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 《中国藏学》2006,(4):95-99
影视人类学是以现代化的视听技术为主要科研手段的新兴学科。上世纪50至60年代引进到中国以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与藏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前,积极引进影视人类学,并逐步构建影视藏学,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藏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和逐步形成适应影视藏学的理论,大力培养有关的专业人材,为构建影视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49年前国内藏学研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学文献资料研究方面的文章,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几乎是个空白。辛亥革命以后,随着西方新文化、新思潮的传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对文献资料方面科学的整理和研究。作为边疆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藏学研究领域,文献资料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一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到1941年间,藏学方面的书评、资料研究、目录编制等方面的文章共约发表60篇左右。藏学文献资料整理或研究方面印刷成册的同期著述不易多见,其中吴丰培和丁实存先生的成果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浅谈藏学研究文献的馆藏建设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藏学研究文献馆藏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设和开发我国藏学文献的若干意见及对策,如建立藏学研究各专业文献馆藏数据库和藏学研究文献网络资源库,加强馆际合作,进一步提高藏学研究文献的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4.
周毛 《中国藏学》2011,(1):167-172
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是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藏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兴起和发展,对藏学文献资料的搜集、收藏、编辑、整理和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提供了基本保证。文章以综述的形式,回顾了新中国藏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过程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藏学界,日本人的藏学研究是令人不容忽视的,西方人能看懂日文的不多,因为日文中汉字太多了,至于从事藏学研究的西方人能看懂日文的就更寥若晨星了。中国藏学界对于日本藏学界的成果是比较注意的,翻译介绍也比较及时。下面,我们对日本考察及研究西藏的历史作一概述。人们也许很难想到,早在公元8世纪上半叶,日本人就与吐蕃人有了接触。《续日本记》卷十九、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六年正月)丙寅条有遣唐副使大伴宿弥古麻吕的返朝报告,内记载:“古麻吕奏曰:‘大唐天宝十二载(753),岁次癸巳,正月朔癸卯。  相似文献   

6.
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多元化是目前世界的总体特点,也是藏学研究的大背景特点。全球化背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藏学研究产生了近乎本质的变化:其一,以前的藏学研究相对封闭,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已逐步走向开放;其二,以前的藏学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突出,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在这些方面均有突破;其三,以前的藏学研究手段(尤其是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落后,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可以说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四,以前的藏学研究学科研究领域相对狭小,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几乎已涉及了所有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通读江泽民同志有关西藏工作的19篇论述的基础上,联系藏学研究工作实际,从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实践经验、重大创新和藏学研究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江泽民文选》中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藏族历史研究是国际藏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相关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藏学研究领域之一。自新中国建立以来,藏族历史研究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基础资料的大规模搜集整理到专题史、通史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可以说藏族史研究一直是我国藏学研究的最强领域之一。《西藏通史》无论从字数、卷数、参与作者人数、史料运用、体例设计、涉猎内容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人,可以说是集大成  相似文献   

9.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看 ,藏文古籍文献 ,包括吐蕃早期文献、吐蕃以后的佛教典籍和藏文历史档案。藏文古籍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责任系统地介绍藏文古籍文献的概况及整理、出版和研究动态 ,是藏文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白玛措 《民族学刊》2014,5(2):28-35,117
纽约国际藏传佛教文献中心的创始人——藏学家金·史密斯(E.GeneSmith)先生毕生致力于藏学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身后更是慷慨地将其所收藏的藏学文献赠予了西南民族大学。金·史密斯先生对当代藏学的贡献一方面表现在他所建立的藏学文献数据库,打开了西方藏学研究者经典阅读和运用的新视野;另一方面是金·史密斯先生对藏文典籍的渊博知识和深度研究,启发了一批又一批的藏学家和藏学爱好者。国际藏学家认为“金之后”藏学发展应以文献数字化开拓西方藏学研究新起点,发展西方传统经文分析方法,更注重文献的解读与文献形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