扰、窥  相似文献   

4.
人的超越性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发展。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世界变成“人化了的自然”。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从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为何如此)、去寻求善(应当怎样)、去实现美(是与应当的统一),把世界改造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的世界。“同天人”,“合内外”,“穷理尽性”,“万物皆备予我”,这实在是人对世界这个自然的超越。人生也是自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侧为生,散则为死”,生生死死,自然而然。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5.
正从贫困年代走过来的老人,长期以来养成了俭朴的习惯,在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奢侈浪费可耻,奢侈浪费危险。这是一种特定生存环境下的特定观念。所以,一些老人在节日期间,即使是变质的剩饭剩菜也不愿扔;子女带他们到饭馆吃饭,老人们即使去了,也总是会说:"这个菜在家里做要不了几块钱,这儿却卖几十块,真是浪费。"搞得自己耿耿于怀,子女们也不能尽兴。  相似文献   

6.
一、不管老人经济条件、持家能力是否变化,有关家庭大事都要主动征求并尊重老人的意见.二、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遇有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诊病.三、有空闲时,多与老人谈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四、平时上公园或看戏看电影,务必邀请老人一同前往.五、老人对自己小家庭的扶助,如操持家务、照看孩子等;经常要有感激的表示.六、星期天改善伙食时,要留心多做些老人爱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既要考史求真,探古今变迁之规律,析古为今用之道理,也要读史明理,以史为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平常生活中,要与人为善,宁可人负我,我决不负人。对自己有恩、有惠之人,要铭记终生,知恩思报。对自己有恶、有隙之人,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过即忘。别人说别人的话,我干我的事。 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公平待人,尽力而为,不争名利。不说空话、大话,做不到的事不承诺,承诺了的事须做到,力争言而有信。 对学术研究,要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博采众长,思今溯古,不断创新。对成果,不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个物质的感性存在,他受限于自然并依存于自然。但是,与此同时,人有能力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于他的最大胆的理念和计划。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在人的帮助下改变自身。人通过他自身的工作而人化,这部历史正是一部解放史的开端。为了真正地解放自己,为了完成发端于最初人类的东西,人必须克服当下异化的东西和异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并代之以一种与其理性的、开明的愿望相符的生产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位女士外号叫做"小炮仗",因为她太容易发脾气了,丁点大的事,她"一点就着"。虽然她为人善良又肯帮忙,但周围的人对她风评不佳,认为她缺少女人味。老公抱怨她不够温柔,儿子也嫌弃她太过强势。这位女士的内心非常憋屈,认为自己为别人做了不少事,却落得被埋怨,她内心十分苦闷。  相似文献   

10.
阮芬 《理论界》2013,(1):124-126
希罗多德被誉为"历史之父",也被西方人视作最早的史学家。与荷马和赫西俄德不同,他不愿详谈神事,他的叙事带有一定程度的去除神话色彩。实际上,他在《历史》开篇序言就宣称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这表明他讲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他能"去除神话",他也不能驱除神性因素对人类事务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玉良写诗,早有耳闻。他对诗的自信与执著。常使我的懒惰羞愧不巴。然而,真正读到他的诗,却是近日的事。大凡得到好的东西,总是要费些周折的,何况他是那种对自己和周围都十分警惕的人。  相似文献   

12.
王霞 《学术探索》2013,(10):76-80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对自然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圣地亚哥尊重自然,将自然界中的鸟、鱼等作为自己的朋友和兄弟;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了证明自己作为人的能耐和尊严,他又要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在《白鲸》中,埃哈伯对自然的态度是完全负面的,他对白鲸充满了仇恨,并且捕杀白鲸.从圣地亚哥和埃哈伯的结局来看,他们都是失败者,都体现出自然对人的惩罚.然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两人悲剧结局的差异源于对自然态度的差异,埃哈伯执迷不悟,而圣地亚哥后悔并反思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对顺的哲学思考甘明思顺世上最愉快的事莫过于思顺。*思顺可以平心和气,思顺可以消减忧愁烦*恼。本来,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是顺顺互通的。因顺*的互通,人与周围世界也就有了相当的联系。思*顺自然可得顺思。*思顺是一番思想活动,思顺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希望...  相似文献   

14.
闲谈     
正只有彻底地行动,才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周围社会的唯一途径。——德田虎雄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荣格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那么往往只能独自去做。——理查德·耶茨《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佝偻病不是小儿得的病吗?怎么老人也得呢?这是因为人老体弱,不愿到户外活动,终日呆在家里,或者是疾病缠身,久病卧床,足不出户,没晒太阳,未接受紫外线照射,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相似文献   

16.
湛卢 《快乐青春》2010,(12):40-41
有个人养了很多会唱歌的鸟儿,为了让鸟儿能唱他喜爱的歌,他选了一支歌来训练它们。除了鹦鹉以外,所有的鸟儿都不愿学唱那支歌,它们对自己的歌更有兴趣。  相似文献   

17.
萧涤非传略     
《晋阳学刊》编辑同志,自1980年即约请家父萧涤非写篇自传,但父亲恰恰最怕这个,不愿提自己的事,加之年迈事忙,就拖下来了。现经商请,由我代笔。但限于学识,怕表述不好,只能勉力而为了。  相似文献   

18.
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正式建立申明事,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及其过错行为,并由老人主持轻微诉讼的调解,以此"申明教化".这一制度是在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和明刑弼教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解决当时越诉、诉讼泛滥等情况应运而生的,并且逐步形成了明初的一项重要乡里制度.  相似文献   

19.
孤独难耐,是目前我国城市单身老人的普遗处境和心态。总得找个适合自己的活法,打发来日方长的时光,不然,整日都是“一个愁字了得”。据观察,在我周围的单身老人中,有些人把自己的单身生活安排得还是不错的,其主要形式是:投靠儿女型有一位老人,老伴去世后,便搬到儿子家居住。儿子与儿媳都是工人,儿媳已经下岗。生活比较困难。这位老人每月离休金二千多元,在经济上常常接济他们,使儿媳深受感动。儿媳视公公为父亲,对老人十分关心体贴,一家人很和睦。与儿女为邻型许多老人觉得与儿女在一起生活诸多不便,喜欢单独生活,但为了互相方便探望,选择与儿女在同一社区,毗邻而居。有一位老大妈,丈夫去世后,与女儿在同一栋楼购买各自的房子。平时,母女两家各自生活,互不下扰,一旦老人有事,女儿及家人很快就可以赶到老人家中,帮助料理。  相似文献   

20.
罗新河 《船山学刊》2007,63(1):200-202
<正>在启蒙主义者、理性中心主义者看来,人不但能完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而且能完全按自己的目的、规划改造世界,发展自身,达到他所愿意达到的一切。钱钟书通过其文本世界,既质疑了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同时也对人的理性创造与自我实现能力,表示了强烈怀疑。只要我们仔细而全面地研读钱钟书的小说与学术著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主题:事愿乖违,即人们按自己意愿安排生活无一不遭到失败,人们的目标总是无法实现,事情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