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线人”、“卧底”,这个平时只有在港台警匪片中才能看到的特殊群体,如今已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由于这种职业的危险性和保密性,他们身上总是有一层神秘色彩。有人说“线人”每年的奖金都在6位数以上,不少人成了有车有房的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2.
柯南 《现代交际》2003,(10):36-36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热衷“模仿”,模仿歌星、影星、笑星……娱乐节目中铺天盖地的“模仿秀”也不断入侵我们的视听。现在,有这样一群人,“模仿”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愿意省下零用钱去制作“怪异”的动漫服装,他们会毫不吝惜地用油彩“抹”去自己的真容,他们甚至可以不吃不喝在镜头前秀上一整天——他们的名字叫Cosplay。 Cosplay是Costumeplay的缩写,就是角色模仿扮演的意思。动漫迷们对某部漫画喜爱到一定程度,就会费尽心思地打扮成漫画中的人物,或演绎故事情节或游行展示,一方面自我陶醉在模仿理想人物的快乐中,一方面吸引其他人关注该漫画。最早,Cosplay是经营动  相似文献   

3.
魏新梅 《金色年华》2011,(12):55-56
1.对于刚认识你没几天就叫你“宝贝”的人,当朋友可以,情侣就免了,你要知道,你没有什么特殊,他也一定这样称呼别的他感兴趣的女生。  相似文献   

4.
沈冰洁 《老人世界》2014,(10):16-18
让孙子去批评市长 马大爷喜欢别人叫他“老马”,就连12岁的外孙子多多也这样喊他。老马认为外孙子这样叫他不是不礼貌,而是一种时代进步,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人大退休的老马在家教观念里,也有点儿职业色彩,他总是告诉多多:“人小想法要大,胸怀全天下。”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有这样一段故事:猪八戒在陷空山向两个抬水的女人问路,张口就叫人家“妖精”,结果路没问成,倒挨了一顿抬水杠子。这样不懂礼貌,确也应当挨打。倒是孙悟空开导得对,他告诉八戒,不能遇人就叫妖精,到人跟前,“行个礼儿,看他多大年纪,若与我们差不多,叫他声姑娘,若比我们老些儿,叫他声奶奶。”八戒这样做了,果然打听到了要了解的  相似文献   

6.
拇指时代     
《职业》2004,(8)
开心短信 粽子家的人被包子打了,他们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所有包子家的人都遭到了暴打,连煎饼和锅贴都没有幸免。一个烧卖被逼进了墙角,没办法,撕破了自己的衣服说:“我是卧底。”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有这样一位66岁的老人,他以自己开办的饭店旅馆为依托,二十五年如一日向子弟兵、军烈属、复退伤残军人表达一份关爱之心、一份拥军之情,用一位平凡百姓朴实的行动默默地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军民团结之歌。他的名字叫赵武金,2007年7月被评为河北省首届“十大爱国拥军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8.
文华 《老年世界》2006,(19):35-35
京剧中不同角色的分类叫“行当”.主要是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行”.指的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演的是中年和老年人.因为要挂藏假的胡须.所以也叫“须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为主.也有一种“做工老生“,专以念白和表情见长,代表人物是周信芳。还有一种叫“文武老生”。  相似文献   

9.
首先言明,这里讲的暴露,与身体无关。喜欢天体浴场的观众朋友可以转台了。我知道,有一种人最怕自我暴露。当然如我一样,冰雪聪明的你可能马上猜到,这种人的名字叫卧底。既然我们不是卧底,所以暴露一下又何妨?昨天我的同事就自我暴露了一次。她上了本埠日均销量最大的报纸,做情感倾诉专刊的嘉宾。  相似文献   

10.
KING 《公关世界》2010,(12):56-57
看过《无间道》的朋友或许至今还佩服其高明的“卧底与反卧底”伎俩。为此,本人在长期公关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种“无间道”式公关,而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那些有技术有实力的“后起之秀”,去打破传统势力的重重阻隔!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工,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个理论叫“优势视角”.但在实际的督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社工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总是觉得自身能力不够,不足以改变现实环境的束缚,或者服务对象要求的东西太现实,自己根本无法满足.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工作难以开展,社工也越做越没信心.  相似文献   

