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首先应明白生死问题的普泛性和重要性,因为,人世间的生死困厄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严重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去世人口达到892万,以逝者一人有直系亲属五人计,则有4460万人有生死哀伤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死问题是一切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文化终极关切的焦点.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更直接体现了一个文化体系的人文关怀和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它既不像耶教以死后的天堂复活来吸引生人,也不似儒教从精神不灭中去傲视死亡,更非佛教视人生为苦海、以死亡为解脱之途,而是要保留一个肉身的自我,坚信肉身与精神同在,执着性命双修,追求"生道合一"的神仙境地,获取"长生不死"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与死是任何有生命的生物必须经过的两个过程,在进化中生与死并非是生命的界限,而是生命的接点。自然选择在生与死之间精确地保持着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为生者提供生存的保证,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推动着进化过程。人类的生死智慧在于把死视为自然事实坦然待之,把握住确定的事物,以现世为真、善、美永久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中国本土文化对生命的阐释是二重性的,既重视自然生命的存在,又追求精神生命的永恒。死亡意味着自然生命的终结,但也蕴含着精神生命的永恒。当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二者不可兼得时,则视具体情况,或忍辱负重保存自然生命以求实现生命的更大价值;或牺牲个体自然生命以求种族自然生命的存在和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6.
生死课     
李斐然 《社区》2014,(3):62-63
哲学教授王一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教书。这学期一开课,他在台上提问:“我今年55岁,你们今年25岁,你说咱们比起来,谁离死亡更近?”  相似文献   

7.
论生死哲学的学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要远远多于对自身的认识,这尤其表现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本文主要探讨生死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认为:(1)“求生抗死”乃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所以对生与死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有关人之生死问题的研究属于人文科学,所以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相比,在方法上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3)人生哲学、人生学、人生理论人生科学、生死学的研究和叫法各有短长,应该创建一门“生死哲学”的学科,以推进有关生死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故此,死亡问题从来没有被排除在古今中外哲学研究的对象之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于生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代生命伦理学飞速发展,渐次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系统研究又与死亡哲学不断发生交集。面对生命,实现功利与道义最大程度的统一,是未来生命科技良性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唐君毅作为一位早慧型的哲学家,在早期生活经历中就有了多次对生死离别之事的强烈感受和生命体验;在他早期的思想创造中,这些体验形成了他自觉的生死问题哲学意识和生死哲学思想;这些意识和思想贯彻其终身,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儒家生死哲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儒家生死哲学对于中华民族的大众心理和民族性格曾产生深刻影响,毛泽东也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熏陶。本文从生死观的本体论基础,生死观的现实表现,生死观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儒家生死哲学与毛泽东的生死观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了论述,说明了毛泽东的生死观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儒家生死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邵雍弥留之际,与前来探病的友人司马光、张载、程颐有三次关于死亡的对话.对话表现出邵雍对生死超越之态度,但未获得张、程认可.邵雍以天地万物运化皆有终始消亡,认知到人的死生为一之理,因此在临终时,邵氏表现出"戏谑"的洒脱之态.邵雍对生死的超越之境界,之所以不被张、程认可,在于邵雍未体认到儒者"在生"时的责任和担当,故而尽管...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的生死态度可用“吾心光明,亦复何言”来体现,它表明王阳明以人生使命的完成为获得临终安宁的根本途径,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功”层面;在生死价值上,王阳明认为人的生死只有付诸和践履忠信礼义等道德信念才有价值,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德”层面;在生死超越论上,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出生死”之道,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言”层面。总之,王阳明全面、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的生死哲学。挖掘和梳理王阳明的生死哲学既有助于对王阳明和儒学研究的深入,更有助于当今生死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庄子生死哲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死问题既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庄子从其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思考了现实社会中的生死问题,并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构建了先秦时代具有特色的生死哲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清明节种种祭祀与游乐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死超越的最重要的追求:通过回归生生不息之仁来超越死亡,获得生命的永恒,并由此获得人生发展的方向和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表现于清明节背后的独特的生死超越的观念,凝聚我们的共识,以为世俗化、功利性不断强化而缺乏信仰的中国人增添生命的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生死问题因其关涉重大而为人们所关注。在这方面,道家生死观独具特色并自成体系。文章通过对道家生死哲学观的历史梳理,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生死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论道教文化软实力与提升人的生命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老的道教文化,在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彰显出极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其丰富的思想意蕴、迷人的生命诉求,对于疏解现代人的精神烦恼,实现现代人的精神升华,提升人们的生命品质,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死亡哲学表明,死对于生的否认恰恰使生成为可能。不直面与审视死亡,也就无法真正穿透人生而在死生品质的提升中获取生死两安。但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至今还被遮蔽在恐惧死亡的语境之中。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对死亡话题的长期悬置,二是现代文明对死亡意象的有意忘却。这无疑将造成生的迷失。死亡哲学试图唤醒人们对于死亡的感知,从而激活人的生命意识,更好地求证生命的本义。从这种意义上说,《穿透死亡》不失为颇具现代意味的人生启示录。  相似文献   

19.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主干 ,共同成为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老庄哲学的研究 ,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学术进展 ,成绩喜人。但是 ,从道家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看 ,尚有未涉足的方面 ,也有其关注不够或忽视之处 ,如对道教生命观的研究就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来 ,学术界开始关注道家的生命观问题 ,但还未见有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道家生命观的学术专著。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李霞的《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一书是道家…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在孜孜求生的过程里,也不断地追求避死,乃至于渴望永生不巧。古老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世界各大文明系统都有着不同的企望永生不死的观念和一些实际的操作。从生死哲学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追求的永生,都是通过“死”这一桥梁,唯有中国道教求取的是此“生”此“身”的不巧。这一点与现代“克隆”技术所可能提供的超越死亡之路有相吻合的地方。某种程度的“不死之人”终于要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实现,这确实是21世纪和未来的年代里最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