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沙江畔,群山起伏,峰峦叠嶂。这里,散居着彝族、苗族、纳西族、傈僳族等30个少数民族。八十年代,攀枝花钢铁公司以它特有的风姿,频频亮相于国内外经济舞台,被誉为金沙江畔的“明珠”。还是在八十年代,攀钢勇敢地挑选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压在自己肩头:扶持攀钢四周的少数民族兄弟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攀钢烧结厂,是一个已有20余年历史的老厂。在生产建设中,这个厂不仅活跃着几千名汉族职工,还活跃着40多名彝、藏、苗、回等10个民族的职工。他们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荣辱与共,为攀钢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难怪彝族职工深有感触地说:攀钢,“诺苏日尔”(彝语,意思是温暖的家)。在这个温暖的“家”里,就有许多温暖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中四川藏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状态总体较好,但亦存在一些突出情况:女性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状态好于男性,各族居民对族际通婚的接纳度明显偏低,较高文化层次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态要优于低文化居民的状态,未婚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状态总体上要好于已婚居民。基于此,提出工作建议思考:一是,从优势视角理论切入,实施“青年女性”新居民工程;二是,以社区教育为抓手,实施“两学一做”新市民提升计划;三是,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建立健全“身—心—灵—社”四位一体的嵌入体制机制;四是,试行混居福利房政策,适时适地推进“多民族混居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活佛“转世”,最早是由噶举派(白教)的噶玛噶举创始的。噶玛噶举的宗教领袖噶玛巴喜(公元1204—1283年)于1253年在绒域色堆地方见过元世祖忽必烈。1256年,他又在喀喇和林见到了元宪宗蒙哥皇帝。蒙哥赐他金边黑帽一顶,后世称为噶玛黑帽派。噶玛巴喜后来回到西藏,于1283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年)死于楚布寺。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巴喜死后,于1284年“转世”,名昂迥多吉(公元1284—1339年),成为噶玛派(黑帽派)的第三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和民族学国际协会加拿大全国委员会通告,第十一届大会将于1983年在加拿大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人类学及民众:交流学术思想与人类发展资料”。国家人类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of Man)1980年9月8日至9日在渥太华召集的一次会议上,正式作出如下安排:大会将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于8月14—17日在魁北克省魁北克市举行;第二阶段于8月20—25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正午,在攀钢焦化厂新试验楼的会议室里,五颜六色的纸花组成了美丽的图案,簇拥着一个红彤彤的“囍”字,在美妙的轻音乐声中,一对新人挺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一起……参加婚礼的人有的刚脱下工装,有的还戴着安全帽,有的甚至上着西装,下穿大头鞋。“卡嚓——”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 九甸峡水利枢纽引洮工程是甘肃省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早在1958年,甘肃省政府就曾开工引洮河水,解决中部干旱地区10个县百万人的饮水灌溉问题,但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终因工程规模过大、国力民力不支等因素,于1961年被迫停工下马。2002年,中央通过甘肃省“引洮工程”预算设计方案,工程再次启动。  相似文献   

8.
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清末民初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年)西康建省后,属西康之康属地区。故也有“川边”、“康区”之称。该区教育渊源流长,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开发甚晚,初始于清末“川边改流”之际。其历史大体可划分为清末“兴学”、民国的颓废与复兴、新中国的大发展三个时期。一、清末“兴学”(1907—1911年) 1.清末兴学前的藏区教育  相似文献   

9.
西夏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族为主体、以现在的宁夏地区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地方政权。公元1038年(宋仁宗景佑五年)建国,自号“大夏”、“大白上国”、“白上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传十主:元吴—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佑—安全—遵顼—德旺—(日见)。公元1227年(宋理宗宝庆三年)灭亡,历时190年。如果按《宋史·夏国传》所说,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347年(公元881年—1227年)。  相似文献   

10.
国内《格萨尔王传》研究 (1941——1989年) 罗马凯撒与关羽在西藏韩(亻入)林成都华西大学杂志 2期 1941年30—37页: “蛮三国”初步介绍任乃强边政公论 4卷4、5、6合刊 1945年关于“藏三国”任乃强康导月刊 6卷9、10期 1945年关于格萨尔到中国之事任乃强康藏研究月刊12期1647年  相似文献   

11.
易巧君  方可 《民族论坛》2013,(12):35-37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北魏郦道元曾在著作《水经注》中如此描述高猿于谷中凄厉长啸。此行,我们亦是去一谷中小城——吉首,近年发展已是欣欣向荣,听其擂响苗鼓。这鼓于谷中,将擂出怎样的传奇绝响呢?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一词的起源现在还没有搞得很清楚。第一个说法,认为它是在布拉格进行了一次有关波希米亚和非波希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的辩论之后,而出现在于1409年建立的莱比锡大学里的。当时使用“民族主义”一词是有严格的含义的,指的是为保卫莱比锡大学教授中四“民族”之一的同胞们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一种联合。据胡伯纳于1704年编著的《标准辞典》所说,“民族主义”一词在十七世纪是被禁止使用的。另一个说法,认为“民族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赫德对“有益的”民族引进和“过度的”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将“异地移民”的反贫困措施,命名为“造福工程”。大规模的“造福工程”缘起于1994年初。当时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把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条件较好的地方重建新村,使这部分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这项措施称为“造福工程”。 时光飞逝,“造福工程”──令无数发起者、倡议者、实施者躬身其中的伟业,是否已兑现那庄严的承诺?心与笔紧紧地追随着,七月盛夏,记者山-程水-程地走进-处处闽东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新村。一本“大书”和一本小书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崇山峻岭之中的闽东…  相似文献   

14.
何欣 《中国民族》2008,(4):13-13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华文化的展示年。为此,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社会有关力量将于2008年6—9月间举办第三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据悉,该活动已被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纳入到2008奥运文化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19年了!你把自己交给了攀钢2号高炉的咫尺炉台。对事业的执著使你赢得了100多号高炉工的信任;对职工的关怀,更使他们铭记在心。今年初,老工人廖福元不慎脚部受伤,你专程赶到10余里外他的家里为他敷药。第三天廖福元就去上班了。你劝他先养好伤再来,他说:“柏书记,你这样关心我,我应该坚持。”1984年年底的一天,一封电报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8-10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6个校区,占地2475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拉萨有一个“门孜康”。“门孜康”是一句藏语,“门”就是“医”,“孜”是“算”,“康”是机关的意思,所以也有人称它“医算局”。这是一所从事疾病治疗,研究和培养藏医、天文人材的专门机构。它成立于1915年,至今已经有将近五十年的历史。过去,它一直是为西藏三大  相似文献   

18.
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城市,建造于山海之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天使之城”。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又一次点燃这座城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一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r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y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  相似文献   

20.
张宁 《中国藏学》2023,(5):150-158+218
在14—16世纪的西藏,藏传佛教内部兴起了一批被称为“疯圣者”的修行者,关于这些“疯圣者”的藏文记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言行怪异、举止荒诞,有许多与世俗常规相背的事迹,人物形象迥异于通常意义上的高僧大德,但他们在宗教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和西藏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的西藏社会,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纷争不断,与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利益争夺相交织,政治和宗教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催动了“疯圣者”的集中出现。文章聚焦于其中的代表人物“藏念嘿汝噶”桑杰坚赞,结合14—16世纪的西藏社会背景,尤其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和格鲁派在当时的发展情形,讨论藏传佛教中的“疯圣者”在14—16世纪集中出现的历史原因,即他们将“疯行”作为一种弘扬教法的路径选择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