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到广泛关注。调查显示,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较明确,组织架构较完善,服务规范,在发放农户贷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经营成本高、吸收存款困难、融资渠道窄、缺少竞争优势、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江苏省52个县域金融机构以及120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t和ATE模型以村镇银行为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农户信贷可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存贷款差额是影响村镇银行网点分布的重要因素;第一产业产值也显著影响村镇银行的网点布局,表明江苏省村镇银行网点布局兼顾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扶农责任;同时,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信贷可获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村镇银行运营优势与突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积极变化及其广泛的发展空间。虽然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但相信随着村镇银行网点的增加,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公信力的提高,链条短、决策快、低利率、无包袱等优势的凸显,村镇银行必将发展成为一支有活力、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生力军,为“三农”金融服务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2):144-15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2008-2013年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对区域全国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的不同影响,对是否改善区域金融体系功能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的市场进入增加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提高了区域储蓄率水平,但在改善区域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小额贷款公司则把地方性金融机构储蓄存款转移成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对公存款,同时显著增加了全国性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监管部门应适当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激励政策,尤其鼓励在乡镇区域设立机构,并激励村镇银行将工作重心由负债业务转向资产业务,以有效改善区域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阳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增加朝阳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多元化、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朝阳村镇银行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制约因素,应该从加强风险管控、加大金融创新等方面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衡量村镇银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志是农村内部合理的金融竞争机制是否建立,农村金融抑制状况是否因此得到明显缓解,农民能否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而非村镇银行自身发展规模得到了多少扩大,营业网点有了多大程度的增加.村镇银行的产生触动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使区域内现存的正规金融机构受到震动,增强了其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有利于警醒正规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促进正规金融系统深化改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立村镇银行是我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举措,村镇银行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再拘泥于体制内的修修补补,开始寻求体制外的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经营现状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透彻的分析,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适合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激活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良性循环,村镇银行与"三农"共生共存,实现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约束与深化:我国村镇银行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改革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村镇银行应运而生,但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致使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也面临各种约束.我国需要结合农村金融的现状,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支农的效应,创造性地展开业务经营.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吉林地区已设立村镇银行的行政县(乡)进行典型调查研究,从农户融资行为的视角,分析村镇银行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村镇银行全新的发展模式,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三农,带动地方经济,实现农民致富与村镇银行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村镇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质改革的产物。村镇银行在获得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本金问题、担保问题和金融产品创新限制着村镇银行的发展。从分析首家村镇银行的角度出发,试图构建政府、村镇银行、农户的三元机制以突破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认为改进民营企业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战略角度着力思考,同时认为要从实践角度加强实施,提出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成立企业集团内部结算中心的同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建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新模式等九个方面的改进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乡镇财政现状看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快农村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许多乡镇(包括发达地区的某些乡镇)债台高筑,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财政赤字和负债令人惊异,日常工作的运转几乎难以维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政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走出乡镇财政困境,巩固乡镇政权和加快农村发展,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应有之义。乡镇财政与政权建设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解决问题要靠经济发展,同时要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本文在一个基础性的均衡分析框架内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选择作了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深入研究宁夏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成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扩大资金来源,增加资金供给;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加强金融机构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加快农业保险改革步伐;创新非正式(农村民间金融)金融投入;建设农村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贷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域范围内,以农村金融组织为中介的货币借贷行为。在此以农村信贷制度为研究对象,介绍我国农村信贷制度的现状,从中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贷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年以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一直都是中国政府、银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也始终是中国金融问题得以解决的核心。文章阐述了经济效益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涵义,建立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并进行了相应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他们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获得金融支持的困境。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措施: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规范的农村信用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还不能很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尤其是农村信贷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遏制资金外流、开发信贷创新产品、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创新担保方式等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掣肘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认真剖析农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制定支农优惠政策,在组织机构、担保抵押、保险机制和存款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新农村的建设打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平台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謇为了推动近代实业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权益,主张建立近代银行,实现金融体制的现代化.他提出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应当走系统化、股份化、法制化和渐进化的道路,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金融现代化理念.张謇金融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产业资本的运作,还涉及投资参股和设立近代银行.张謇关于现代金融体制的设想及其初步尝试,虽然受近代国情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却是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充分体现,对当今社会也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