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此文为孔繁信所撰,载《东岳论丛》一九八八年第四期.文章对《西厢记》的作者到底是关汉卿所作,还是关汉卿作王实甫续,还是王作关续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西厢记》的原作者是关汉卿,今传本《西厢记》是“关作王修”.文章说,明代前期关汉卿作《西厢记》的说法极为流行。文章据清人施国祁《礼耕堂丛说》、毛西河《论定参释本西厢记》、明王骥德《新校法古本西厢记考》题释、明张羽关氏春秋(即关作《两厢记》)为证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明清《西厢记》批评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它以进步的主题、生动的形象、恢宏的结构、华美的曲辞赢得了明清批评家的普遍赞赏和高度评价。他们不仅在《西厢记》的全面感悟中作出点滴赏评,而且还紧紧围绕作品进行系统评点;他们或者阐幽发微,力图—一挖掘《西厢记》的内在意蕴,或者借评《西厢记》,阐述自己的哲学见解,人生理想;他们对《西厢记》进行修订改造,或求合于事理,或求适于表演。各各不;司的视角透视,使明清《西厢记}}批评呈现出丰富繁杂的体貌。它们不仅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中不可…  相似文献   

3.
钱选《会真图》,特别是文徵明对它的描述,有助于我们确定关汉卿《崔张十六事》创作于王实甫《西厢记》之前,进而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厢记》的“真正”作者;而元明以来有关《西厢记》作者的文献记载,明代嘉靖以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其后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种种异说都不过是人们附会、颠倒、误会出来的东西而已,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4.
16世纪初年,朝鲜文人(李朝时期)已经知道著名元杂剧《西厢记》。到了18世纪,文人们对《西厢记》故事已非常熟悉。韩国收藏的《西厢记》的汉文本和韩文本很多。朝鲜文人对《西厢记》的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视如灾书,褒之者奉为奇书。不少文人对《西厢记》作了深入的研究。除了派往中国的使臣和历代少数留学生及书商,大多数朝鲜文人没有机会观看中国的戏曲演出,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多数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因此对中国戏曲的理解难免会有错误。他们始终将《西厢记》当作案头文学来阅读。《西厢记》曾对朝鲜的文体文风产生过影响,一些文人还模仿它写了一些作品如汉文演本《东厢记》、汉文小说《春香传》等。  相似文献   

5.
黄季鸿 《兰州学刊》2010,(Z1):80-82
《〈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西厢记》选本与曲谱收录予以系统深入探讨考述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他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对《西厢记》的各类改、续之作所做的材料搜集与研究,较之他书用力最勤,是集大成式的总结,在《西厢记》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一辑载蒋星煜《论徐士范本〈西厢记〉》一文中称: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把《西厢记》和《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诗集》、《水浒传》并列,而称之为“才子书”,就被人推崇,认为金圣叹有创见。而程巨源要早于金圣叹七十年左右,他就把《西厢记》命名为《崔氏春秋》了。  相似文献   

7.
弘治岳刻本《奇妙西厢记》是现存王、关《西厢记》最早的完整刻本,价值很大。但此本《西厢记》究竟刊于何年呢? 弘治本《西厢记》牌记的末一行为:“弘治戊午季冬金台岳家重刊印行。事情很清楚,书刊于“弘治戊午季冬”,可人们在把它换算成公历时却出了毛  相似文献   