12.
谢建明 《老人世界》2014,(12):40-41
河北廊坊人都习惯把安次区南部原来的八个人民公社称为“南八乡”,我的老家就在“南八乡990我们那里的人都管自行车叫“洋车”,想来,那是因为自行车原属舶来品的缘故。我从军20年,转业后在银行工作了20年,从海南岛到黑龙江,走了不少地方,但始终把自行车叫“洋车”。这样的叫法,并非故意崇洋媚外,只是一种习惯而已。现在退休了,生活条件好了,有了自己的家用汽车,外出方便快捷。但在市区,能骑自行车去的绝不开车,有时还骑着自行车带着老伴儿溜达一圈。每当我骑上自己的“洋车”,脑海里总会想起父亲的那辆“洋车”。  相似文献   

13.
王中天 《老年世界》2010,(19):18-20
我党历史上有一位重要的功臣,他的名字叫钱壮飞。钱壮飞1925年入党,1929年打进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为我党多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周恩来在当时把他和李克农、胡底三人并称为情报战线上的“三杰”。解放后,周总理又多次提到他:如果没有钱壮飞,我和中央许多领导人,早就不在人世了。下面说的就是钱壮飞智救党中央脱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一个家境很不好的年轻人,到一家叫“威龙制衣” 的公司做小职员。他很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对自己的公司也很热爱。 他每次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姓名后面加上一个括号,写上“威龙制衣” 四个字,在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上也这样写,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相似文献   

15.
很多连洗澡都懒惰的人,肯定梦想过能否有一个像洗衣机的机器,把自己当衣服一样,经过洗、漂、甩、烘一条龙服务,不费工夫就能洗澡。如今,这样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了,在日本东京一家时尚美容店,就有一款特殊的美容服务项目--“全自动洗人机”。  相似文献   

16.
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这是演员的基本特征.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生动真实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演员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物形象,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可谓无所不有.演员与角色应该是统一的,因而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需要努力寻找与角色相适应的性格特征,深刻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地反复体验,使自己的心与角色的心零距离接触,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觉,这样演员才能以角色的心态生活在规定情景当中,说角色的话,做角色的事,即“我”就是“他”,这时“我”与“他”,演员与角色也就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身在职场,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你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很久,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可是,你的上司迟迟不给你加薪,也没有给你升职的意思,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加官进爵”了,你是干着急,没有办法。总不能伸手向上司“要官”吧?其实,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当“官”的条件,你就可以向上司“要官”。当然,“要官”是要讲究艺术的,不能太直截了当,否则会被人认为你“狂妄自大”。我们还是看看古人是怎么“要官”的吧。 晋朝时,有个叫罗友的人,家里很穷,他便投奔到大司马桓温手下做事。罗友很有才学,也颇得桓温…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命运是什么?一位前辈说:记者的命运就是记录时代发展的坐标。而何谓时代发展的坐标?不是漫长历史过程中许多一般化的时日、岁月和人物,而是被埋没在一般化中的代表了历史发生转折的事情以及做出那些事情的人。记者发现并报道了这些人和事,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在历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作为个体的记者需要了解自己的使命并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群记者的集团,一本严肃的新闻期刊也需要了解自己的使命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她除了“记录”,还需要“参与”。我们“记录与参与”的理念是:声音中最尖锐的声音。何谓“最尖锐的声音”?那就是:直面和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不尽完善之处,进而以足够的胆识和目光加以监督并大声呼吁加快改进的步伐。一句话:批评就是力量。批评,是遏制公共权利滥用“必要的痛”;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必要的嘴”。批评就是坚定地做社会转型时期的“良心”,坚定地为社会脆弱群体代言。这样的立场、这样的批评有没有力量,请听回声——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1,(1):43-45
1949年10月30日晚上,一份特急绝密电报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兼社会处处长扬帆手里。他展开电报急切地看了起来:“据可靠情报,台湾特务机关派遣组长刘全德带领安平贵、欧阳钦等人,欲抵上海执行谋刺陈毅市长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华夏少年》2007,(4):30-35
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位给你印象最深的人作为写作对象,写一篇记人的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人物的特点自定题目。要注意尽量把人物写活,要紧扣“难忘”选材。什么叫难忘?就是时间过去了很久而内心依然清晰记得。所以,不能选择近期熟悉了解的人物及事件,所选的人物及事件越早就越能体现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