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任宪华 《中国劳动》2012,(10):52-53
案情简介2008年4月10日,赵、钱、孙、李与某公司签订为期3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前,某公司人事管理人员吴某2011年3月8日单独交给四人已盖章、与原劳动合同条件相同的新劳动合同各一份,但四人提出带回宿舍考虑。4月15日,四人将签好字的劳动合同交该公司。7月5日,四人以某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其续订而未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3000元/月)和经济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某公司同意与四人解除劳动关系,但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未成立的责任不在己,不应承担双倍工资赔偿责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后认为,四人之劳动合同签名均非本人签字、劳动合同不成立,某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四份劳动合同签名系劳动者伪造,故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支付四人赔偿款、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  相似文献   

2.
正劳动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肖像、住址、联系方式等等。虽然这些信息为法律所保护,可一些用人单位却偏偏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擅自冒用。那么,劳动者该怎样打好被冒用后的"权益保卫战"呢?冒用员工照片,侵犯肖像权【案例】:在一次公司举办的产品推介会上,公司工作人员曾拍摄过一张姚姗姗向客户介绍产品的照片。因姚姗姗长相娇好、气质颇佳,加之照片体现了相当的亲和力,公司遂将之用入自己的广告宣传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几则因企业发现员工电脑聊天信息,从而将员工辞退的案例引发了媒体的关注.由这些案例,也引发了人们的探讨.企业“监视”了员工电脑保存的文件或聊天软件保存的信息记录等,其行为或是有意,或是无意,但都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当企业通过员工的电脑,发现员工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由此做出辞退处理,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结合有关案例,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任姚均昌律师作出了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