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声字的表音功能测定值是说明汉字的一个基本数据.周有光先生曾对汉字的表音功能作过测定,但是,他所采用的方法大可商榷.其一,汉字的表音功能是通过字形结构体现出来的.汉字只有形声字有声符,因此,测查汉字的表音功能,只能以形声字为对象.把象形、指事、会意字都拉入测查范围,在理论上会造成混乱,在实践上没有意义.其二,周先生“把汉字部首以外的半边一概视作声旁”,混淆了部首和形符两个概念.部首是字词典中作为查字依据的部分,而形符则是形声字中的表义符号,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交叉的,不是重合的.周先生这样  相似文献   

2.
汉字作为一个文字系统,其性质是由其基本单位的性质决定的。本文借鉴"字素论",认为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字素。汉字字素可分为表意字素和表音字素两类,研究汉字的性质就是要深入研究表意字素的表意方式和表音字素的表音方式。对汉字表意方式和表音方式的认识,必须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字的比较来深化。  相似文献   

3.
从"字本位"理论出发,抓住汉字形、音、义一体三相的特征,重新审视"字"——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本质,以字为基点,充分利用汉字的理据性和汉字形符、声符的表义表音作用,以期更好地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汉字可谓世界文字大观园里独特的一景。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量可以用无限来形容;拼音文字几乎不存在文字教学问题,而汉字花费几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全部掌握;拼音文字本身表音,由其构成的词素以上的各级语言片段观其形而知其音、解其意,汉字本身不表音,由其构成的各级单位也都不表音,不仅每个字从形体(复杂程度大家都清楚)到语音到意义都要逐一学习记忆,还要把形、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在编排、释义中充分运用了"六书"理论,并开创了"据形系联"的部首归字法。文章在对248个糸部字进行结构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又着重从意符表义、声符表音和声符表义情况对糸部字字符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此发现,糸部字可分别归入六书的会意、形声两大类,并且形声字在糸部字中所占比例最大,且部分字体的义符、声符具有相关意义和编码,声符也不只单纯表音,同时也和意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汉字创始以来,对汉语语音的研究,明显地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走着两条不同的研究道路。一、对语音音系自身的研究与应用从汉字的造字和应用来看,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造字法,以象形为基础,所创造的汉字一般讲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在“象形”“指事”“会意”中有音。假借摆脱了汉字形体表义的束缚,使汉字走上了表音的道路。假借字(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同音通假)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汉语中的同音字和音近字,对语音的表义功能的深刻认识。形声造字法,是自觉地运用汉字的表义功能和表音功  相似文献   

8.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文字使用方面特有的现象,越是往上古,这种现象就越多.通假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汉字的书写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汉字中,就是汉字的表音倾向和表意倾向的矛盾.早期的汉字,不少是象形字、指事字、合意字,它们的字体本身只表意而不表音,后来形声字大量出现了,它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两汉时期形声字己占汉字的绝大多数,表意倾向和表音倾向的矛盾在汉字这样的体系中己得到尽可  相似文献   

9.
传统"六书"说仍可应用于当前的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具体做法是:利用象形字形似画面、字形直接表义的特点,结合汉字古代形体,丰富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指事字具有构形符号的特点,讲明汉字造意,提高小学生的观察思辨能力;利用会意字会合两形(或多形)表达新义的特点,挖掘构字理据,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利用形声字形符表义、声符表音的特点,串联字族,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字偏旁形音义的历史演变周利璋偏旁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古人把合体字的左边称为“偏”,右边称为“旁”,今人则统指合体字的左右、上下、内外为偏旁。偏旁从功能上分,有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种。由于汉字的历史悠久,字体经过了从甲骨文到草、楷、行的演变,所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表音、表意功能的角度考察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首次提出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应分为意符字、意音字、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四类。  相似文献   

12.
同符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部件构成的字,如“从”字等。从商代甲骨文到现行汉字,这类字一直存在着。本文着重讨论了同符合体字的形音义关系,分析了它们繁简无别,同符异构,同源及其他各种意义条例.同符合体字了形音义关字,具有见形知义的优点,也有表音不明确的缺点,笔者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符合体字衰落的趋势,具体而微地反映了会意字逐渐为形声字所取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密切相关。一个汉字既表示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词。研究古今字就必须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本文试对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的形音义关系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古今字。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识字法有很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识字法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汉字难”的问题,但往往使人有时不知某字到底应该用哪一种。本文主张用“字理识字法”统帅其他识字法。“字理”为主,其他为辅,融成一套完整的汉字识字法。“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200来个基本字构成的。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拼音文字单纯表音,汉字却能同时表音示义,因而具有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现代汉字较古代汉字而言在形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义与字形、字音之间依然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科学认识将有助于人们高速高效地学习和使用汉字,所以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在汉语识字教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形音义一般是密合的,构形重意合,字和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同一性,而且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有声符表音,这种构形上的优势是汉字文化区域的形成,汉语词汇不难掌握以及汉字迄今没有走拼音化道路的重要原因;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点之一,但由此把汉字称为表意文字却失之偏颇,因为此说没有反应汉字构形的多重本质属性,汉字应该是在以事物形体揭示词义的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象形、形声、假借三类而以形声文字为主的语素文字兼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17.
元代以来,西方传教士陆续到中国来传播西方宗教。为了传教,传教士必须学会中国的语言,而中国的汉字不能表音或不能正确表音,各地方言土语又妨碍着汉字的正确读音,用他们熟悉的拉丁字母(即罗马字母)记录和拼写中国话,是他们最容易想到和做到的事情。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表意文字,已基本上被人们所肯定,,这主要是因为汉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语音不直接发生关系。其实表意文字并不是不表音,只不过不能用简单的符号精确地表音,而是用众多的表意符号逐一表现汉语中各词的声音,所以大凡持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观点的人都没有忽视汉字的表音因素。有人曾提出汉字是“意音”文字、“形声制”文字等说法,我们姑且撇开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不论,单从这些说法中,至少可以看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表意性音节文字。在历史发展中,汉字有两种趋势:既表意又表音,总的趋势是表音化,既趋繁又趋简,总的趋势是简化。(一)在来源上,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它的古老历史跟著名的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相媲美。汉字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到了甲骨时代(公元前17——11世纪),汉字已经是一种很发达的文字了。从那时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发展到许慎写作《说文解字》的  相似文献   

20.
“得”字极耐人寻味,它典型地反映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具有深层次的内涵与民族心理的特点,显示了汉字声旁本身就有表意功能,它优于西方的单纯表音的拼音字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