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传喜  李海云 《南都学坛》2012,32(5):102-108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序性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也迎来了必须要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刻"。要恢复信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即必须要守住个人的底线、政府的底线和社会的底线。"守住底线"是一句无奈的呐喊,但是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信任危机因利而起,也必将因利而终,这是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2.
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信任危机,其已影响到社会和谐乃至社会发展。借助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出现的原因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网络、规范和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社会网络及社会规范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发生。基于此,可通过拓展社会网络、构筑社会规范、倡导普遍信任等来培育社会资本,以化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中国社会中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信任危机对中国的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从经济方面来说,它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和经济秩序的紊乱;从政治方面来说,它削弱党和国家的政治领导,损害行政效能;从社会方面来说,它破坏社会团结,增加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信任危机的严重危害,采取长期、中期、近期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政策,标本兼治,消除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概念。在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社会情景致使社会信任结构体系断裂,产生了社会信任的非社会化、私人化和非理性化等危机。这种由社会风险造成的社会信任危机,可以通过强化信任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宣扬共同价值观重建社会信任文化,同时加强信任制度建设和构建"第三方"信任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任危机,促进人们形成普遍信任的心态,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般信任关系的理解入手,探讨我国传统社会信任模式的特征,分析信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探讨信任危机的表现和实质,认为我国当前不存在普遍的信任危机。并进一步分析传统信任的当代价值,提出建构我国信任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党和国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以后,网络空间的系统治理关乎国家治理的目标和民生福祉的实现。但在现有技术、社会背景条件下,网络虚拟社会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问题。根据正当程序和社会系统理论的指导,网络虚拟信任危机的改善需要确立民众利益、民众生活的根本目的,并以个体素质的改善、立法规制、监管方式的系统形成改善网络虚拟信任危机的系统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消失弥散了信任基础,人对自身存在产生了危机,加上制度的缺失和制度性承诺的乏力,人们在转型变革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信任危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信任的危机与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任危机是目前社会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信任危机限制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及其与群体的融合,而且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应重视信道建设。而信道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强关于信义的法制建设,要注重个人品格修养和价值观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信任危机是社会转型期衍生出来的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究其根源,由社会断裂、交往范围扩大、制度有效性缺失以及人格不健康等原因所致。本文从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制度执行和加强主体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对信任危机的探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的信任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信任问题的关注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信任资源的匮乏,匮乏就意味着危机。信任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然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信任危机的消除与信任关系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德治"和"法治"的高度出发,从体制改革入手树立起信用型政府的形象,逐步建立制度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公民对社会共同体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系统的协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扶老太难题"既折射出当前社会信任危机,也反映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社会问题,公正的旁观者、信任自然主义等方案都难以解决这一难题。为了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困境,最低限度的信任是可选方案。最低限度的信任由诚实与真诚、不撒谎、诚信构成,它对社会稳定、走向更高级别的信任具有重要意义。从允许与认可、重叠共识与道德共同体建构三个层面重构当前社会的信任,以期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治理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由此出现。协同治理机制缺乏、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多主体间互动互助不足等因素,会影响社会治理绩效,导致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甚至引发信任危机。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从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出发,建立协同治理机制,规范各主体的权力运行机制,可以提升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的协同增效,最终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任危机与电子商务的伦理文化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 ,电子商务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的本质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 ,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 ,而且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网络购物的伦理环境与网络信任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网络购物伦理环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就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发展网络购物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而且更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信任危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社会学中"信任结构"的概念,可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源于"传统社会"的教师权威的流失和人际信任的式微,二是源于"现代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失范和教学内容的脱节。"人格信任"的高校校园和"系统信任"的现代社会两个维度的相互融合,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场域现象中的求助场域集成了社会转型期国人信任物质的力量而不信任求助的动机的特征,亟须从理论上探讨该场域信任危机发生的机理。求助场域信任模型为探索那些尚不十分明了的机理提供了分析工具。借助于求助双方即时势能落差的概念,求助场域信任危机发生的过程有了一个较为理性和合理的揭示。虽然随之给出的求助场域信任危机克服的方案还有待实践检验,但自然领域的某些物理常理与求助场域信任的比附性和相通性,无疑构成了对方案科学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儒家诚信观念与网络信任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网络社会的信任危机日益严重。儒家传统的诚信观念倡导人们诚实守信、真实不欺,网络社会同样需要儒家的诚信意识。诚信是网络社会的生存之基,只有遵从诚信原则,增强自律意识,才能确保网络社会的净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传播迅捷、范围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各级政府形象、诚信水平状况日益凸显,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各级政府的信任危机已经引起公众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一个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从分析政府信任的构建和政府的合法性内涵入手,指出政府信任危机表现为政府决策权力缺乏约束、某些地方政府职权滥用、部分政府公务员形象败坏和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提出依据公共事务分类,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构建服务型、有限型、透明型和法治型的信任政府是解决各级政府信任危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