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正了乡城迁移的决策因子,提出了一种估计乡城迁移规模的新方法——环比测算法,并根据实际数据对1991~2007年江苏的乡城迁移规模做出了估计,对测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
图表说明:2009年,四川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8%,拉动GDP增长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0%,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江苏三次产业GDP、劳动力结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八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苏产业结构的历史变迁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2006-2010年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经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每提高1%,人均GDP将提高0.31%,其产出弹性系数高于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因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表明,失业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就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扭转当前劳动力过剩局面,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下面以广东为例,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表11991-2002年广东GDP和就业人员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3》表1是1991—2001年广东GDP和就业人数变化情况,对其数据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敏  赫英 《统计与决策》2006,(22):69-71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模式是中国人口城市化过程不同于国外模式的突出表现.文章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引入了制度因素的两阶段化的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来揭示中国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制约因素;讨论了实现均衡迁移量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主张通过增加城市正规部门新增就业机会、改善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工资水平、缓解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约束等途径来推进中国乡城劳动力的有序和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悦 《统计与决策》2007,(12):71-73
本文通过理论与计量分析,探讨了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建立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以达到11.3%左右。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至2005年间,江苏经济增长迅速,地区生产总值从249.24亿元增加到18305.66亿元,年均增长率12.5%。其中,三次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14.2%和14.6%。同时,江苏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2777.72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4510.12万人,总增长率为62.4%。一、江苏各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各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中国1984~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各产业能源消费量与和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时其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能源消费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主要通过第二产业体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同时还具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军荣 《统计与决策》2012,(24):155-158
文章基于IS-L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GDP波动不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第一、第三产业均没有影响,对第二产业产生微弱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投资比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要大些。分析还发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3.
一、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分析(一)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时序分析1、三次产业的GDP结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上符合高度化的要求,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2年我区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5%,42.1%,36.4%。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1990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来,江苏服务业呈现出增长较快。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9%。到十二五末,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要达到48%。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统计上的一些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江苏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情况在传统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江苏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业态。风险投资、其他金融业、软件业、服务外包、物流业、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许多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且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经济理论显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与要素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合意的结果为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达到均衡。三次产业结构均衡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性产业均衡条件要求三次产业的边际产出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相等。实证通过推导产业均衡条件得出产业偏离度的概念,找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的定量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提高,而且表现为经济结构持续系统的进步。经济增长推进结构演进,结构演进支持经济增长,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较早注意到增长与结构之间关系,并予以系统研究,得出规律性结论的,首推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他搜集和整理了若干个国家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的历史资料,得出如下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将…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GDP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给因素分析从供给来看,浙江省G D P增长由三次产业带动,其中第二产业对G D 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随着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使1979—1984年期间我省农业产值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导致这一时期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2%以上。因此,这一时期是三次产业共同带动浙江省GDP增长。1984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浙江省工业和建筑业发展非常之快,第二产业贡献率显著增强。但由于这一时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受能源、交通、原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主导性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本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为提高就业增长,中央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9.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为此国外出现了空间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模型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来表示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介绍了国外较成熟的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以江苏为例应用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贡献更大;但相对周边邻近省份,江苏省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竞争优势;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但江苏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因此带来了一定的理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的一般理论描述劳动力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劳动力按其所属的产业部门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构成和比例关系,本文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