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论新闻传媒的产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媒是传媒产品的生产机构和传播机构。在当今条件下,传媒走进了市场,必须按市场化的要求运作,除其固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外,又必然具备产业属性。新闻传媒既有信息产业属性,又有文化产业属性。其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之间呈现为相当复杂的关系。在下述情况下,两种属性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新闻传媒受到行政力量的过多干预,意识形态属性被片面强调,产业属性被错误地理解。应深入研究新闻传媒的产业属性,并且妥善处理它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60-64
从产业融合视角对中国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呈现新媒体崛起、资本运营加速及传媒市场中度集中等特点,我国传媒产业未来发展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与市场竞争力的选择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媒介融合角度下,传媒产业发展趋势是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以集团多元化发展为路径,以促进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是从区域化的视角通过整合地缘优势、区域升级助力构建大传媒产业集团;二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促进传媒业向集团化发展;三是借助价值链建构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加深其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经过30多年的渐进式改革,中国传媒产业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市场中的行政力量逐渐从高度垄断转向适度垄断,并且市场本身的垄断力量在逐渐提升;市场边界由清晰可辨的边界向模糊不清的边界变化,传媒产业内部以及传媒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传媒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从缺乏弹性、难以逾越的刚性壁垒向适度的、更加灵活的粘性壁垒方向发展。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是今后传媒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传媒产业出现簇群化发展现象和趋势,是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是传媒产业提高媒体传播能力与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传媒产业簇群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形式,其内在网络结构表现为创新网络形态.正是这种创新网络构筑了传媒产业簇群的竞争优势.分析传媒产业簇群创新网络的有机构成与运行机制,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媒介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对于推进传媒产业簇群这种新的传媒产业形态的发展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媒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本质区别 ,在于它既有政治属性 ,也有经济属性。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不能而且也不应该忽视它的政治属性。建立在政治属性基础上的传媒产品价值的两重性表现为客观性和主体性 (主观性 ) ;建立在经济属性基础上的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的两重性表现为价值和使用价值。传媒产品价值的两重性与传媒产品作为商品的两重性的结合 ,不仅有必要 ,而且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牟维珍 《东岳论丛》2008,29(1):195-198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集团实施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在全球拓展自己的网络,行销其文化产品。而传媒及其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传媒集中化必然对于传媒市场结构、多元文化和传媒公共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并破坏传统新闻事业和民主规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以媒介文化和媒介批判为主要业务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传媒集中化的批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业资本运营路径分析——以新华传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托资本市场的力量。但由于传媒业的独特性,再加上我国现实国情和现行传媒体制的限制,我国传媒业的资本运营进展缓慢。在此背景下,新华传媒的资本经营就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和示范性,分析其资本运营路径,可以为中国传媒业资本运营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创意型传媒人才在传媒产业转型与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创意型传媒人才的激励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活力、传媒形态间信息不对称、人才的市场胜任力缺失、薪酬与职能设置不完善。在传媒产业创意生产和服务中,要以人才需要为本,要规范创意的实践,要将绩效考核与个人满足结合起来。基于这三个原则,构建创意型传媒人才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9.
