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政府于1991年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产业的升级,提高了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该条例的分析,探讨其对我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持"台独"运动的历史原因;2.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视台湾为日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并把支持"台独"运动作为谋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为驱动其支持"台独"运动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3.台湾当局设立秘密"专案基金"拉拢即大搞"金钱外交",是诱使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运动的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其远东安全防御战略的需要,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旧金山和约>中,没有对台湾的归属做出规定.不仅如此,为了使其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合法化,美国还以日本与台湾当局媾和为砝码,逼台湾当局接受领土适用范围规定.而作为偏安台湾一隅的国民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利、保持其所谓的"中国的正统地位"不得不接受美国的这种强权安排,日本则是坐享渔翁之利.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台湾地区"本土论"思潮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论"或"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在当代台湾社会思潮脉络中,"本土"和"本土化"逐渐演变为一种内涵单一的话语,甚至异化成一种封闭、排他和民粹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从"本土论"的形成与演变中辨析台湾知识界的分歧,观察本土主义思潮极端化发展与"台湾文学论"话语霸权建构的关系,并分析台湾知识界对"本土论"的诸种反思、批判与解构.  相似文献   

5.
分析台湾地区70年代进行"十大建设"台湾经济模式的背景;十大建设中重化工业建设的必要性;由十大建设带来的台湾工业升级换代、基础工业体系建设和国家干预给经济现代化带来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当代"与"历史"的密切关联,"台湾学"应是包含着有关台湾"当代"与"历史"的所有知识的总和.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脉络的一环,台湾要摆脱被殖民、被支配命运,有待于中国、中华民族整体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海峡两岸由于历史际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所累积的所有经验和教训,都可归入中华民族的整体经验宝库中.仅追求一般意义的统一,只要"台湾研究"即可;如要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特殊经验作为民族今后发展路向的提示,并供两岸取长补短,以造福人民,就需要"台湾学"的长久、系统的研究."台湾学"必然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具有科际整合特点和强烈"政治"旨趣的"文化研究",可作为"台湾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平埔族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就已基本汉化,痕迹难辨.故而,无论是日本殖民机构及其雇佣学者,还是光复初期的台湾学者,均没有对平埔族研究予以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反对运动"与"原住民运动"高涨的社会背景下,长期作为汉人移民开发史研究附庸的平埔族研究终被发掘出来,并俨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本文对百余年来的平埔族研究作简要回顾,并反思当前台湾社会各界热衷于平埔族研究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台湾科技政策的发展及其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台湾全局性的科技发展方针和规划的变化历程为基础 ,分析了台湾科技政策的演变 ,探讨其科技政策的宏观走向。尤其是分析了台湾在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科技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日本右翼势力既是"台独"逆流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台独"势力坐大和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在日本右翼势力出于重新染指台湾需要和"台独"势力出于台湾"独立"欲求内外勾结的新形势下,我须制定正确的对日方针、研拟务实的对台方略和加快国家崛起步伐,以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和对两岸统一的阻挠.否则,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增添变数乃至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0.
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台湾反蒋民主运动是继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其所遭遇到的第一场反对运动,对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场运动与20世纪头1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关系和不同语境,有益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台湾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有益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殷海光作为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思想史个案.  相似文献   

11.
李风 《东方论坛》2001,(1):29-33
"光复后的台湾文学",形成了现代派文学与乡土文学两大流派.两派分庭抗礼,争论不休.实际上,它们其中尽管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别,但也隐含着一种内在的具有"整和"能力的"精神"趋同性.对此,学术界少有人发现.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对现实的关注,文化的策略性和交融性以及接受心理的制约,构成了其趋同性,并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五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刚性外交"、"实质外交"到"弹性外交"的演变."弹性外交"是一种过渡性、权宜性的政策,无一成不变的模式,企图采取"通权达变的举措"达成目的.它的实质,在于利用台湾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构筑"一国两府"、"双重承认"的格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它的现实目标是企图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社会强化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地位,制造台海两岸"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的局面,争取重返国际社会,扩大国际活动的空间."弹性外交"的推行,是与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在国际社会也鲜有其市场.  相似文献   

13.
马英九就职以来,在"对外政策"方面结束前任极力推行的"台独外交",推行"活路外交".这一政策调整,既是响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意图.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避免两岸在"涉外"事务中不必要的内耗,就要妥善处理台湾"涉外"事务问题.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位未定"是美国为使中国分裂合法化而炮制的谬论,此后成为国际上特别是岛内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民进党执政后吕秀莲公开发表"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为台独张目.按照"未定论"的推理逻辑:日本取得台湾是基于<马关条约>,而此后再无条约说明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只是意向性声明而不是条约,在国际法上无法律约束力,台湾问题在国际法上尚未解决.然而,事实上,<马关条约>完全属不平等条约,违反国际法的一般准则,<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均为国际法意义上的有效条约,因此,"未定论"的逻辑前提和法理依据均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着重分析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贡献,阐述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作者认为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指引下,台湾终究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与境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实在"和最具普遍性的"社会存在",包含了现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是这些事实和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视域看,伴随科技融入经济系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功能的同时,形成了由经济社会科技化和科技经济社会化的双向互动所构成的现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与境.而从系统论角度考察,现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与境的形成是不同维度的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这些原因主要包括相对独立的现代科技体系结构是其"内在"根据;高度完善的现代科技社会建制是其组织基础和中介保障;现代经济社会对科技的需要以及相应的社会中介是其"外在"动因和社会保障;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双向互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的"大科学"运行与管理模式是其运行机制保障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现代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形成"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与境的复杂原因系统.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的科学研发与纳米产品的技术生产都不同程度的存有潜在风险,有效探寻纳米科技风险并澄明其法律规避对策成为纳米科技合宜性发展的关键.研究从纳米微粒的内部机体危害与纳米科技的外部环境危机来发掘纳米科技的潜在风险,并从自律范式的导出与他律范式的整合两个层面来省视纳米科技风险规避的理念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纳米材料的法制之源、纳米产品的法意之根与纳米认证认可制度的法理之路释义了纳米科技风险规避的法律对策,并对我国经济转型期中的纳米科技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现实的条件,通过"一国两制"的方式,香港、澳门已经回归,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将和平统一思想加以发展到较为完整、论证严密的系统化的新阶段."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台湾客家人"隐而不显"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并透过这一"隐性"特质来阐述台湾客家人所兴起的危机意识及其族群在这一危机中的反应,同时就客家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目的是增进我们对台湾客家族群现状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和认识客家运动发展的脉络与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墉是台湾当代著名的作家兼画家,其潜心创作的励志、处世系列散文小品在大陆创造了发行销售量的奇迹,对读者心灵产生了积极影响.特殊的人生历练、文化背景和艺术追求赋予了其散文小品文本特殊的意义.作为生活的思想者,其散文小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大俗世界里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颠覆和对人类"爱"的家园的守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