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武侠电影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蕴涵了浓郁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是国家的文化名片。武侠电影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对策是:武侠电影内容要根植于本土文化,注重传扬中华传统思想;武侠电影创作要注重影片质量,塑造国家正面形象;武侠电影传播要把握时代节奏,展现中国创新精神;武侠电影发行要拓宽渠道,树立武侠电影的品牌意识;武侠电影发展要渲染中国元素,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论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作者"胡金铨对武侠电影进行了全方位超越,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使武侠电影作为成熟的类型电影得到西方学界认可,由此奠定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地位.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可从三个维度加以全面审视:开创新武侠世纪的历史性超越,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美学超越,确立文史武侠叙述范式的类型电影超越.  相似文献   

3.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所独有的电影类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影迷的喜欢,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武为形式,以侠为核心的独特品格.新世纪之前的武侠电影,尽管在主题上有不同的选择,但是都较好地传达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侠义精神.新世纪之后武侠电影大浪潮由两股不同的力量组成,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武侠电影侠义精神的弱化,观众在电影院中所欣赏的“武侠电影”与他们心中的预期有差别.通过理清侠义精神慢慢弱化的原因,希望能够对武侠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后半期中国影坛兴起的武侠电影热,经过了一个从武侠片到武侠神怪片的发展过程。而无论是武侠片还是武侠神怪片,它在武侠叙事中透露出现实社会人生内涵和除暴安良、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其艺术表现的武侠、神怪与情爱的类型叙事等,都受到好莱坞电影的深刻影响。当然,中国早期武侠神怪片愈演愈烈的诲盗、诲淫、诲仙倾向也受到人们的尖锐批评。另一方面,武侠电影在摄制方面也大都借鉴好莱坞,其镜头画面光影的影像奇观拓展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第五次武侠电影创作浪潮中的新武侠电影的美学特色及其成因。新武侠电影把叙述故事放在次要位置,而更加注重视觉造型和营造意境。它摒弃了善恶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而采用更加灵活的叙述策略。在“侠”的内涵上,新武侠电影不再把“孝”和“义”当作侠客的最高伦理规范,而把侠客的“情”放大突出出来,作为行使动作暴力的依据。数码技术的发展是新武侠电影美学风格形成的物质条件,而国际国内受众对暴力的抵制和厌倦是新武侠电影淡化暴力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6.
面对好莱坞式的全球化挑战,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不仅不该被淡化,反而应更予以重视和关注。从亚洲电影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寻见民族文化审美的强大生命力。而中国电影美学中最基本的文化指向——“天人合一”与重视“教化”、“伦理”等,又是中国电影最具民族特征的重要资源。今天,中国电影要有更好的发展,也仍应继续强调民族尊严、时代特色和走向世界,这无疑也是当下中国电影审美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侠片中的神怪元素与电影高新技术的结合,催生了魔幻武侠电影,通过对武侠电影类型元素的继承而与武侠文化建立起关联。中国式魔幻武侠电影孕育的土壤是中国悠远的神话传统与"剑仙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神怪/武侠片热潮到当下中国魔幻武侠大片都在其中汲取资源,与域外魔幻片强调恒久的"善恶对立"主题相异,国产魔幻片也在本土慈悲世界观的宽恕包容和世俗化情爱母题中不断耕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剑:中国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及其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座展现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军事博物馆".从刀枪剑戟到长鞭棍棒,武侠电影中无不俱有.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它们不仅是杀人的利器,而且还是武侠电影中印证人物性格的重要标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置人于死地的利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人所用的工具,武侠电影中最顶尖的制胜之宝是人的精神力量,最锋利的杀人武器是看不见的心计--它比所有看得见的兵器都更锋利、更危险、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武侠电影是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它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和艺术手段,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伦理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审美心理等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演绎和阐释,从它刻意营造的影像奇观里传达出的是它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当代武侠电影暴力美学的渊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追求,其目的是消解暴力。受中国传统文学中暴力表达及暴力与侠义共存的江湖文化的影响,当代武侠电影显示出鲜明的暴力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的神圣化、伦理化,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喜剧化。当今电影创作有渲染暴力的趋势,无论从道德意义还是从美学意义讲,这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各色各样的华人形象、中国功夫、中国的风土人情,等等。好莱坞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有拼贴、移植和融合三个层次,建构的也是"美国式的中国文化形象",即"美国式的中国人物形象"和"美国式的中国国家形象"。好莱坞之所以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主要基于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占据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以及中国有着丰富的故事题材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字幕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影的大众娱乐特性决定了字幕翻译应以目的语观众的接受力为导向,准确地传递包括人物及相关文化信息在内的源信息。以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为个案进行研究,揭示字幕翻译中的交际翻译特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宋明时期出现的本体功夫思想与儒学心性学说相连,《庄子》中也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以《庄子》文本为依托,从道本论、体道论与境界论入手,探寻庄子哲学本体即功夫的关系,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是庄子"以天合天"的理想形态。庄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侦探小说本是外国的一种通俗小说类型,是训练人的思维的智力游戏,但在清末民初开始输入我国时,人们读出的却是"人权"与"科学"的内涵。不过这并不能遮蔽本土侦探小说与武侠小说合流、游走于公义与律法之间的文本事实。在侠义文化根深蒂固、律法制度很不健全的近现代中国,这大概是难以摆脱的宿命。  相似文献   

15.
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多种,但根本在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意修炼“三大功夫”,即丰富的学养、深入体察学情、优化的方法。而练就这“三大功夫”的不竭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是要具有坚定、炽热和持久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体现了西方人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对中国的一次新的认识,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意象,但面对众多熟悉的中国特色文化,中国观众却产生了陌生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商业需要、中国观众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粗浅认识、美国文化的大熔炉性质,这种文化同化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有益且比较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从粤港影视传媒中黄飞鸿、霍元甲、李小龙等,影视中舞狮、舞龙及采青斗胜的民间节庆文化中,发掘岭南珠三角地带民俗因子里的文化想像。致力于从非文本诗学角度来剖析黄飞鸿影视的审美趣味和承传文化精神变迁的心路历程,为初步建构关于非文本诗学提供新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特种兵题材影视剧近几年获得了观众的青睐,这源于一系列影片中蕴含的新时代英雄观。特种兵题材影视剧新时代英雄观的塑造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当下观众心理的需求。我国英雄题材影视剧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艺术性和价值性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有利于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特种兵题材影视剧逐渐成了塑造英雄形象的最重要手段。特种兵题材影视剧从个性塑造到群体刻画,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特种兵的精神内涵,起到了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有关理论解析影片<功夫熊猫>,影片中展示了诸多中国元素,构建的中国形象折射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社会需求和社会文化心理,这种创作诉求为当代中国文化界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发展,宋代出现了铜版印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印刷铜版便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印刷广告实物。针铺广告印刷铜版采用白兔捣药图形,文案翔实而简明,整个版面图文并茂。同时,针铺广告印刷铜版还蕴含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和铁杵磨针的寓言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