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职责划分还不够清晰,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协同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导师师德评价考核结果的运用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内外因两大驱动机制入手,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导师自身四个层面构建监督、管理、奖惩和自我建设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多维度、全方位,互相交融、环环相扣的"1+2+4+4"导师师德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
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职责划分还不够清晰,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协同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导师师德评价考核结果的运用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内外因两大驱动机制入手,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导师自身四个层面构建监督、管理、奖惩和自我建设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多维度、全方位,互相交融、环环相扣的"1+2+4+4"导师师德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校"是新世纪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它具有一系列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以德治校"体现在制定规划,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建设,进行德育课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融入"市场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校师德建设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市场经济趋利性原则导致教师对师德认识产生偏差的原因,也有对师德建设抓得不够、师德建设措施不力的原因。当前,急需构建与"市场化"、"全球化"相适应的师德理论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使师德理论运用到新形势下的中国高校教育,以达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总纲,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及全国高教改革形势对高校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点阐述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论述了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加快高校改革与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接班人、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及师德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将"热爱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起点,将"关爱学生"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以迎评促建为工作主线,以职业道德观为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线工作科学发展。以"稳定,和谐,开拓,创新"为主旋律,多层面、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本文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2 0 0 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例,探析高校一线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是为师之魂,立校之本。当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既要正确把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现实要求,对传统师德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又要对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师德建设重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一所高校的灵魂,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高等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加强自身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不断推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包含丰富的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分析了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几条标准,认为要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校"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师德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搞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以德治"官",提高管理干部道德修养,同时应把师德建设作为"以德治校"的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改革旧的人事制度,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尊重教师劳动,改善教师待遇,改革分配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监督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师德亦教师的道德、品德,包括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师能是在师德之下不断提高的一种永无止境的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教者,能也;师者,德也。现代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它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亲和度、自由度、激活度和延展度是新时期师能的衡量标准。师德与师能有密切的辨证关系。崇高的师德必然能促进师能的不断提高,而无德必然导致最终的无能。  相似文献   

12.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从美德伦理视角研究环境伦理,是环境伦理学的新兴视域。环境伦理学在规范伦理学向度建构的困境和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方面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学问题;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主题是"美德与自然",中西方伦理学有一定的思想资源;美德统摄并反映人的存在,环境美德反映人在生态之维的存在,并且共同体孕育人的美德,故而环境美德是反应人的生态存在并由生态共同体生活孕育的美德;根据拓展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路径,环境美德的德目包括敬畏、仁爱、简朴、节约、平等、公正、责任等。乡土教育和日常生活批判中进行环境美德教育是培育具有环境美德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肯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认为“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一生重视"法治",但没有忽视"德治":早年强调革命政党的道德建设,及官吏政治道德修养;晚年注重恢复"中国固有道德",并对中国固有道德进行新阐释,赋予近代意义。在他看来,"德治"是建立近代"法治"的基础,是造就"法治国"的前提,充分肯定了"德治"对近代"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错误。“以德治国”根本不同于传统儒家的“德治”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以德治国”的落实主要在于制度道德的建设 ,而不仅仅限于公民个体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求真,求善,求美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其精髓是正心明德。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唯有找准书院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用于当下,才能为除时代之弊解高等教育之困提供真正借鉴。由正心而明德的书院养成教育理念是书院文化之于当代教育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德,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长期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指能够使个人和社会都臻于完善与完美并且被普遍认同、期望和赞美的品德或德性,是一个社会最高价值评判标准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因此获得和养成美德,是我们的道德追求之所在,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我们要养成美德,就应对美德有一个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了解美德的含义与评判标准、美德的特征、美德的分类、美德的获得与养成的途径与方法对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爱国主义情操、行政执法素质及校园人文氛围等几个方面分析讨论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武德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格斗教学中武德培养的建议措施。力求培养警察院校学生追求正义和公道信守法律,弘扬武德文化的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忠诚的人民卫士。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德性正义是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的最主要的美德,但公共行政人员德性正义的实现面临着自由裁量权和道德的困境,这些困境是用公共行政制度和外在的法律都难以解决的。道德代理人理论则从德性论的维度对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的德性正义提出了要求。从德性论的角度看,道德代理人不仅应当遵循道德原则,而且还应当承认道德是他们的委托人。作为从事正义事业的公共行政人员,必然是正义的道德代理人,正义道德是他们行动的最高委托人。道德代理人理论的提出,使得公共行政人员德性正义的实现成为可能,也为解决当今公共行政中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条理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儒家德治思想不仅适应中国古代国情 ,而且具有一套近乎完善的运行机制 ,主要表现为 :教化、修养与自觉的内在机制 ;礼、法与规范的保障机制以及表率、举贤与劝善的激励机制。正是这一运行机制的作用 ,使得儒家德治思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考察儒家德治思想的运行机制 ,对我们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