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国初年,随着国民主权意识的觉醒和帝国主义入侵的加深,国民外交运动空前高涨。在抵制二十一条的国民外交运动中,从集会、演说、以及传单的印制和散发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这次运动的社会启蒙意义,这是此起彼伏的民初国民外交运动的最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并且因其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而呈现出多种特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国民走出国门移民到世界各地。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之间联系的不断密切,中国形成了三次巨大的国际移民潮。中国的国际移民现象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女的启蒙和觉醒是特别艰难的,妇女走出国门就更加艰难了。但是,艰难并不意味着无望;冲破阻碍克服困难方显出中华女性的崇高和优秀。单士厘便是中国近代走出国门并能用著述表明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第一位知识女性。一单士厘出国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其出国...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网络大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异军突起”,而且“风景独好”,在国内本土形成了关于“互联网+”的巨大产业链,同时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国“网文热”。从跨文化视角对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文学“走出国门”面临的问题,并发起了对未来的展望,抛砖引玉,期望引发对网络文学“走出去”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包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西方学者,他的译作不仅忠实于原作,而且翻译策略灵活变通,推动了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国门,实现了中西不同文化的融合。本文从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内涵,文本的选择和翻译原则的角度,对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介入与翻译文本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家非遗项目河北省藁城市"耿村故事"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瑰宝。为了进一步推动其走出国门,加强海外对它的了解,有必要弥补目前英译本的缺失。考虑到耿村故事所涉题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题材,从神话、人物传说、四大传说、佛道传说、风俗习惯、寓言、笑话与生活故事等六个层面系统地探讨其英译策略,强调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翻译成册并出版,推动耿村故事走出国门,成为源自当代中国、风靡全世界的"一千零一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张德彝前后八次出洋,旅居海外27年.他对"国家以教务、学问为重"的认识格外深刻,他对西方文化教育,特别是对近代西方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教育受众的普及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都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考量,他的这些认识有力的推动了近代中国科技文化教育层面的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9.
刘湛恩是抗战期间为国牺牲的唯一的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上海国际友谊社等多个民间国际组织,接待了包括孟禄、泰戈尔、范朋克、莫列德等在内的诸多外国友人,更多次出席国际会议,是1920—1930年代上海国际交流领域的弄潮儿、国民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湛恩坚持留守上海,一方面继续领导沪江大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抗战的国际宣传,坚决拒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教育部长之职。导致刘湛恩被敌伪暗杀的原因之一正是他在国民外交尤其是关于抗战的国际宣传方面的重要作为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而展开的中国画大讨论,唤醒了一代中国画家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变革意识。在这种变革中,有一批画家转向实验水墨,把水墨媒材作为现代绘画的中国符号予以观念性的重组;还有一批画家走出国门,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反观中国画的发展。画家周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奔赴欧洲,成为那个年代追寻文化梦想的践行者之一。在欧洲生活了20多年,用他的活来说:"他是因艺术走出国门,这其中有苦恼也有快乐,有失意也有成功。"但无论怎样,他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中国文化人的心境和思考方式,对待艺术和理解西方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和平演变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肯尼迪政府时期是实施这种政策的重要阶段。文章从介绍肯尼迪对华和平演变思想入手,重点论述了他以大陆逃港者这一所谓"难民问题"为由对华采取人权外交,试图挑起中国内乱,和平演变中国。中国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正是由于肯尼迪政府依旧采取对华敌视态度,加之中美两国对人权的不同理解,肯尼迪尽管有改变前任僵硬对华政策的考虑,但两国紧张关系却未能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交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在我国对外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发现,政协外交不同于政府外交,不属于议会外交,与纯民间外交也有所不同,而亦官亦民正是政协外交的特性。应充分发挥政协外交亦官亦民之特性,使人民政协在我国公共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术界比较系统地考察了“9.11”事件后的中美关系,包括分析了“9.11”事件以来中美关系的积极方面和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美关系有望继续保持合作的前景及其制约因素和仍将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美国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总的来说是比较客观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当然,美国学术界在上述探讨过程中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历程中 ,基辛格不仅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启者 ,而且是中美关系三十年来稳定发展的维护者。如果说作为中美接近战略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基辛格更多的从美国外交战略的需要出发 ,那么作为此后三十多年中美友好的提倡者 ,基辛格就很大程度上是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出发。他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自制特征 ,这与其早年学术生涯中形成的历史哲学理念有相当的契合。本文试图从基辛格的中国文化理念的角度对其三十年来的美国对华战略主张作一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认识并理解中美各自的民族性格,如中国的群体意识、美国的个体意识,中国人的中和意识与美国人的竞争意识,探寻形成各自性格特点的文化渊源,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季邑 《国际论坛》2012,(6):34-38,78
美国学术界较系统考察了2007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包括分析此段时间中美关系的积极方面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中美关系的前景及其制约因素和仍将继续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中美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美国学术界这些研究总的来说比较客观并具有积极意义。当然,美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亦有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差额的形成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通过形成中美贸易差额的商品构成发现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制造业贸易,中美制造业贸易顺差与中美贸易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同比增长,而这一时期70%的FDI投资于制造业,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投资额居前列。可知中美贸易失衡与中国在这一时期承接日韩两国产业转移具相关性,从制造业角度对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新约》的酝酿促使美国约束驻华士兵犯罪,并经国民政府单边许诺,于1942年事实上确立专属管辖权。《新约》谈判期间,双方认为驻华美军司法管辖权与废除治外法权无关,加之担心影响《新约》的积极意义,遂将其条约追认推迟到《新约》缔结后完成。战时驻华美军专属管辖权符合当时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并非《新约》的倒退、治外法权的复活,但由于美国军事司法体制的缺陷以及中方干预权的缺位,美兵犯罪非但无法根治,反而加重了中美关系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影响当今及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系是当今及未来国际关系中极为敏感而又举足轻重的大国关系之一,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双方在经贸问题、反恐问题、人权及台湾问题等方面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也有着明显的分岐。中美双方能否积极扩大合作,尽力缩小分歧,将直接影响到当今及未来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美国实行了针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而排华政策对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及华人社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华人入籍、人口增长、与美国社会的融合、经济结构、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