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锋 《决策探索》2010,(5):40-41
喝的是酒,喷的是口水,讲的是关系,办的是事情。 酒是用来吃的,亲朋好友也是用来吃的。酒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只是农业社会的温情酒意,已蜕变为犀利的“攻关”工具。  相似文献   

2.
当下官场,不仅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酒不仅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酒并未使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  相似文献   

3.
王镜轮 《领导文萃》2007,(12):165-165
饮酒与吃饭不同,饮酒有另外一种境界。 宋时,翰林学士钱明逸待客,必先问:“是吃酒,还是吃筵席?”吃酒和吃筵席不能混同。吃筵席时,客人不限,筵席上也有酒,边喝酒边吃菜,人声喧闹。吃酒就是单吃酒,来客三五人,酒数斗,每人瓷盏一只,青盐几粒。  相似文献   

4.
“圈地运动”与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买卖过程可以被视为交易互利的行为。但是“圈地”不是买卖交易 ,而是“强占” ;“圈地”行为主要不是经济行为 ,而是武力行为。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除了武力之外 ,还有文化因素 :清教精神为“圈地运动”注入了“最优配置土地”的动力。值得指出的是 ,在英国这些被圈的地不是已耕地 ,而是非农耕的公地。这些公地被圈占之后用来养羊 ,周边农民就断绝了柴薪、野菜、放牧及其他非农耕的自然资源 ,不少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进城打工。因此 ,有了“羊吃人”的说法。[1]在英国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登记 ,直到1925年的…  相似文献   

5.
佚名 《秘书之友》2010,(4):39-39
存在问题:好吃饭,好聊天,好偷菜,好喝酒。 分析原因:饭好吃,天好聊,菜好偷,酒好喝。 总结经验:吃饭好,聊天好,偷菜好,喝酒好。 整改措施:饭吃好,天聊好,菜偷好,酒喝好。 努力方向:吃好饭,聊好天,偷好菜,喝好酒。  相似文献   

6.
酒是前啜,桌是后啜。酒和桌构成中国人精神与话语交流的阵地,也是面临各种社会压力的逃避之所。王朔在《新狂人日记》中描述过一个叫三哥的,大家每天都顶着三哥的名目吃饭:周一,三哥要去天津了;周二,三哥又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应邀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作了题为筷子与筷子文化圈的学术演讲。他认为,筷子一开始是用来搅拌的,后来变成两支就可以用来吃菜。这在《礼记》中也有说明:羹之有菜者用  相似文献   

8.
土酒     
正领导第一次来月镜乡,乡党委书记岳明没有安排在乡里最好的月明楼吃饭,也没有安排在乡食堂,而是带领导去了桃花源村吃农家饭。他对领导说,请领导去吃吃农家自养的跑山鸡,喝喝农家自酿的土酒,既原生态又不违规。那顿晚餐,领导吃得非常满意,特别是农家自酿的土酒,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酒微微泛黄,感觉有些年份,一点不辣口,有种清香,喝下去后余味持久,一点不上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间酒肆,隔壁住着好几个酒徒。酒徒竟偷酒喝,偷酒的方法是凿壁成穴,以管入酒缸而吸饮之。他们轮流吸饮,每天夜晚都是如此。有一天,酒肆老板发现,但不动声色,入夜于置酒缸之处改置小便桶,内中便溺洋溢。夜深人静,酒徒又来吮饮,争先恐后。甲尽力一吸,饱尝异味,刚要声张,旋思我若独自吃亏,岂不太冤枉?有亏大家吃。于是  相似文献   

10.
酒文化浅析     
王翠景 《经营管理者》2013,(23):336-336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康永盛世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决策》2014,(5):I0010-I0011
中国历史浩浩荡荡,犹如滚滚长江,又如滔滔黄河,上下五千年,奔流不息,生命不止。 在这浩荡的历史中,总有一些东西始终传承,至今仍被人们视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的载体,甚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其中既包括"龙",也包括"酒"。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因此,中国号称"龙的国度",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酒被称为中国人的精气神,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民间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之说。  相似文献   

12.
时政漫画     
《决策》2009,(5):6-6
驻京办的尴尬 河南两家驻京办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茅台酒,准备用来招待客人。但客人饮用该批茅台时,发现这批酒的口味不对。经过鉴定,这批酒均为假酒。事件曝光后,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人们关注的并不是假酒,却是质疑其背后驻京办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3.
酒事     
正李斯好酒,每次喝酒没有半斤八两都不过瘾。李斯是局长,所喝的酒都不会是普通的酒,自己掏钱买肯定不现实,所以,但凡有人送酒,李斯一般都会收下,基本属于来者不拒。这不算秘密,大家都知道。送礼这事得投其所好,所以很多找李斯办事的人,便给李斯送酒。都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李斯喝了人家的酒,自然得替人办事,这顺理成章。不过,有人得利,便会有人利益受损,或者没有得利,所以,有人写了封举报信到上级主管部门,告李斯收受名酒,变相受贿,而且是实名举报。  相似文献   

14.
六脉神剑汤     
我承认,酒喝多了会醉,但是醉酒也很爽。五六杯落肚,印堂发红,胸口发热,后脑勺发麻,渐渐吃什么都香,喝什么都甜,瞧谁都像亲哥亲妹。  相似文献   

15.
浅论《孔乙己》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孔乙己》的社会背景展现方式及意义探讨"鲁镇的酒店的格局……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做工的人……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没有好  相似文献   

16.
<正> 无酒不成宴。 国人素来与酒有不解之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文化占有重要一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些千古绝句,古往今来,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骚客。 如今“酒文化”演绎成了“酒经济”。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酒产量只有16万吨,其中白酒仅有11万吨,到了1994年酒产量达2331万吨,其中白酒达651万吨,转眼到了1997年白酒产量高达708.68万吨。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我国酿酒工业  相似文献   

17.
正听说县长要来敬老院检查工作,敬老院院长就对食堂厨师说,今天中午多弄几个菜,搞丰盛一点,要有鱼、肉、鸡,三荤一素,汤嘛,我看就来个老鸭香菇汤,另外每桌还要放一瓶好酒,让老人们放开肚皮吃一顿,吃得开开心心。开饭了,老人们个个欢天喜地,像过大年一样,他们吃得狼吞虎咽、满口流油。酒足饭饱的时候,县长来到  相似文献   

18.
买单     
正老张外地的大学同学来他居住的城市开会,晚上老张又找了几个当地的同学,在市里一家饭店宴请外地来的同学。酒到半酣,老张又点了几个好菜,要了两瓶好酒,大手一挥说,大家尽情地吃、尽情地喝,我找人给咱们买单。包间手机信号不好,老张来到走廊拨通了教育局李处长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9,(18):36-38
“勒紧腰带过日子”被用来形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其实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束缚中国经济的腰带是高储蓄率、低消费率。这是一条坚硬的腰带.坚硬到能要中国经济的命。  相似文献   

20.
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喝酒可大俗可大雅,可论国是可谈风月,可攀交情可见性情,可怡情可乱性,可养生可伤身,可豪饮可小酌,只是不可无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