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角度出发,对死亡这一永恒的话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和日常看法的精辟见解。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向死存在”这一著名命题,区分“非本真的向死存在”和“本真的向死存在”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通过“先行到死”的生存方式以及良知、决心的帮助,此在克服了沉沦和异化,在“向死存在”中实现了本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人作为向死而在的存在物,其有限性始终呼唤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对终极关怀的探求过程也就是人类意识达于精神自觉的文明创造过程。黑格尔把这一过程区分为艺术、宗教、哲学三个领域,并毫不怀疑地把人的终极关怀赋予哲学的"理性之光"。但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过程本身走着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理性之光在力图把终极关怀完全纳入自身怀抱的同时却表明它本身就是和虚无相伴而生的过程。尼采用"上帝死了"最先宣布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来临,然而无论是尼采的宣告还是海德格尔的后续解读都不是要给人类指出一条最终克服虚无主义的道路,而只是表明有限存在的人在面临决断时的勇气。这表明的正是人作为向死而在的存在者和他的终极关怀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3.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4.
死亡问题保证了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作为解答存在论问题基础的此在的阐释的源始性,是基础存在论的重要环节。死亡使此在摆脱异化状态获得向死的自由。死亡通过畏这种基本的现身情态开展出此在的生存,从而借此在之领会而对存在的意义问题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存在与时间》中的人之此在具有“双重身份”,它是诸存在物中的一种存在物,同时又是能够“去存在”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把这种“双重身份”称为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这个“之间”表明此在在存在者状态和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体现了此在与存在具有某种相互需要的复杂关系,也揭示了此在逃避自己的存在而沉沦在世的根本原因。由此,存在不再是形而上学之崇高的思想对象,而体现为此在在其日常生活之生存活动中对自己的存在的开展,其中的关键在于此在如何能够作为可能性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讨论了“上帝之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考察存在哲学的焦虑观,并分析走出“上帝之死”所造成的虚无主义之可能的路数。  相似文献   

7.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迥异: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是存在主义大师;但是异化思想是理解他们的共同钥匙。不过,他们关于异化的含义、根源和超越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上帝之死作为一种哲学事件,并非尼采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传统形而上学延伸的必然后果。海德格尔将尼采对该事件的描述与刻画置于价值论领域,并进一步将其延伸到存在论领域,两者的解读也有契合与分殊之处。尼采和海德格尔均以上帝意指超感性世界,并将其与形而上学缠结在一起,因而上帝之死的根源在于形而上学本身。尼采认为,上帝之死是因其面对丑恶之无能、救赎之无望而远离在场;在海德格尔看来,上帝之死是主体世俗性对上帝神圣性的僭越。  相似文献   

11.
嵇康生逢魏晋乱世,在“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不违乎道”的形上追求中,渴望达到“任逍遥”的精神境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却提出主体应在“畏死”的设定下拯救自身于俗世的“沉沦”之域,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共在”的现实世界,才可在“返乡”之终途走向“主体澄明”之境。二人的形上追求与栖居选择异同共具。嵇康直面死亡的从容与海德格尔畏死而生的超越使“向死而生”被证明为哲学的永恒。  相似文献   

12.
近代德国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他一生都把“存在”问题作为自己沉思的主题 ,而对“无”的哲学思考更使他的哲学学说显出非同一般的哲学视角。文章将从他的有无之辩谈起 ,会通中西学问 ,把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庄的哲学思想进行相互阐释 ,在挖掘这两大哲学体系中所深蕴的思想宝藏的同时 ,力图寻找出中西哲学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阐述陶渊明存在方式的特征--"委心"与"委运",即一切听凭造化因任自然,率性而动了无矫饰,任情而行不待安排,任其真性流行,还人生以自在.能"委心"且能"委运"就做到了"任真","任真"是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同时完成,并因之使他成为一个本真存在的人.  相似文献   

14.
阐述陶渊明存在方式的特征——“委心”与“委运”,即一切听凭造化因任自然,率性而动了无矫饰,任情而行不待安排,任其真性流行,还人生以自在。能“委心”且能“委运”就做到了“任真”,“任真”是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同时完成,并因之使他成为一个本真存在的人。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为了探寻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体证工夫和施教方法.静坐即是他继"知行合一"学说之后,针对学者实存状况提出的一种证道入手工夫.静定工夫既需要"事上磨练"即社会人生的具体实践作补充,但其本身也可在默一澄心与省察克治等诸多方面同时双管齐下,以达到扫除私欲,直契形上本体的目的.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更有经典的权威依据,王阳明还重新诠释了<大学>的有关章句或辞语,认为诚意乃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并将颇有认识论特点的向外格物逆转为更具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向内"正心".无论是深入心性本源寻找生命成长的主观动因,或是依据经典重新诠释以求客观印证,他最终的理想都是亲证亲历形上道德理境,使每一个体及人类整体的生命获得真实可靠的永久安顿.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基于“心外无物”的存在,而此存在的分裂则是造成知行二分的原因。就知行本体言,“知”是作为万物本体之良知明觉的发见,并且因心物一体之故,良知明觉之发见亦即存在之开显;“行”包括人之意念与身行,但因意念、身行与万物之存在一体不分,故“行”实指向良知之开显或存在之开显。因此,“知”与“行”皆为良知在时间中的开显,是同一存在的不同面向。就功夫言,“知”指体知良知,“行”指开显良知。因为良知非存在又与存在不分,且心物一体之真实存在没有主客之分,故知良知即开显良知为一体性的存在而抵达良知。因此,“知行”是一个致良知功夫的两个方面,二者皆指开显良知为真实的存在,即一体性地“存—在”是知行合一功夫的本然。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两位著名思想家。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位德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了深刻的、令世人震惊的思考,不过由于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后来在政治上的对立,使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争论,而很少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连续性。然而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绝不单单是文字上的藕合。深入分析他们的技术思想,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其理论基础又有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都认为存在与无是同一的,但若仔细加以深究,就会发现他们的论题名同而实异。这两位思想家之间仍然存在着根本性的歧异。黑格尔虽然洞见到了存在与无的同一性,但由于他未能就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来思考存在,故而他的这个命题、乃至整个存在论仍然置身在形而上学的建制之中。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无之同一性来自于存在论差异,因此他不仅基本澄清了形而上学的本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