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夏史与夏文化探索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3):36-41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坚信。然而在近现代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夏的存在却发生了怀疑,这样有关夏代历史的探索就因关系到我们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重大问题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且零碎,并多属后人追记,所以探索夏文化主要依靠考古学来进行。这是继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之后,在古史研究方法论上取得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2.
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先夏文化可能是公元前2800年左右西方羌戎居民东进豫境而形成的,包括仰韶文化谷水河类型和王湾三期文化前期。夏文化形成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禹征三苗”之后,中兴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少康之时,包括王湾三期文化后期所代表的早期夏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一至三期所代表的晚期夏文化。公元前1600年前后夏灭于商 相似文献
3.
许道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48-52
漆画是附属于漆器的装饰图像,其绘制技法、题材以及所表露的时代风格,均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一些特征。由于迄今遗留下来的楚绘画资料过于贫乏,楚漆画理所当然地就成为目前了解楚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考古发掘所得楚漆画,多出自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墓葬之中。有关漆画的研究成果虽有不少,但多集中于对个别漆画的内容进行考证,而整体研究显得极为不足,如对它产生的背景研究就是一例。论文结合考古出土实物,从材料与技术、工具与颜料、社会因素、题材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楚漆画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从考古资料来看 ,日本弥生文化时代主导农具的发展流变 ,大致经历了由石制农具到木质农具、再由木石农具到铁制农具的发展过程 ,探本索源 ,不难发现其与大陆工具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渊源关系 ,从侧面揭示出这一时期中日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本态势与日本农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惠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4):19-23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社会区域内,发掘清理出了文化内涵相似,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青铜文化地点.这种文化不同于"北方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透过这些文化可看出当时戎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徐宏图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2):8-15
该文论述“大禹治水”神话东传日本 ,为日本先民所接纳与摄取 ,并创作了“变异体”的“土母治水”神话。旨在证实早在史前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对日本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羊毅勇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本文认为,新疆东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西域之门户。在汉代前后经由哈密、吐鲁番盆地,穿越天山以至中亚的通道比汉代的南北两道大约早半个世纪。隋唐之际,西域中道新疆东段分别为伊吾路和大碛路。 相似文献
8.
朱学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49-153
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对秦漆器胎骨和胎骨制作工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漆器胎骨发展演变的轨迹。在秦漆器胎骨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胎骨仍以木胎为主,木胎胎骨由厚拙逐渐变得薄巧。随着社会的发展,漆器胎骨也随之呈现其多样化,夹纻胎就是在木胎的基础上的一种新发明。漆器胎骨的制作工艺在延续挖制、卷制和削制等技艺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扣器法、旋制法,意味着中国漆器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对推进漆器制造工艺的改进、漆器艺术风格的演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健胜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35(4):95-99
考古资料表明青海民和阳洼坡、乐都柳湾、同德宗日,西藏昌都卡若、拉萨曲贡等地均有陶器出土,分别隶属于仰韶、马家窑、齐家、卡若、卡约、辛店等考古文化谱系。青藏高原是我国史前制陶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河湟地区的彩陶文化更是享誉中外。青藏高原史前制陶工艺起初多用泥条盘筑法,小型器为手捏而成,大约距今4 000年左右,出现慢轮修整技术。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推广及游牧业的兴起,大约距今3 500年左右,青藏高原彩陶制作技艺开始衰落。青藏高原不同考古文化类型陶器各具特色,同时也体现出前后继承、交叉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方酉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5):589-592
195 9年徐旭生先生的豫西“夏墟”考古调查 ,揭开了以田野考古为主探索夏文化的序幕。 40余年过去了 ,由徐旭生先生亲身参加与指导下开展的夏代文化探索工作 ,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作为对探索夏代文化有贡献的代表 ,徐旭生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2.
李桂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16
在禹的传说中,舜禹禅让和治理洪水流传最为广泛,尽管没有发现夏朝文字,但后世记载中商人先公世系的可信,反映出同时期的夏人世系应属可靠。怀疑古史不能仅靠逻辑推导和主观意愿,夏的传说与夏文化考古的契合,禹的人性存在和夏的真实性理应得到肯定。在禹传说最多的河南中西部、四川和浙江一带,天下之中的河南是颛顼和鲧活动的重要地区,出自这一族系的禹之地望应在今河南中西部地区,这一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考古学文化前后相承,没有中断和突变现象,和四川境内的考古学文化不属于同一系统,夏是在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响较大的禹兴于西羌,把西羌等同于蜀地的观点得不到现代考古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产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大众读本。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打破了文化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并具有娱乐功能。但是,大众文化是非个性的文化,并且它还导致了消费者人格的片面化、同一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1)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质就是以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的文化空间单位来巩固或瓦解被一定文化所濡养的政治实体,因此需要加以认真地区别对待。与文化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蒂,民族文化认同历时态地孕育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及其特征。作为一个深生态阈的学理问题,民族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发微。在关系论视域中,作为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理性的民族文化认同,契合的是中西文化各自文明合法化的必然性;作为形式上与民族文化认同相悖或伦理价值上与现代性一致的文化全球化,整合的是中西文化彼此承认及其更高层次上和解的可能性;而作为文化现代化的理论理性及其深层发生机理的现代性,却扮演沟通和圆融二者的角色。当代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在理论承诺中开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勾画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新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北宋中后期,宋夏间爆发大规模冲突。虽然北宋的国土、户口、耕地、军队兵员、经济实力,均远远超过西夏,但宋夏战争初期北宋却在几场重要战役中惨遭失败。其原因有二,首先是宋朝建立后,宋太祖及宋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固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但其中一些防范措施却走向了反面,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其次,宋夏战争初期,北宋朝野上下对西夏极为轻视,结果战略决策失误,最终导致惨败。 相似文献
16.
王子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5-8
夏禹的功业 ,据说开辟了黄河流域迈向文明的道路。而“决江浚河”、“疏河决江”一类传说 ,其实多有夸张。当时农业的进步 ,可能主要体现于山地农田的垦辟。人们离开河滨 ,走向山林 ,避免了洪水的威胁 ,也开拓了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 ,凿井技术的发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井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与蜀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蜀酒文化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四川历代与酿酒、饮酒题材相关的文物极为丰富,充分反映了四川酒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的收获,对探讨蜀地酒文化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
本文借助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华美村以成公祠内的两块石碑,对清同治、光绪年间新加坡潮侨沈以成父子的事迹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海外潮商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怀有极其强烈的乡土宗亲观念,情系家乡父老,热心公益事业,而沈氏父子则为其中一个突出之例。 相似文献
19.
袁济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68
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世说新语》所开创的文艺批评方法,彰显出来的思想性,对于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唐宋时代的诗话批评形态的形成。但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世说新语》的这一价值、作用与地位,学者似乎认识并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堡岛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一处占地面积大、资料丰富、文化堆积层厚的古人类居住遗址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明清时代 ,各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 ,尤其是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堆积最厚 ,遗物也最多。在屈家岭文化层位之下叠压着大溪文化遗存的这一重要“地层学”资料 ,纠正了过去不少学者认为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应是同时并存的错误认识。另外 ,在堆积层中往往还夹有一层纯净的为洪水过后的游沙层 ,这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水文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