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7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说,由39健康网独家发起的“2010年中国网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取线上数据采集方式,针对40万名网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1.6%的被调查者幸福感缺失,工作和职场发展产生的压力是幸福感缺失的最大根源。参与调查的网民主要集中在18~24岁和25~34岁的年龄段,分别占32.5%和39.4%。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8,(10):49-49
虽然现在是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社会现实无时无刻不提醒着,男人始终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男人们的精神、身体无不感受到空前的压力。近日,中华英才网面向2000名职场男性,推出“职场男性压力调查”,调查发现,职场男士的生活状况表现为:自我满意度低、精神压力大、倦怠情绪严重。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4,(22):48-48
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落地,生育“二宝”成为众多职场人计划的一件大事。一项针对“职场人的‘二宝’计划”网上在线大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职场人想生育“二宝”。当前,制约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有63%的人认为是经济因素,39%的人认为是家庭因素,选择健康因素的人占33%,还有19%的人选择工作因素;而面对“如果生育二胎,对公司最迫切的要求”这个问题,66%的职场人想要公司福利完善,近六成人要求不加班。  相似文献   

4.
马冬 《职业》2008,(7):44-44
近日,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前程无忧”在全国发起了《你的职场是否“缺氧”》大型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正处于职场“缺氧”状态。其中,“讨厌现在的工作。厌职”的症状比率最高,达到48.74%,其次是“无精打采,无所事事”这类症状,比率为39.16%。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厌职情绪要比男性高8%以上.此外,“感觉透支,身心疲惫”是另一种“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5.
finding 《现代交际》2006,(4):18-1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刚刚结束的2005年发起了“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的5000人中,有25.04%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者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感觉不快乐、郁闷、烦躁、彷徨、怀疑或轻视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无足轻重。生活中我们都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常常忽视心理的健康。职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致使职场人的心态严重失衡,催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类问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天下职场     
强音 《职业》2013,(13):64-66
面对日益增多的职场压力,有的人雇佣虚拟助理;有的人使用“跑步机办公桌”;而有的女老板,却恃强凌弱当起了职场“蜂王”.本期环球,带您看看人们在职场压力面前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4,(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跳槽好像是职场中永恒的主题,但是司空见惯的跳槽产生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跳槽者本人才知。 据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3年度调查统计,59%的跳槽者对自己跳槽后的工作不满意,24%觉得差  相似文献   

8.
贺德辉 《职业时空》2013,(6):142-144
为了解专职辅导员感受工作压力的状况,采用问卷法对31名在岗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6.8%的辅导员均感受到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其中48.4%的辅导员感到压力在相当大以上。有20%左右的辅导员由于过大的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压抑、焦虑、失眠等身心问题。面对压力有95.6%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有缓解压力的应对能力,多数辅导员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职场极端事件的背后,是广泛存在于职场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如果每个职场人以及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对工作压力有多一些的了解,也许就能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将由工作压力导致的伤害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2,(10):68
现代女性扮演着双重社会角色,她们既承担着工作的压力,也承担着大部分家庭负担。据智联招聘职场调查显示,77.6%的女性表示渴望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但62%的女性生活中工作占用的时间超过50%。伴随着女性在职场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对500名北京市城郊20-50岁的职业女性进行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各种角色质量(妻子、母亲、雇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生活、工作条件良好、受过较高教育的城市职业妇女精神健康状况不如农村妇女。无独有偶,著名作家毕淑敏和另外两名注册咨询师开办的“职业女性减压工作坊”在京城悄悄开张,许多职场女性惠顾这里,并把这里当成了减压和放松的好去处。那么,职业女性的压力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这些压力怎样调试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以达到化压力为动力,以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面对工作呢?“减压工作坊”的合伙人之——知名记者、心理咨询师陆小娅女士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许多转折点,压力往往来源于这些转折点上,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智联招聘 《职业》2012,(19):118-119
随着职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得不每天面对紧张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当这种压力超出个人应对能力时,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智联招聘联手战略合作伙伴——中科院心理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共同发起职场心理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13.
祝红艳 《职业》2009,(6):36-36
今年是金牛年,也是一个生育高峰年,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一部分职场人决定在这段期间生育,一方面逃避被裁员的风险,一方面趁工作压力不大的时候完成人生中的这件大事。对此,806%的职场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生孩子不应该是金融危机的产物,19.4%的职场人表示支持。那么女性是否会因为生育使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呢,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四成职场女性因生育工作受影响,六成职场妈妈为儿苦攒钱。  相似文献   

14.
无言 《伴侣(A版)》2014,(9):16-18
随着现代社会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职场人士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种种考虑,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纷纷当起了“隐婚族”。而在隐婚族中,有6成的女性选择隐婚是因为职场压力太大,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15.
近七成女生觉得班上男生不像男子汉 据《今日早报》报道,杭州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的两个班,做了一份“男女生印象”调查。“你觉得班上的男生像男子汉吗?”,只有24.1%的女生回答“像”,认为“不像”的女生占69%,还有6.9%的女生觉得“有点像”。在“你觉得班上的女生像女孩子吗?”这个问题中,有77.4%男生觉得“不像”,  相似文献   

16.
下载压力     
姜菁 《职业》2003,(10)
Working、Working、Working!曾在报上看到一幅漫画,至今印象深刻。画面是这样的:一位手提公文包,身着西装的先生,背负着无数个working匆匆前行……虽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一个完全被Working包围的人,想必是一脸的疲惫和焦虑,咚咚的脚步声敲击出的无非是两个字“累!累!”一家权威调查公司提供了这样两个数据:41.1%的白领们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的心理疲劳。事实上,我国的心理过劳族正在扩大,而财富精英、职场骄子、企业领袖人物常常是心理过劳的代表。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应急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17.
骆潇 《职业》2008,(6):15-16
自己做老板还是给别人打工,这是不少职场人都曾遭遇的两难命题。在创业的“围城”里,有人悠游自在,有人急于脱身,城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职场人的创业愿望有多强烈?他们是否做好了创业的心理准备?知名人才媒体《职业》杂志特别联合搜狐教育频道、搜狐就业频道推出职场人创业愿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场人刨业愿望强烈,92.69%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创业的打算,43.09%的人准备在近期将创业梦想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11,(34):6-8
身为职场人士,或许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事业呈现出一种貌似可喜实则尴尬的瓶颈状态:没有太多的动力,也没有太多的阻碍:向上,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向外,可选择的方向也不多;于是开始进入了职场“温室”。2011年出炉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职场人面对瓶颈期,选择的是“调整心态”而非“学习充电”或“换一个工作环境”。有人会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可能是转行、跳槽,甚至创业;可能是加班,承担更多工作压力和责任;可能是参加培训,提升自己一这些必然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价。事业的成功往往在于,你能否敢于放弃安逸,突破自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全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8,(11):37-37
当工作变得越来越忙,职场中的白领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今天的工作方式和观念有哪些变化,人们对前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观念的态度如何?万宝盛华最近做了一个关于工作方式和观念的调查,74%的受访者乐于接受“充分高效地工作后,享受短期的休闲生活,维持事业与生活的平衡”,人们更愿意接受新锐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0,(11):18-19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繁重的工作让职场人得不到一丝喘息,后知后觉的人们如今才发现,多噤出的工资原来是公司补给自己的医药费!茶艺、古琴、诵经,这些与职场看似不搭界的名词走进了职场人的生活“慢活主义”今天正流行!不要再为办公室政治而瞎费心思.摘掉面具,沏一杯茶,轻托古琴,在寺庙里做“临时修行者”,还自己一个自由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