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它肯定了亲属之间相互隐匿罪行的正当性,符合中国古代礼法并用的律法特点。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权利的维护,法律成为维权最重要的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如果将"亲亲相隐"法制化,则意味着,在现代法律中血缘亲情将成为能够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因素。如此一来,司法何以体现公正,如何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将"亲亲相隐"法制化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南朝诗歌的艺术走向,以秀句、秀象、秀境的形成为典型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其概括为“句之独拔”、“象之卓绝”、“境之浑融”,这一理论表述与创作实践的相辅相成,是对南朝诗风新动向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3.
王东在《<水经注>词语拾零》中指出“秀”有“高出、特出”义。通过全面查检《汉语大词典》以及详细分析《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含“秀”的词条,笔者发现其中有部分含“秀”的词条忽视了“秀”有“高出、特出”义,释义未确,旨在纠正其错误。  相似文献   

4.
孙霞 《小康生活》2005,(7):45-45
家住黑龙江宁安的高波,中专毕业分配到一家修造厂,去年春节,高波的表哥从韩国打工回来,邀请他去做客。席上表哥取出一个纸杯,到饮水机跟前接了一杯白水。哥俩说着话,高波觉得口渴就端起纸杯喝上一口,令他惊异的是,杯子里的白开水飘散着茶香!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核心层,广播电视服务在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服务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圳卫视推出的大型综艺节目“年代秀”荣获了2011年“中国年度掌声奖”,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对“年代秀”的栏目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该栏目的文化特色、成功原因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产业的启示,能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时钥 《今日南国》2014,(11):38-38
人急功近利,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为了让芸芸众生对自己如神一般仰慕.自矜自夸,趾高气扬,著书立说,都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可是很了不起的.这样赢得的只是个人在不懈宣传下,人们对自己的关注罢了,仰慕与否,还得细细探究一番. 真实的沉默,隐于人潮之后,却仍不放弃努力研究,抛却骚动人心的追捧,做到为人所尊敬,才是高贵的.这正是“隐”.  相似文献   

9.
张聪 《社区》2014,(24):31-31
“结婚50年的是金婚,叔叔阿姨你们已经结婚63年,现在是钻石婚,真是太让人羡慕了等下一定要好好给你们拍张照。”刚结婚不久的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中亚北路街道桥东社区的工作人员金迪莎拿着婚龄纪念表在帮两位老人算结婚纪念日,祝贺的同时还向老人间起婚姻长久的“秘诀”。  相似文献   

10.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600字以上,时间90分钟。 技法点拨 “议事”类作文的实践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考场作文字数的限制以及阅卷时老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读懂、读通乃至准确地把握学生作文主题的特点,学生必须学会通过议论抒情,深化文章主题,点睛明意,这在结尾部分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下流行的"秀"字的概括描写,探讨了"秀"字的多种新义,"秀"字出现的格式,并论述了"秀"字新义得以流行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皇阿玛"张铁林受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目前已经开始工作。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皇阿玛当院长"事件虽然尘埃落定,但关于名人与高校应否"联姻"的争论尚未结束:高校聘请名人当教授,是教学需要还是为了装点门面?名人进高校,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娱乐圈外的另一场"秀"?  相似文献   

14.
历代以"秀"评王维诗者颇多,"秀"要求诗作精警、自然、秀丽。王维诗不仅多有"秀"句,并且诗风也秀丽雅致。这些"秀"句,在意象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音响的描摹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具有状物精妙、句中有人的特点;其诗风的秀丽,美秀、隐秀兼备,这与诗人的巧妙构思和随意挥写是分不开的。王维诗之"秀"与其人之"秀"互为成就。  相似文献   

15.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16.
把我国古代的"亲属容隐"制度置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性、心理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语境中进行考察,探究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在当时的合理性,进而考察导致该制度产生、存续的要素在当代的存在状况,及其在当代被赋予的人权和正义价值,最终得出结论:该制度在当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理应被吸纳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行程一直都有惊无险。然而现在,危急关头就要来临,一旦被捕便意味着死亡,给加西亚送信的使命也将功亏一溃。罗文中尉知道:这次任务中最为严峻的时刻到了!”  相似文献   

19.
画龙点睛     
《神异记》载:“张僧繇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也记载: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画)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睛,每每‘点睛即飞去’。”后来用画龙点睛比喻作文在关键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传出全篇灵魂。  相似文献   

20.
王蒙 《社区》2011,(32):54-54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工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