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是道明媚的伤。郭敬明如是说。当他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横空出世,在《萌芽》上崭露头角之时,他的身后就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拥护者。初读郭敬明的《幻城》时,我被他极具个性的语言征服了。郭敬明的文字苍凉动人到近乎华丽,这种风格对于一大批喜爱文学但是阅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学生来说,具有致命的诱惑力。所以  相似文献   

2.
西南师范大学胡国强同志继《朱德诗选注》等书之后,又编撰了《陈毅诗词选注》,即将付梓。作者要我为之作序。这除了我为他的《朱德诗选注》作过序的原因外,大概更因为我与陈总交往甚密、也喜欢写点打油诗的缘故。对此,我不愿推辞,乐意在书前写几句话, 对陈总,“达城初聆诲,从征  相似文献   

3.
乌龟也上网     
张之路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世纪,他又为少年读者们奉献了“张之路非常可笑系列”,其中有《我和我的影子》、《足球大侠》、《有老鼠牌铅笔吗》等,《乌龟也上网》便是该系列中最受欢迎的一部。读了这部亦真亦幻的作品,会使我们在感受趣味和快乐的同时,在做人方面也获得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于一九一二年生在一个地主家庭里。他的家原住辽宁省昌图县?鹭树村,在他很小的时候,又迁到了昌图城(当时叫古榆城)。他在一九三七年写的《有人问起我的家》这篇散文里是这样描绘他家的处所: 我的家的所在地,你在地图上可找到。翻开地图,你可以看见“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那上面就有我的所谓的“家”的存在。倘若你翻的是《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图,那么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中表现孤愤之情,一直是我国进步文学家抒写人生和社会不平的战斗传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抒写孤愤之情的杰作,蒲松龄的孤愤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他的孤愤精神主要是通过文言小说表现的;其二,他的孤愤之情又附丽于幽冥幻城之中、谈狐说鬼之事,具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刘绍棠不久前辞世,特摘登他发表于《书与人》中的一篇短文以表怀念。 我10岁到通州城念高小,级任是戴鸿珍老师。 第一堂作文课戴老师命题。那题目引不起我的兴趣,我便不作。 戴老师火了:“什么题目才算有意思?” “我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10.
和一位书虫朋友一起逛书店,我挑了半天只挑了2本,他倒好,不到半个小时,便怀抱着6本书到柜台结账了。看他买的书,最上面那本叫《普罗旺斯的一年》,还有什么《博尔赫斯诗歌集》等。我奇怪地问:你不是买过博尔赫斯的全集吗,怎么还买他的书?他笑着说:不一样啦,这本诗歌集内容更全面,封面也很漂亮,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喜欢就买呗。我觉得人和书的相遇,也是缘分。买那些陌生的书,我向来只凭感觉。这本《普罗旺斯的一年》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作者是个没听说过的外国人,但看书名就打动我了,我想内容肯定也不错……我张大了嘴巴,原来你是这么挑书的。  相似文献   

11.
在徐小斌的《羽蛇》、《炼狱之花》、《蓝毗尼城》等小说中,“以虚拟实、借幻求真”的幻境频频出现。徐小斌小说中的幻境主要包括巫幻之境与梦幻之境两种类型,它以借此言彼的方式对社会症候、人性劣根、文化顽疾等予以讽喻,在“幻”与“真”的空间变形及虚实张力中,深化了读者对现实弊病及苦痛人生的认识。徐小斌小说中的幻境书写独具价值,它不仅以绮丽的审美想象拓宽了当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使幻境书写成为由真实与神秘、世俗与宗教、智慧与诗情缠绕而成的叙事迷宫,而且以文学的虚构性使幻境成为探索未来世界形态的工具,并使幻境书写生发出丰富的生态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乐     
放寒假了,离开了试卷,跳出了题海,该轻松一下了,我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了。我先看我最喜欢的寓言名著《伊索寓言》。这本书共51篇故事,图文并茂,非常吸引人。我用5天时间就看完了《两个朋友》、《贪心的狗》、《金斧、银斧和铁斧》。那篇《小偷和他的母亲》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相似文献   

13.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认为,诗人应该成为幻觉者,使自己具有幻觉的本领。兰波所提出的幻觉者,是将各种感官糅合在一起,而又十分自然地交错起来,以表达诗人的内心所指,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的通感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分析《元音》的创作特点,可以见出中西方诗歌创作上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标志着他思想转变的彻底完成。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是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从他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但这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还未彻底完成。 后来,反动政府公然查封莱茵报的事实,使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促使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完成了哲学上的转变。对此,马克思有过清楚地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后汉纪》和《东观汉记》三部史籍,记载了东汉时期掸国三次遣使到洛阳奉国珍宝及献幻人,它对于研究我国傣族和缅甸掸族的古代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不少史学家,对此作了研究。本文就掸国之称和掸献幻人两个问题,提出一点粗浅见解,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教。  相似文献   

16.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 ,他的《易》学思想不仅把“本来之《易》”视作“天定之象” ,把“圣心之《易》”、“《易》书之《易》”视作“模写”之像 ,从而摆正主、客观的本质关系 ,而且 ,于学《易》之人而言 ,他尤其强调将“本来之《易》”和“《易》书之《易》”一概化而为“在我”之《易》 ,从而使“易”成为人们具体立世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他的这个思想很实际 ,也很精彩 ,学《易》者如此 ,实际上人人都当如此  相似文献   

17.
李益(748——829),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他在少年时代,就以才华横溢、“风流有辞藻”(《唐才子传》)名噪一时,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名诗人韦应物称道他“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这仅仅是一般的称颂。最早发现他出类拔萃的是明胡应麟,胡氏《诗薮》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上闻笛》诸篇,皆可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读书不多,也一直没多少长进,但我经常尝试着读各种不同风格的书。王小波的书我前两年就买过,也读过一些他的杂文,但那时还不怎么喜欢。最近我又迷上了王小波的文字。比如最近看过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杂文集《思维的乐趣》。不但从书上看,也从网上阅读。如果要我谈谈读王小波的感觉,我认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很贴切,那就是:有趣。由此我几乎可以断定,他必定也是个有趣的人。因为只有有趣的人才能写出有趣的文字。此外,王小波本人也把有趣当作他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还说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他情愿不活。他的妻子李银河评价他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一向觉得他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他的那种已经形成了的个人的写作风格,我觉得这个并不简单。另外,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这从他的杂文里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9.
80后党代表     
陈敏 《中国农村》2007,(12):20-21
“80后”首次引人注目,是90年代末以笔为旗迅速占领市场的郭敬明、张悦然、韩寒、春树等等,以其忧伤、灵动或者叛逆的风格,成为新一代文学偶像。《幻城》《葵花走失在1890》《三重门》,几乎成为青少年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20.
陆贾是汉初重要政论家之一,他的著作《新语》对于刘邦统一后治理新建的汉朝有重要关系,使刘邦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也使他明白“秦之所以亡和汉之所以兴”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语》一书,自从刘向校录以后,一直传下来,唐魏徵等编辑《群书治要》、马总著录《意林》都收有《新语》的部分篇章。颜师固注《汉书》时还说“其书今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