传媒产业既是公共资源,也是可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国家战略性资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传媒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日益加深,正经历一场逐渐成规模的跨国转移。传媒产业跨国转移的实践证明,先转移过去的部分传媒企业机构在新区域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较高的适应度,生存和发展状况较好,为尚未转移的个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了这些企业继续向新区域迁移,形成了一个良性路径依赖。但是,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度是有限度的,如果传媒企业迁入过多超过了竞争的限度,甚至进一步形成了非良性的路径依赖,则对整个传媒产业的生存也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媒集团新一轮扩张的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传媒初步完成集团化发展后,许多传媒集团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调整、反思、观望期。未来中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态势如何?本文以文化体制改革为背景,从中国传媒集团发展的现实动向、可行路径及扩张策略等角度,提出未来中国传媒集团新一轮扩张的三种态势:一、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将由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为主;二、在现实路径选择上,将由局限于同质媒体和区域范围内扩张转向跨媒体、跨区域扩张;三、在产业发展取向上,将由从传媒产业自身拓展转向以文化、信息产业为主要指向的相关多元产业扩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众传媒环境的变化,传媒产业创新显得尤为迫切。传媒生态环境对传媒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代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使我国大众传媒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传媒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降低传媒组织的运营成本,我国大众传媒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景朝阳 《晋阳学刊》2004,(6):100-103
新闻传媒具有双重功能:基于上层建筑的喉舌功能和基于信息产业的产业功能。长时间以来,我国把新闻传媒的喉舌功能作为其唯一重要的功能,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一直被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我国的传媒业随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在发挥喉舌功能的同时,开始进行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探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开始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由公益型向部分经营型转变,传媒的产业属性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我们在看到传媒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此产生的诸多矛盾与弊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集团经营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对传媒经营问题的研究应置于集团化背景下。中国传媒集团经营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有:传媒集团经营体制与运作机制的重新建构;资源的重新配置与优化整合;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取向的确立;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作的转型。上述问题的解决,直接决定中国传媒集团的生存及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管理学的态势分析法(SWOT),通过着眼于产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了重庆传媒存在的优势、劣势,结合外部环境分析了重庆传媒产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重庆传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视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决定其必须追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近年来,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电视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社会利益缺失,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严重失衡.研究中,笔者发现多年来电视人和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把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混为一谈,简单地对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作对立统一的分析,忽视了电视传媒在社会责任意识下所要追求的社会利益.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明确的差别,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不存在简单的矛盾关系.电视传媒不同于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事业单位,它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笔者提出了应从两个层面来准确解读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观点,并对电视传媒社会利益的缺失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视传媒应如何去追求、实现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6.
潘祥辉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148-164,183
从行业性质来看,医疗、教育与传媒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部门。1979年前后随着企业化管理的实施,这些单位变成了政府管理下的市场主体,兼具公共性与盈利性的双重属性。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的结合生成了一种独特的二元体制。。正是这种二元体制导致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尽管行业属性不同,其表现出的逐利趋势与公益性丧失却大体相同。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野看,这三个行业的病灶有着共同的制度根源。由于模糊了医疗、教育与传媒产品兼具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多样性特征,导致了政府管理的错位。Z-元体制下的市场化因此成为一种伪市场化.无法解决食利集团的公益伪装和政府俘获问题。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边界也是政府与企业的边界,厘定这种边界,使政府与市场主体在公益与盈利领域各司其职是改制的关键。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统计表明 ,我国传媒产业每年要为国家提供大量利税 ,已成为继电子信息、制造业、烟草业之后的第四大利税产业。进入新世纪 ,我国大众传媒产业演进正在加速 ,产业特征日显突出 :传煤市场已经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资本进入传媒产业 ;传媒产业加快集团化整合。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际上大的传媒集团都纷纷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进行一系列的兼并和扩张,很多的传媒集团在覆盖的区域内形成了自己公司独特的强势和无可匹敌的赢利特征。观察和比较国际传媒集团的这些资本运营的特点,分析国际传媒产业资本运营失败的原因,研究传媒产业资本运营与核心竞争力问题等,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传媒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数字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一体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进化观点,考察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如何在主体位置上利用相关技术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能力.对于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需要视听影视新媒体的原真记录,保存其记忆与历史;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可以降低传媒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精神性的影视传媒产品真正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面对面交易.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中共三次新闻改革可以发现:1942年改革强调了党性,弱化了公共性,1956年改革试图回归公共性,1978年以后的改革确立了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并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有限的公共性.随着观念、市场、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传媒公共性在逐步生长,但在传媒体制没有根本突破情况下,传媒公共性依然生存艰难.传媒公共性的充分发挥,最终取决于政治体制和传媒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