8.
一、伪托名人评校本的出现在中国戏剧史上,就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评价之高、刻本之多、上演之盛而言,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与《西厢记》相媲美。明中叶以后,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戏曲小说创作的兴盛,出现了刊刻、演出和研究《西厢记》的热潮。据统计,从万历初年至明末,六七十年之间,《西厢记》就出了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许多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都参加了《西厢记》的校勘、注释和批评,对《西厢记》的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厢记》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并不是偶然的。本文通过对《西厢记》形成的梳理,从宏观的视角探索《西厢记》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如此高的成绩,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金元草原文化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批《西厢记》受佛学禅宗影响甚深 ,金圣叹用“赵州无”公案阐释了艺术创作中超越艺术构思之“有”“无”的充分自由的特定创作规律 ,并由此揭示《西厢记》所潜涵的超越意识观念之“有”“无” ,从而达到无住无念 ,精神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的思想意旨 ;用佛禅的虚空、梦幻观念解析了《西厢记》人生如梦及追求随缘任运的人生境界的思想内涵 ;用“极微”论等阐释了《西厢记》小中见大的创作方法。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艺术解析是立足于作品实际的科学阐释 ,而对思想的解读则完全是出于寄托人生感慨的自我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关汉卿现存作品看《西厢记》作者问题徐子方《西厢记》作者问题历来存在着王实甫作、关汉卿作、关作王修、王作关续四种说法,由于留存史料有限,迄今一无定论。本文意在另辟蹊径,从作品内证入手,以期说明无论是对《西厢记》本事的偏爱,还是情节安排的手法及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 《西厢记》这部号称北曲"冠冕"、闻名中外、影响古今的伟大剧作,自它产生后,由于传抄、修改、校注、刊刻等种种社会和时代原因,竟把作者也弄混了.六七百年来,成为众说纷纭,聚讼不已的作者公案.在《西厢记》的作者辩论中,历史上曾出现过关汉卿作,或关汉卿作王实甫续的说法;也出现过王实甫作,或王实甫作关汉卿续的说法.建国以后,对《西厢记》的作者问题有过讨论,意见仍不统一.近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论辩又活跃起来,有的专家认为《西厢记》是"王作关续";也有的论者说:"只有是王实甫而不可能是关汉卿";而我个人根据几年来所接触资料,则认为《西厢记》的原作者是关汉卿,今传本《西厢记》是"关作王修",试就此问题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3.
《西厢记》在元代即获盛誉,有明以降,又一直是人们研究、评价、关注的热点,在这样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传统领域里,欲有所开拓与突破,真是难上加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厢记〉论证》一书,风格严谨,以精审的考辨,对《西厢记》这部古典名著的诸多领域做了大量的突破及开拓性的工作,堪称当代西厢学领域中成就卓著的著述之一。《〈西厢记〉论证》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人和先生根据自己发表过的部分学术论文改撰而成,书中所阐述的问题极具考辨性、针对性,在《西厢记》的研究中有新的突破和开拓,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徐士范本《西厢记》,全名为《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从卷首程巨源所著《崔氏春秋序》题署的“万历上章执徐之岁”的时间来看,可知它刊刻于万历庚辰即万历八年(1580)。此书不分本,直接分为二十出,每出有四字标目。这是现存《西厢记》众多版本中最早有出  相似文献   

15.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作时其体例当受到南戏(传奇)影响,在角色、人物演唱及结构等体例上,已呈现传奇化特征。但由于其仍用北曲演唱及具有题目正名,元人仍视其为杂剧。毛晋《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自成一体,收录王氏《西厢记》,应不是作为元杂剧的代表,而视之为与传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是传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编选体例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迄今所知四千七百余种古代戏曲作品中,就刊本之多,没有任何一部剧作能够与《西厢记》相比。据不完全统计,仅明刊本就有六十多种,清刊本也不在少数,这些刊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相互间的关系也十分错综复杂。尤其是明清两代,随着北曲杂剧的衰微和南曲传奇的兴盛,受时代潮流的影响,许多翻刻者又根据传奇的体式,对《西厢记》的体例做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增删改动,这样就使《西厢记》离本来面貌越来越远,其版本状况更加纷繁混乱。因此,要条分缕析清理出一个切合实际的《西厢记》版本流变系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这一系统的整理又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使我们对于错综复杂的《西厢记》版本系统以及各种刊本的优劣有较清晰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认清《西厢记》的本来面目及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受南戏传奇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所知见的明刊本及具有代表性的清刊本为据,对《西厢记》的版本系统略做梳理,以就正于方家读者。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用所谓"消遣法"评点古书"当赠后人",达到以批评鉴赏命世、垂名不朽的目的。他把《西厢记》视为"天地妙文",既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伟大文学价值,也揭示了《西厢记》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来就存在的"天地自然"。他推重才子、佳人之间所发生的"必至之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叛逆。此外,他对艺术虚构、人物塑造、捕捉灵感等问题的论述,都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有益于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研究《西厢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部作品本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序里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一代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不是由次要的、末等作家决定的,而是由优秀作家群的创作决定的。王实甫正是元代优秀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就单个作品而言,在元杂剧中,没有一部能与《西厢记》相匹敌。所以,对《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充分的科学的评价,是评价元代文学,元曲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明代南曲《西厢记》由著名北曲《西厢记》改编而来,在明代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南西厢》的用韵既受到北曲的影响,又带有明显的南音特色,很好地体现了在南曲初兴时期的用韵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论红娘     
一金圣叹说,《西厢记》只写得三个人,“若更仔细算时,《西厢记》亦只为写得一个人。一个人者,双文是也。若使心头无有双文,为何笔下却有《西厢记》?《西厢记》不止为写双文,止为写谁?然则《西厢记》写了双文,还要写谁?”从理论上说,金圣叹是正确的。既然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矛盾的解决又取决于女方的态度,莺莺无疑是主角。可是,从实践上看,却又未必。在这出戏里,人们熟悉红娘,喜欢红娘,远远超过莺莺。剧本里前四本戏十六折,由红娘主唱的,占了六折,外加两场楔子,居第一位;她的戏又特别多,特别引人注目。在舞台上,红娘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