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青海“花儿”风格之“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花儿"是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中甚为艳丽的奇葩,是河湟儿女至为钟爱的艺术形式,也是河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要使"花儿"继续保持其强健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必须保持其以"野"为最重要特征和以纯正、清新为显著特色的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2.
文章揭示了“十一五”期间青海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十大矛盾,指出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卓炯先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他不仅最早提出和论证了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而且最早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本理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指导理论。卓炯从1962年起到1987年6月逝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探索。本文用详尽的文献资料回顾了卓炯的这一长期艰辛探索过程,阐明了其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商务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商务领域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呈现的主要特点,利用SWOT方法分析商务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贸交流、促进双向投资、加快口岸建设等8个方面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旨在为商务领域"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青海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内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当前青海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切入点。青海要紧紧围绕"五通"要求,加强沟通协调,以建设国际通道、口岸,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强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项目推动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贵德汉族因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信仰习俗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从节日习俗中体现出的祖先崇拜、现实利益驱动下主动选择的泛神崇拜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崇拜这三个方面分析贵德汉族的信仰及信仰体系中的多元文化碰撞和文化的共融。  相似文献   

7.
青海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即将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青海作为欠发达的边远多民族省份,准确认知其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价值,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摆正位置进而激励全省上下奋发有为、实现"两新"目标、推进"三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政治稳定功能、生态保护屏障、社会建设典型、资源支撑作用、文化发展活力等重要方面,全面梳理了青海在实现"中国梦"中已经存在并将可能继续衍生的价值,并从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共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提出了在发展中求稳定、在保护中寻跨越、在创新中谋突破、在多样中立主导、在核心中增活力等使各种正能量竞向迸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海海东藏族村落中的“夏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才让 《青海社会科学》2004,(4):132-134,144
“夏尼”是存在于青海省海东地区藏族村落中的一种以血缘关系而结成的民间互助性组织 ,“夏尼”在婚姻、葬礼、诵经、建房等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夏尼”的存在有利于减轻村民生活的压力、社会稳定、情感交流、调剂劳动资料  相似文献   

9.
如何应对与处置发生在1953—1957年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闹粮""闹退社"事件,成为刚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理论理解的偏差,应对与处置事件的实践中,党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其中,正确与错误、经验与教训并存。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一个特色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较为落后、农牧区生态严重恶化的地区,大力发展青海农畜产品深加工业,对解决青海省“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海”意象的生成体现出虚实并重的特色,青海地理位置的边远与民族战争的频繁是该意象形成的客观基础,古代作家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观念则成为地理概念转化为艺术符号的内在动因。在漫长的岁月里,西部各民族之间的战和更替、对峙融合的形势变化,不仅造就了“青海”意象的书写历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从焦虑到欣喜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2.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由于历史条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贵州毛南族广泛存在的"招郎入赘"婚,既有它特有的婚姻形态、存在的原因,又有现实的民族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共青海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必须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即"四个发展"的重大战略。"四个发展"是青海深化省情认识的重大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的构建模式和实现路径,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揭示的指导青海"十二五"科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之春”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之春"不是一场偶然的社会政治运动,而是有关国家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它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压力,但是类似运动暂时难以在中国发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消除社会动荡的根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法是"理"和"力"的有机统一体。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历程中,其法"理"和法"力"都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向多元的过程。在法"理"上,从只是对经济规律的确认,发展到对人类各种价值和美好愿望的确认和保障;在法"力"上,从只是国家强制力,发展到各种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威力量、非政府组织的权威力量甚至各国民众的力量。各国共同治理全球的理念在国际经济法的法"理"和法"力"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吴伟业是复社领袖张溥的弟子,被列为复社"十哲"之一.对复社来说,由于吴伟业在科举与文学上的成绩,复社的地位与影响大大增强.就吴伟业而言,由于加入复社,他的功名与仕途之路既春风得意又危机四伏.从实际行动来看,吴伟业对复社的相关活动,从衷心拥护却不肯全力以赴,逐渐发展到坚决站在斗争的最前沿,成为复社党魁.明亡后,吴伟业对复社的发展经过、功过是非作了全面的反思.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想认识,对吴伟业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海东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形成和生活的重要区域之一,吐谷浑进入青海东部的时间大体上和241—382AD的冷期相对应,而吐蕃、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的形成或进入青海,基本上都是在寒冷的气候背景下进行的。寒冷的气候是一种驱使社会和文化分化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分化的因素又导致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三社联动体现了从建构走向协同的治理阶段以及政社关系重构下的双层闭环治理结构,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具有双重作为。一方面,从主体发展到协同联动,三社联动需要支持建构型社会工作的协同;另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形成协同治理与联动服务的机制,需要服务治理型社会工作承担服务者、治理参与者的角色。由此,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具有建构性—结构性的双重协同论,对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盛产良马,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传统。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吉隆、聂拉木、札达和比如以及青海贵德、共和盆地等地区发现了许多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就象猿人是人类的祖先一样,三趾马是现代马的祖先,三趾马体形较现代马小,前后蹄有三趾,处于原马向真马过渡阶段。大约在三千万年前,原马逐渐进化成为真马。可见青藏高原,不仅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马的故乡之一。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件艺术珍品——足踏飞燕的铜奔马(即“马踏飞燕”)。此铜奔马不只在艺术上为世人”叹为观止,而且…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其斗争性表现为对立和替代关系,其同一性表现为继承和借鉴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上升。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同一性,是正确处理“两制”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