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61-65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复合系统,"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的人居环境系统揭示了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通过"原因、效应、响应"的不断循环而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通过阐释人居环境PSR概念系统,构建PSR框架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11个地市为例,对其2009—2013年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偏低是影响江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最大障碍因子,其次是工业"三废"的排放;改善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村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学科基础,以“结构—情境—行动”为分析框架,基于乡村空间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交互性等特质,系统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空间再造的整体变迁和实现机制。从四维圈层的空间结构来看,农村人居环境的四类空间再造并非呈现线性发展逻辑,而是彼此交织、互构共生。当然,在不同的空间情境中,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又遵循相应的行动逻辑,从而共同形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效能。因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碳城市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又是落实建设"四个湖南"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资源整合。当下,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产业转移为主线,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以绿色发展为契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绿色文化为主题,营造低碳消费环境;以配套政策为保障,打造低碳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建成一流人居生态环境 ,是贵州小康建设的重大目标。贵州具有建设全国一流人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条件 :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能源充足、灾害较少。贵州在建设一流人居生态环境过程中 ,要树立人与环境共存共融的生态思想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发展三者的关系 ,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指导经济发展。要以建设一流人居环境为目标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资源开发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搞好建设一流人居生态环境的试点 ,制定推进一流人居环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困扰人们的城市问题,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生态化发展及“两型社会”和宜居生态城市成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对照“两型社会”目标及宜居生态城市标准和特征,基于衡阳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基础条件,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宜居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衡阳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城市是衡阳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天台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了以"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生态村建设.审视天台县建设和谐生态村的实践,可以看出,领导重视、规划切实可行、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使和谐生态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等是天台县和谐生态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经验.今后,天台县应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干不干、由谁干、怎么干和干了怎么办等四个问题,以期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应将科学发展观与人居环境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择了城市尺度作为研究层次,对南京市区人居环境的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网络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趋势越加明显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需要了解目前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研究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理论的研究,对中国大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探讨,力图找到适合中国大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中国就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过了"重塑国家"、"建设国家"、"社会民主"三个发展阶段。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逻辑。要认清这一独特逻辑,必须立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处于城市化的最前沿,虽然其土地已城市化,但经济形态、社会管理形态尚未城市化,因此城市管理存在着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人居环境不理想、社会治安不容乐观、居民道德状况有待提高、撤村建居管理衔接断层等问题。对此,应该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构建强大的社会管理网,寓新农村建设于新郊区建设中,以此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郊区农村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4):243-247
本文首先对南京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人居环境建设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自然基础,并指出南京距离优良人居环境的差距.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法是怎么适应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命题,以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法律革命"为时代背景,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变迁历程予以回顾,按照理想类型的方法可归纳出"社会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这三种国家治理模式。"拨乱反正"阶段的法治建设属于"社会管制"模式,强调法治的价值启蒙,以"压制型法"为手段、追求政治领域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阶段的法治建设属于"社会管理"模式,强调法治的制度设计,以"自治型法"为手段、追求经济领域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的法治建设属于"社会治理"模式,强调法治的实践关切、以"回应型法"为手段,追求社会领域的共建。中国经历35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但仍没有完全实现现代法治建设所追求的"法治秩序","社会治理"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南京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人居环境建设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自然基 础,并指出南京距离优良人居环境的差距。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社会:从伦理与科学视角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稳定是知识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其一、稳定的社会可以为知识生产者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其二、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以确保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其三,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知识生产的社会化合作.比较中西知识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成就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相对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因此,构建知识社会,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将伦理建设提到极端重要的战略高度.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伦理道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建设主体;其次要加强教育;其三要注重方式方法;最后还要具有世界眼光.近现代以来,中国伦理道德体系遭到从西方引进的"哲学-科学"思想的严重破坏,而伦理的缺失已经引起中国知识界的严重混乱,从而严重阻滞了知识的发展.知识社会必须首先是一个道德的社会,知识社会应该追求伦理知识和"哲学-科学"知识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空间研究的实质是植根于社会活动之中,实现"社会—空间—时间"的辩证整合。然而,现实中的关于社会空间的经验研究导致社会与空间的研究分裂,而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模式,缺乏时间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空间不是原质,只是物质存在的环境,以社会空间为对象的研究难免会出现偏重空间和偏重社会两种倾向。社会空间研究要走出误区,必须克服学界流行的时空分裂态度,重视时间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生产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生产发展为基点,从七个方面对青海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以社区建设促进希望之家管理,以幼儿园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在建设希望之家中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是促进大庆油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希望之家建设就是要将服务作为发展的基石,积极建设阳光幼教文化,以岗位责任制与科学管理方法,层层落实责任,逐步培育出具有油田幼教特色文化体系,并且以夯实园所安全基础工作作为重要保障.同时,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三大环境,希望之家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三者的教育资源,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油城居民安居乐业,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并从登记制度、扶持机制、志愿参与、社工人才建设及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六项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到银行小到爱心互助金的投资型社会企业不断出现。投资型社会企业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以社会优先性为原则、以资金运营为中心、通过金融信贷手段、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生产的组织模式。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的成功经验,揭示了投资型社会企业的企业运作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形式,投资型社会企业坚持一致性控制原则,将经济利益与社会目标有机地结合,既实现了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有效地解决了社会问题,弥补了"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及"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金融危机",即以"资本"为灵魂、为世界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无法跨过"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种种"社会"问题之"坎"而显现的危机.21世纪中国可持续社会现代化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规划缺失、社会"公共空间"缺失、城乡二元结构四大挑战.中国必须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在推进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回应"四大挑战",扬弃经济增长的逻辑矛盾,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走出发展方式中的"误区",消除西方国家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现代化痛楚"、"发展性危机"、"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