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诗歌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或者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会导致文化意象的错位.传递文化意象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原作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文化意象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的内在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翻译与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传递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首要任务 ,而文化信息可大体分为浓、淡两类。浓厚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不宜浅化 ,但较淡的文化信息可相应虚化。虽不同的翻译目的能够导致不同的翻译行为 ,但为了使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 ,方法上宜在忠实原作原意的基础上 ,争取译出文字的表面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从《红楼梦》的礼俗翻译比较看译者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备的一种素质。通过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A Dream;of Red Mansions和 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前八十回 97个礼俗辞条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评述两位翻译家:中国的杨宪益和英国的霍克斯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和再现原作审美体验等方面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便正确地认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持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4.
对英语格律诗的翻译应保留其格律形式,方能达到诗歌翻译“信、达、雅”的标准,符合诗歌特色和本质的要求,传达原作风格和神韵,引导国内读者正确认识英美诗歌文化,加强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翻译理论建设并提高译者群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诗歌翻译之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当意象涉及到某种文化的深层意蕴,这个意象就成为文化意象.在诗歌翻译中,对原作的文化意象进行任意取舍或扭曲都是不当的.对原作物象的尊重才是诗歌文化意象翻译的正途.  相似文献   

6.
基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英文专著《中国近代铸币(1866—1949)——来自西方档案的印证》的汉译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究了中国钱币类历史文化文本翻译中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以维持生态翻译语境的平衡;如何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方法,借助信息增补和词义引申技巧,在忠实原文语言内容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源文本的文化信息,以确保源文本的文化信息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同时又能实现原作的交际目的,旨在为钱币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境常常超越语言因素的范畴 ,它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翻译中不要从某一具体的词、句的表面意义上去考虑 ,就词译成 ,而要把它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 ,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译者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应尽最大可能使译文“忠实”于原作,作为科技英语之一的医学翻译也应遵循这一规则。但从现实情况看,译者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作。本文仅就多数译者在从事普通医学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文化翻译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审美原则,从语言、语境、人文三个层次阐述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语言层面上,翻译的本质在于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语境层面上,通过从文本到语境的追溯、探求和从语境到文本的构建、表述过程,使翻译成为多元文化的产物;人文层面上,翻译要求译者具有知识水平、审美情趣、人文品格等综合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鉴赏和体会原作,与原作"文化对话",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寻求最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向目标语儿童传递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适应性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对文化信息的解码及传递、对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的恰当处理、兼顾语义手段和交际目的、体现“情理”与“文辞”的统一是成功进行文学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离愁历来都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翻译则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转达出发语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建立某种等同,因此翻译并非语言本身客观僵硬的再现,而是在译者参与下受社会文化语言影响的再创造。所以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文化传译便也成了诗歌形式及内容传译之外的又一重要使命。文章结合汉语及英语语言特点,以中西方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中国离别文化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诗歌翻译等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就英汉诗歌翻译而言,怎样尽情传达原作的信息和固有风貌,使原作与译作在思维层次、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等同,众说纷纭,各持一理,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偏差现象,客观地研究诗歌翻译中等值觅得的可能性,从而对实现诗歌翻译等值的途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交融。文章探讨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实现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文化信息传递的翻译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电影翻译是翻译文化中的一个子集,它既是一种文化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商品。片名就是它外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片名在实现其票房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艺术价值,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的功能。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造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翻译英语影片片名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从文化意象的等值、修润及重构三个方面着手,传达原作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译本中重建审美主体、善化审美体验、实现审美再现、优化原作在译语读者心中的审美价值,从而完美地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与氛围中复制出具有同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对所有的文学翻译工作者而言,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诗歌特有的美学特质要求诗歌翻译必须是美的再现.回顾了诗歌翻译美学理论,从翻译美学角度讨论了诗歌内在的审美价值体系,从典型译例中分析总结了诗歌翻译美学价值体系重构过程中的主体内容和具体思路及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论英汉翻译过程中文化内涵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汉民族相隔地域遥远,各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以及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这些差异难免会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内涵信息的传递障碍.为了减少或消除这些障碍,翻译时可采取修辞补加、总括补加、重复补加、语气助词补加、加注、空缺填补等处理方式,以保证原文主信息的正常传递,实现文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通的有效翻译,使译文读者能顺利地理解原文作者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达是诗歌翻译的关键。诗歌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在语言、文化、意境等方面的重建过程。语言文化差异和译者的文学创造力构成影响翻译中意境传递与重构的主要因素。异化策略、模糊策略等运用在翻译实践中能有效地传递和重构原文的意象。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一直得不到承认。本文从译者作为读者和媒介者两方面阐述在翻译过程中,译作不是对原作进行"模仿",译者也不仅仅进行语言的转换,而且是原作和译作的媒介,是不同文化的传递者。  相似文献   

20.
认知翻译学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译学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关注译作对原作描写的客观世界和原作者的认知世界"两个世界"信息的传递,注重原作客观性描写在译作中的准确再现及主观性情感在译作中的适度传递,为翻译过程和评估标准指明方向,提供原则。通过分析诗词外译多个版本传递的"两个世界",比较各译本的异同、译本与原作的异同,为诗词外译提供新的翻译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