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部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部实现崛起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要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二是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要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三是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要相对缩小.中部崛起具有许多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加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体制环境建设;抓好大中城市、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中的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开放程度与各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我国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既面临着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压力。因此中部地区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发挥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部经济开放和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探寻适合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及成因,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推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及城乡差距,并在城乡发展现状和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及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目前,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上.在新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从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与中部崛起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崛起阶段,从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要求和中部地区区情出发,中部地区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发展模式,必须探索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内源型发展模式是指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国内技术和国内资本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中部地区要将内源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中部特色的发展模式,最终达到与沿海外向型为主模式的互利、和互动,推进全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西部地区赶超势头强劲.本文在区域现状对比分析基础上,一是运用生产函数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型,中部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依靠内生动力科技进步的支撑上来;二是运用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科技进步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是实证分析了科技进步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中部经济发展效益的关键;最后,提出中部地区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经济、提升人力资本、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对2002年至2012年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所得其对外开放度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结论主要有: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稳步增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部六省内部差距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其GDP间存在强烈相关关系;对外开放度较低的省份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大。借助模型所得结论对中部六省现阶段所存在的,诸如中部六省内开放度不平衡、各省份应如何利用本地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给出了抓住政策机遇、学习其他地区经验、挖掘地区潜力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绝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不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和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助推经济资源"脱实向虚"和资本与人才外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作用,中部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绝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不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和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助推经济资源"脱实向虚"和资本与人才外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作用,中部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东部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总体落后的态势。研究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明确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对促进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